羅婷
【摘 要】目的:探討白內障患者行超聲乳化術的實踐途徑、臨床療效和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5年3月至2019年7月接受白內障超聲乳化術治療的64例白內障患者為研究對象,統計入選者病癥類型,并以術后患者視力恢復情況及其并發癥發生情況為依據,對超聲乳化術的應用價值予以客觀評價。結果:64例(91眼)患者52眼為老年性白內障,18眼為高度近視并發白內障,11眼為糖尿病相關性白內障,10眼為其他并發癥性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均順利完成。術后一周,在裸眼或矯正視力狀態下,視力水平達到0.5及以上者,介于0.3-0.4之間、介于0.1-0.25之間和0.1及以下者分別有64眼、14眼、11眼、2眼。術后9眼出現并發癥,表現為角膜水腫、內皮皺折和后囊破裂,經對癥治療后均康復出院。結論:白內障病因復雜,病癥類型多樣,以超聲乳化術進行治療,可在短時間內解除患者視覺功能障礙,且損傷輕、切口小、并發癥發生風險低,應用前景廣闊。
【關鍵詞】白內障;超聲乳化術;人工晶體植入;并發癥;視覺功能
【中圖分類號】R779.6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2
白內障臨床表現為視物模糊,是中老年群體多發的一組眼部疾病,其直接原因是渾濁的晶狀體對光線向視網膜的投射所形成的干擾。值得引起重視的是,白內障進入成熟期后,單一的藥物治療已經難以改善患者所面臨的視覺功能障礙,對其視力的恢復已無實際意義,需要通過外科手術方式解除病灶促使視力恢復[1]。超聲乳化術被視為新型白內障手術,適用于老年性、并發性、代謝性、外傷性等白內障患者,為進一步觀察該術式在我院眼科臨床的應用,探究其實踐途徑和應用價值,筆者在多年工作中注重調研和總結,現結合臨床研究將相關成果匯總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至2019年7月接受白內障超聲乳化術治療的64例白內障患者為研究對象,病眼共91眼,病灶在左50眼,病灶在右41眼。其中,男性患者29例(病眼38眼),女性患者35例(病眼53眼),年齡為43-79歲,均齡為(62.56±1.45)歲,病程為半個月至9年不等,均值為(1.74±0.20)年,術前52眼視力不足0.1,30眼介于0.1-0.3之間,9眼介于0.4-0.7之間,晶狀體核硬度不一,Ⅰ級、Ⅱ級、Ⅲ級、Ⅳ級、Ⅴ級核分別有14眼、47眼、17眼、7眼、6眼。經篩查,未見患者合并其他可加大手術風險的嚴重疾病,術前均散瞳檢查裂隙、接受電腦驗光和眼底檢查,角膜曲率和眼軸測定分別使用WYJQ型角膜曲率計和MBE-100A型眼用超聲測量儀,且術中植入人工晶體均為一體型PMMA晶體。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術前完善準備工作,重點關注受術者的心理干預和認知干預,使其能夠保持平和的心態接受手術并堅信手術的治療效果、安全性。術前半小時,以復方托品酰胺為受術者散瞳6次,按照4g/L的標準以鹽酸奧不卡因滴眼液為受術者進行眼局部表麻,起效后依照鞏膜隧道標準切開法在患眼上方角鞏緣作小切口,使透明角膜內側與內口的距離維持在1-1.5mm之間,在2點鐘方向穿刺角膜以作輔助,且穿刺時以隧道切口的內切口為準,而后環形連續撕開囊并行水分離,借助超聲乳化儀粉碎晶狀體核直至呈乳糜狀,吸出粉碎的乳糜物和皮質,對晶狀體后囊膜予以保留,按規范將人工晶體植入,不予縫合切口,為防止感染應作結膜下抗菌藥物注射處理,并將抗生素眼膏均勻涂抹于結膜囊,包扎患眼后結束手術。術后第1天,以抗生素眼藥水滴眼,每晚涂抹抗生素眼膏,同時告知患者閉眼休息,關注患者疼痛情況,警惕并發癥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入選者病癥類型,對受術者術后一周視力恢復情況及其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并發癥包括角膜水腫、前房房水渾濁、感染、內皮皺折等。
2 結果
2.1 入選者病癥類型統計
64例(91眼)入選者中52眼(57.14%)老年性白內障,18眼(19.78%)高度近視并發白內障,11眼(12.09%)糖尿病相關性白內障,10眼(10.99%)其他并發癥性白內障。
2.2 入選者術后一周視力改善效果統計
91眼患眼在裸眼或矯正視力狀態下,64眼(70.33%)達到0.5及以上,14眼(15.38%)視力水平介于0.3-0.4之間,11眼(12.09%)視力水平介于0.1-0.25之間,2眼(2.20%)在0.1及以下。以上視力恢復欠佳者誘因涉及玻璃體渾濁、角膜白斑、黃斑變性、糖尿病眼底病變等。
2.3 入選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統計
91眼病眼術后出現角膜水腫4眼,內皮皺折3眼,后囊破裂2眼,并發癥發生者合計9眼,占比9.89%。上述并發癥發生者其癥狀輕微,對癥治療后均康復出院。
3 討論
超聲乳化術是依托于超聲波和顯微技術發展而來并在臨床廣泛應用的白內障外科治療手段,因該術式切口小、創傷輕、手術耗時短、視力恢復快,在眼科領域獲得了醫患的一致好評[2-3]。作為白內障的主要治療方案之一,超聲乳化手術在強力脈沖的支持下可粉碎病變晶體結構并將其乳化吸除,加之人工晶體的植入,能夠維持眼部正常生理結構并促使患者重見光明。本研究結果顯示,64例(91眼)患者52眼為老年性白內障,提示年齡性晶狀體渾濁的發生幾率較高,故應加強中老年群體眼部健康知識和白內障防護知識的宣教,以降低發病風險。其余患者均為并發性白內障,原發病涉及高度近視、糖尿病等,該類人群亦應成為宣教的重點。術后,70.33%患眼視力達到0.5及以上,因玻璃體渾濁、角膜白斑、黃斑變性、糖尿病眼底病變導致術后視力恢復欠佳者,2.20%視力僅為0.1或以下,12.09%視力介于0.1-0.25之間,且術后9.89%出現輕微并發癥,經對癥治療后康復出院,足以證明超聲乳化手術治療白內障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優越性。
綜上所述,白內障病因復雜,病癥類型多樣,以超聲乳化術進行治療,可在短時間內解除患者視覺功能障礙,且損傷輕、切口小、并發癥發生風險低,應用前景廣闊。
參考文獻
龐永明.年齡相關性白內障治療方法應用進展[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01):46-48.
方敏.超聲乳化術在白內障臨床治療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9,17(10):135-136.
張小蓉,郭建波.改良性超聲乳化手術治療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臨床分析[J].系統醫學,2019,4(09):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