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林
摘要:從古至今,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利用和改造方法不斷變化。人們對建筑物的建設和利用從原始時代的洞穴,到后來的茅草屋、土坯房、磚瓦房等,再到現代社會的高樓大廈,都是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們對居住環境的需求產生的。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的發展,人們開始發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基礎,人們對房屋的要求不僅僅局限在舒適度、防風避雨等方面,而是對房屋的美觀程度、健康指標更加關注。因此,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要融入環保、綠色的理念。
關鍵詞:建筑學,綠色建筑設計,發展趨勢
長期以來,能源緊缺一直是我國面臨的嚴重的問題,由于現代化建設中,對資源的過度開發,沒有對自然環境進行有效保護,就導致環境污染和能源緊缺這些問題的出現,需要提倡綠色建筑的發展,對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利用,從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所以,在現代化建筑設計中,需要強調環保意識,注重節能減排,促使生態環境的持續發展,需要充分了解綠色建筑的設計要求,融入綠色設計的理念,從而促使綠色建筑設計有更廣闊的發展。
一、綠色建筑特征
(一)綠色建筑的的根本理念是健康環保節能。綠色建筑需要為人們的健康提供有效的保障。在進行建筑施工的過程中,選擇無污染的建筑材料,能夠有效避免粉塵顆粒的現象,此外,還能降低有害物質的揮發,避免因施工而產對環境造成污染,從而實現對環境的有效保護。節能并不是綠色建筑施工的唯一追求目標,綠色建筑中的節能是在保護人類健康以及保護環境基礎上,做到能源的最大節約,促進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
(二)全壽命周期。整個生命周期內,綠色建筑都能進行廣泛的應用。這里不僅是指在竣工后投入使用后的應用,也包括前期對于綠色建筑的策劃。對于建筑工程而言,施工前的策劃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建筑的整體效果,因而必須對其予以高度的重視。要保證綠色建筑的整個生命周期內都能順利地開展,在具體的施工中,要重視先進技術的引進和應用,保證建筑的綠色環保。
(三)對于綠色建筑而言,其基本目標在于實現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人生活在自然中,與自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設計綠色建筑的時候,要遵循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原則。如果綠色建筑不可避免地會對自然環境產生破壞,則應將破壞的程度降到最低,盡可能地使用一些可再生的天然能源,例如白天進行施工作業的時候,可以利用太陽能進行發電,從而做到環保用電。
二、綠色建筑設計基本原則
首先必須要保證建筑施工的低消耗原則,在進行建筑設計時保證對各項自然資源的消耗降低,摒棄保證建筑施工需要符合自然生態環境所接受的范圍內。其次,對于綠色建筑的可再生使用原則,一般來說綠色建筑是整個生態系統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因此針對這些資源的使用應該能過持續利用,這樣能夠使綠色建筑自身達到一種自我調節的功能。設計過程中盡量的減少建筑外部環境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保證綠色建筑物自身的功能發揮,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最后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歸根結底綠色建筑設計還是要以人為本,所有的設計都要以符合人類活動需要。具體來說就是要在進行建筑設計時,首先要滿足人類的身體健康、能夠使人類活動不受到影響,對于使用的建筑材料盡量的減少污染源排放,通過尋找相關的新型能源來代替一些不可再生能源,從而為將來環境保護做好準備。
三、建筑學中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
(一)建筑材料資源設計
一項建筑工程的施工是對能源消耗最為嚴重的活動之一。在建筑施工的時候,需要使用很多的資源。進行綠色建筑設計就是要求設計師具備節能環保的理念,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基礎上,通過使用環保類的建筑材料,并且制定建筑材料的使用制度,這樣可以有效的節約能源的使用,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所以,需要建筑設計師對于綠色建筑設計進行高度的重視,要不斷的跟隨時代的步伐創新施工技術與施工材料的應用。同時注重對綠色建筑材料的研究,為能源的節約做出貢獻。
(二)平面設計
需要確保建筑的朝向合理,使建筑物在陽光中獲取更多的能量,通常情況下,使用的基本都是平行設置,也就是坐北朝南,使建筑物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需要對建筑的表面空間體積、耗能大小進行充分考慮、設計,建筑物的空間越多,就會消耗更多的能量。對于建筑物的樓層數,需要合理選擇,以及使用規則平面的設計方式,對現場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從而改善建筑的環境質量,要盡可能減少建筑物的外墻面積和層高,這樣才可以凸顯出綠色建筑設計中的經濟性與合理性。
(三)自然通風設計
綠色建筑布局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美觀性,同時也決定了居住環境氣候的好壞,為了實現對周圍環境質量的有效調節,必須保證建筑物能夠自然通風。在此過程中需要對建筑物的平面布局、三維空間以及立體設計進行科學分析和探討,充分考慮使用者的內心感受,對建筑物所在位置的地形、氣候等自然因素進行實地考察,全面掌握住宅區空氣流動的實際情況,從而確保建筑物通風自然,氣候良好,這對建筑物內部空氣質量以及人員舒適度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采光設計
陽光直射和熱輻射會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環境,同時就會影響到居住者的舒適程度。因此,需要根據建筑物的實際情況,結合地區的氣候環境,科學地設計建筑采光,還要明確建筑整體布局和單一住宅間的關系。確保實際日照可以達到建筑物的采光需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曲面建筑比直面建筑的熱耗較少,對建筑高度進行合理設計,盡可能減少建筑物的外墻面積,以有效避免建筑物體形出現凹凸變化,從而也體現出了綠色建筑所具有的美觀性。
(五)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在建筑施工中,若排放有毒污染物,就會危害到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而且嚴重威脅到生態環境。所以,需要在設計過程中充分體現出綠色、環保的理念,需要嚴格控制廢氣、廢物、廢水等排放,從而避免有毒污染物的出現。可以根據建筑物的實際情況,對廢物進行回收利用,按照國家的相關標準嚴格排放廢氣、廢物、廢水,并且檢測廢水,避免其中存在有毒物質,從而危害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可以將經過處理后的廢水,當作生活用水供居民使用。將綠色設計理念融入到建筑設計中,避免居住環境受到污染,從而為人們提供綠色、健康的生活環境。
四、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學中關于綠色建筑設計,其主要就是通過設計來降低能源消耗,降低施工過程中對于環境的污染等。綠色建筑設計能夠通過自身設計改變建筑對環境的損害,可以有效的緩解我國目前遇到的能源危機,具有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因此,在今后的建筑設計上,綠色建筑設計將會不斷的被應用,并且通過自身設計真正的讓人們體會到綠色建筑的優勢,從而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代霞.建筑學中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J].綠色環保建材,2018(07):95+97.
[2]靳子淑,胡素兵,簡常圣,周躍然,楊鵬.綠色建筑學中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8(26):82-83.
[3]李雷.建筑學設計中的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J].居業,2018(04):17-18.
[4]魏傳濤.建筑學設計中的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04):100.
[5]李潔.張新.簡論現代建筑設計方法的創新[J].中國標準化,2017(16):182~183.
[6]顧煒.王曉霞.現代建筑設計方法的創新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7(31):96~97.
作者身份證號:45262419870916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