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摘要:我國當前的建筑業市場隨著我國社會的高速發展而不斷的增加著競爭力,同時對于施工企業和施工單位在這個市場上的發展和生存面臨著一個較大的問題,那便是財務管理問題。本文就以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現狀為基礎,就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問題來進行研究討論,并得出了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應對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施工企業,財務管理,應對策略
在當前建筑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各大施工企業為了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而不斷的采取壓低標價的手段,從而使得部分施工企業的利潤空間受到強烈的擠壓。同時由于市場的劇烈波動使得施工企業的財務問題日漸凸顯,所以在當前時期施工單位應當要注重財務管理問題,并且樹立以經濟效益為核心的財務理念,才能在市場經營中獲取到一定的經濟利益。
一、建筑行業中施工企業當前的財務管理狀況
(一)對于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認知不足
從我國當前的建筑行業市場來看,大部分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以及方案存在著參差不齊的現象,財務管理的現狀無法滿足當前施工企業的發展需求。另外,財務管理水平普遍較低,在資金管理、成本控制方面依然存在著管理松懈的現象。雖然大部分的施工企業都打著“企業管理以財務為中心,財務管理以資金為中心”的口號,但實際上真正應用到企業的日常管理中的屈指可數。有部分企業認為只需要將工程的質量做好,并加強生產力度才是關鍵,片面的追產量、趕工期,從而忽視了財務管理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甚至是有些企業認為財務的主要職責便是記賬,而對于其工程施工的節流以及適配并不看重,從而對企業的財務管理職能淡漠,進而導致企業的財務管理職能形同虛設。
(二)會計信息的準確率偏低
在工程的施工中,其大部分的項目施工周期過長,任務較為繁重。且大部分的流程過于繁雜,從而給施工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提升了一些難度。同時由于在施工項目中,有些項目管理者以及從業人員知識水平以及業務能力較低,從而使施工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雜亂不健全。且部分收尾項目的原始資料、核算資料、臺賬等等數據不全,從而使得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不精確,無法完全發揮企業的財務管理職能。種種會計信息的準確率不高,進而在很大的層面上會影響企業的經營決策。
(三)資金的使用率低下、回收困難
俗話說,資金是企業運作的核心。提高企業資金價值,加快其運轉速率,能確保企業資金供應充足且維持其正常經營運轉。目前施工企業的資金管理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資金缺口問題突出。對于項目而言,資金管理貫穿其立項、生產、收尾全過程。對于新開工項目而言,資金異常緊張且預付款問題突出,企業墊資壓力巨大。對于在建項目而言,資金管理流于形式,資金的預算與資金的使用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對于收尾項目而言,資金回收周期較長,應付款長期掛賬,企業的財務風險加大。
(四)“營改增”之后稅務問題的風險
“營改增”的推行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決策。以增值稅取代營業稅,只對增值部分征收,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重復納稅。2019年,國家在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方面做出重大調整,這就意味著傳統性財務人員需要與時俱進、自我轉型,適應新變化。比如在稅收問題上,為了降低成本,部分企業會采取與小規模納稅人合作,但嚴重影響了進項稅的抵扣鏈條。又如:從材料費的取得進項來看,鋼材一般是占比最高的材料,一般情況下能取得13%的進項。而其他的地材由于受當地采購的影響,一般取得的是小規模納稅人3%的進項。而人工費這塊的進項更是參差不齊,9%、3%均有。
二、施工企業如何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改變傳統財務管理觀念
對于企業來說,要實現提高企業的經濟發展,并且要實現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目標需要以良好的財務管理理念為中心,同時要追求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大化,進而以合理配置資金資源并且合理的降低成本,從而使企業在經驗當中取得最大化的收益。而這些基礎便是要對傳統的財務管理理念進行改變,進而將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都納入到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中,實現以最低成本獲取最大效益的目的。
(二)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
在企業內部,制度的制定以及其實際的執行效果,其本身在于制度構建是否合理,其企業人員對于制度的認可度也較為重要。所以在進行企業的制度構建的時候需要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對企業內部的財務狀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調查。充分了解施工企業目前的發展需求,并且按照科學的構建方法來建立具有針對性的財務管理制度。其制度應當包含企業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確保不遺漏任何一項資金運轉環節,此外,全面的財務管理制度也為后續財務成本管理工作的進行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記錄、加強反饋。發現問題后進行分析和總結,找出合理的解決方法。并以此完善企業的財務規章制度,制定更清晰的財務操作流程,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水平,進而促進企業的發展。
(三)強化資金管控,并推行財務一體化軟件
企業的財務管理資金流配置是企業經營活動中的核心,同時資金也是一個企業發展與生存的根本。提高資金管控能力,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企業的資金籌措、運營管理及利潤分配等等。要切實落實資金計劃的開展,提升資金的利用價值。在項目的資金管理中,在建項目應加強施工過程中的款項控制,動態監控、專款專用,防止預付款項的發生。掃尾項目應重視清收清欠工作,應有專人負責,時刻跟蹤款項回收的動態,避免產生壞賬,落實清收清欠工作的執行力度。
在大智移云時代,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大數據系統建立財務共享中心。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誕生,促進了企業業務流程的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強化了資金的管控能力,提高了經濟管理的效率,從而間接的降低了企業內部的管理成本。將原始憑證轉換成電子化信息技術代替,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財務資料的遺漏與丟失問題,更保證了會計信息的質量。財務軟件的一體化管理,一方面強化了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的監督要求,另一方面也有效提高了集團公司整體的風險防范能力。
(四)提高法律意識,加強納稅籌劃
企業管理層應當樹立依法、合規的企業經營管理理念,在辦理企業財務、納稅業務時,要遵守相關的財務法規,并嚴格監管下屬子分公司、部門的經營管理活動以及工程項目,提高風險意識。
如今財務人員應積極轉型,轉變為復合型重管理的高素質人才。應加強學習與培訓,針對國家出臺的相關稅收政策,在合法化的前提下,在企業中有效的實操,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減稅降負。而且新舊稅法以及實施細則的發布存在著一定的時間差,如何做到無縫銜接也是財務人員值得思考的問題。比如在實際工作中應優化供應商的選擇,對各供應商的納稅人身份、商品的價格等相關資料進行梳理與登記,優先選擇能提供進項的一般納稅人進行稅務轉嫁。另外,對于2019年不動產的一次性抵扣政策、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的退稅政策、新舊項目的不同財稅處理等進行研究,最大程度的利用優惠、減免的稅收方針,將企業納稅額降到最低。
三、結語
在當前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企業應當注重企業財務管理,合理的對企業資金資源進行調配,并且以財務管理、成本管理為企業的管理核心。加強企業財務管理理念,制定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不斷的加強施工企業的資源調配能力。從而使得企業能夠在建筑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取得較大的競爭力,并且以此為基礎來保障企業的持續性發展,進而使企業能夠做大做強。
參考文獻:
[1]鄧玉梅.淺析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的影響[J].中國集體經濟,2019(29):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