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8日,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WTCF)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在京共同發布了《世界旅游經濟趨勢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
根據報告,2019年,全球旅游總人次(包括國內旅游人次和入境旅游人次)為123.1億人次,較上年增長4.6%;全球旅游總收入(包括國內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收入)為5.8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GDP的6.7%,這一比例較上年下降0.1%;全球入境旅游收入與國內旅游收入波動趨勢放緩,有望實現“五連增”。
報告指出,2020年全球旅游將面臨不確定性并實現微幅增長。2020年,全球旅游總收入預計增速為3.6%,其中中國旅游總收入增速將達到6.1%。
從全球、區域、國別、城市等多個視角出發,報告圍繞全球旅游經濟走勢、區域發展格局變化、重要國家突出特征、城市的核心支撐作用等問題做出了全景式分析,并在上年度提出“T20”概念的基礎上,針對全球前20個重要國家的旅游發展特征和近年走勢進行了細致刻畫。
以下為報告全文:
1" "全球旅游經濟增長趨緩
1.1" 2019年全球旅游總人次增速同比上升0.9個百分點
2019年全年全球旅游總人次(包括國內旅游人次和入境旅游人次)將達到123.10億人次,增速為4.6%,與2018年相比,增速上升0.9個百分點,增長趨緩。預計2020年全球旅游總人次將達到128.21億人次,增速為4.2%,增速較2019年下降0.4個百分點。
1.2" 2019年全球旅游總收入相當于GDP比例基本保持穩定
2019年全球旅游總收入(包括國內旅游收入和入境旅游收入)達到5.8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GDP的6.7%,比上年下降0.1%。預計,2020年全球旅游總收入將達到6.02萬億美元,相當于全球GDP的6.8%,比2019年略有回升。
1.3" 2019年全球入境旅游人次增速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
2019年全球入境旅游達到13.71億人次,比上年增長3.4%,增速比2018年下降0.5個百分點;預計2020年,全球入境旅游總人次將達到14.23億人次,增速達到3.8%。
1.4" 2019年全球國內旅游人次增速同比上升1個百分點
2019年,全球國內旅游總量達109.4億人次,增速達到4.7%,比2018年增速高1個百分點。預計2020年全球國內旅游人次達114.0億人次,增速為4.2%。
1.5" 全球入境旅游收入與國內旅游收入波動趨勢放緩,有望實現“五連增”
2019年,全球入境旅游收入達到1.7萬億美元,增速為1.1%,全球國內旅游收入達4.1萬億美元,增速為1.2%;預計2020年全球入境旅游收入達到1.78萬億美元,增速將達到4.7%,全球國內旅游收入將達到4.24萬億美元,增速達到3.2%,兩者有望雙雙實現連續5年增長。
2" "五大區域的旅游經濟發展差異更加明顯
2.1" 歐洲:入境旅游半壁江山地位有所松動。歐洲入境旅游領先優勢逐漸縮小。
1995年至2011年,歐洲入境旅游收入占全球入境旅游收入的比例保持在50%左右,但是2012年以后,歐洲入境旅游收入占全球入境旅游總收入比例與之前相比明顯下降,至2019年,這一比例下降為39%,預計2020年,將下降至38.9%。
2.2" 亞太:三個增速位居全球五大區域之首。
第一,國內旅游人次增速和穩定性排名第一。2019年,亞太地區國內旅游人次為76.08億人次,同比增長5.2%。預測2020年,亞太地區國內旅游人次將達到79.89億人次,同比增長5.0%。
第二,國內旅游收入增速趨勢排名第一。2019年,亞太地區國內旅游收入達到1.6萬億美元,增速達到2.5%,預測2020年將達到1.7萬億美元,增速為4.3%。從長期趨勢來看,亞太地區國內旅游收入總量和增速均領先于其他四個地區。
第三,旅游總收入相當于GDP的比重增速排名第一。
歐洲旅游總收入相當于GDP的比重從2005年的8.0%下降到2019年的7.6%,下降0.4個百分點;亞太地區旅游經濟相當于GDP的比重從6.4%增長到7.0%,增長0.6個百分點;美洲地區旅游經濟相當于GDP的比重從6.1%下降到5.5%,下降0.6個百分點;非洲地區旅游經濟相當于GDP的比重從6.7%下降到5.1%,下降1.6個百分點;中東地區旅游經濟相當于GDP的比重從5.9%增長到6.2%,增長0.3個百分點。
2.3" 美洲:“一穩二降”,旅游發展日漸式微。
從長期趨勢來看,美洲地區旅游業發展日漸式微:國內旅游人次長期平穩低速增長,2006年以來,美洲地區國內旅游人次增速在[-1.2%-5.4%]之間;入境旅游收入增速處于下降趨勢,2019年增速僅為0.2%;旅游總收入相當于GDP的比重長期而言處于下降趨勢,2019年這一比例下降到5.6%,預計2020年,將繼續下降為5.5%。
2.4" 非洲和中東:全球旅游的長尾,不穩定性突出。
中東和非洲接待入境旅游人次之和不足全球入境旅游總人次的1/10,且其發展波動性較強。2006年至2019年之間,中東入境旅游人次增速的最高峰值(2008年,19.4%)和最低峰值(2011年,-17.6%)相差37個百分點;非洲入境旅游人次增速的最高峰值(2010年,8.7%)和最低峰值(2015年,-3.3%)相差12個百分點。
3" "新興經濟體在全球旅游經濟中的地位更加凸顯
3.1" 新興經濟體入境旅游人次占比趨近一半,入境旅游收入占比接近四成。
2019年,新興經濟體接待入境旅游人次占全球接待入境旅游人次的比例為46.2%,預計2020年這一比例將增至47.4%。2019年,新興經濟體入境旅游收入占全球旅游總收入的比例為39.3%,預計2020年這一比例將有所上升,將為39.7%。
3.2" 新興經濟體拉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更強。
2019年新興經濟體旅游總收入增速為2.0%,高出發達經濟體1.4個百分點,旅游總收入相當于GDP的比重為7.0%,高出發達經濟體0.5個百分點。預測2020年,新興經濟體旅游總收入增速上升到4.7%,高出發達經濟體1.9個百分點,旅游總收入相當于GDP的比重為6.9%,高出發達經濟體0.5個百分點。
4" "全球旅游經濟高度集中于T20國家
課題組將全球各個國家中旅游總收入排名前20位的國家稱之為T20國家。總體來看,全球旅游經濟80%集中于T20國家,國內游是T20國家的旅游經濟支柱,旅游穩步促進T20國家的經濟發展。
以入境旅游收入占國家旅游總收入的比例、入境旅游收入占國家旅游總收入比例的年均增速[1]作為兩個衡量維度,將T20國家劃分為入境驅動型旅游國家、國際國內雙驅動型旅游國家(國內旅游和入境旅游雙輪驅動)和國內驅動型旅游國家。
5" "T20國家呈現出不同的旅游發展趨勢
分析T20國家的旅游發展趨勢,可將其歸為如下四種類型:
一是一美國為代表的“低速穩增型”;
二是以中國、印度、菲律賓為代表的“減速緩增型”;
三是以德國、日本、英國、意大利、巴西等為代表的“正負增長交替型”;
四是以法國、墨西哥、澳大利亞、西班牙、加拿大、韓國、土耳其、俄羅斯等為代表的“收入波動型”。
6" "旅游服務貿易與全球服務貿易發展基本同步
旅游服務貿易出口與服務貿易出口增速波動趨同,兩者峰值均出現于相同的年份。2006年以來,旅游服務貿易出口相當于全球服務貿易出口的比例較為穩定,均在30%左右。
美國和中國在服務貿易出口國和旅游服務貿易出口國中均位列前兩位。英國、德國、法國、日本、意大利、印度、墨西哥、西班牙也是重要的服務貿易出口國和旅游服務貿易出口國。
近年來,美國挑起的中美經貿摩擦也波及到中美旅游服務貿易的發展。2017年美國對中國旅游服務貿易出口為353億美元,同比增長4.1%,增速較2016年下降6.3個百分點,這一增速近10多年來首次降到10%以下,2018年美國對中國旅游服務貿易出口增速繼續下降至3.0%。
同時,2018年中國赴美旅游人次首次出現負增長,增速跌至-6.0%
不過,中美貿易摩擦似乎并未影響到美國赴中國旅游人次的變化,據統計,2018年美國赴中國旅游人次增速達到7.4%,比2017年(2.8%)高出4.6個百分點。
7" WTCF樣本城市在全球旅游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城市作為游客的來源地、旅游產業和要素的聚集地、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在全球旅游發展格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以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WTCF)100個樣本城市為例,窺見城市在全球旅游發展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7.1" WTCF樣本城市入境旅游占全球入境旅游三至四成。
2018年,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100個樣本城市所接待的入境旅游人次占全球入境旅游總人次比重達到42.2%,入境旅游收入占全球入境旅游總收入比重達到29.8%。
7.2" WTCF樣本城市國內旅游占全球國內旅游三成以上。
2018年,WTCF樣本城市接待國內旅游人次占全球國內旅游總人次比重達到39.9%,國內旅游收入占全球國內旅游總收入比重為31.3%。
7.3" 中國、西班牙和美國樣本城市接待入境旅游者最多。
2018年,中國、西班牙、美國分別接待入境旅游者9676萬人次、6368萬人次和4489萬人次。
8" "旅游投資的時代拐點已經到來
8.1" 巨頭破產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終結。
“20世紀的經濟和組織模式”無法滿足“21世紀消費者旅游的私人訂制需求”,導致英國Thomas Cook 、歐洲法國藍色海岸航空公司(Aigle Azur)、特大航空(XL Airways)和在線酒店預訂平臺愛遨網(Amoma)等企業先后宣布倒閉或破產。
8.2" 科技驅動帶來旅游創投積極布局。
科技與旅游的融合創造了許多新的旅游產品和服務。越來越多的企業成立孵化器、加速器、投資基金,試圖借助其品牌影響力、行業資源、資金支持吸引創業公司入駐、并對其進行培育和孵化。
8.3" 多領域巨頭開始回歸聚焦主業。
迪士尼在財報中披露2019年投資性現金支出將主要用于投資美國本土和海外的迪士尼樂園建設;默林娛樂投資馬來西亞和韓國的樂高公園;銀河集團計劃投資15億美元改造其澳門銀河項目;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計劃耗資22億美元在澳門建設四季酒店;六旗集團購買Premier Parks的5座公園租賃運營權。
8.4" 酒店和OTA并購猶熱但風格迥異。
2018年酒店業并購案例占據旅游業并購top10的六席,OTA并購頻度更高,5億美元以下“小而美”的并購大受青睞。萬物互聯的時代,OTA公司并購整合會繼續活躍。
8.5" 亞太地區城市吸引了最多的旅游投資。
2018年,亞太地區城市的年旅游投資規模最大,達到1406億美元,占全球城市旅游所吸引投資總額的48.2%。中國和美國是旅游投資的熱土。2018年,中國城市的年旅游投資總額最高,達939億美元,其次是美國,其年投資總額為440億美元。
9" 2020年全球旅游經濟面臨不確定性并將實現微幅增長
地緣政治風險、貿易摩擦風險、區域性社會矛盾以及其他不確定性因素問題等將成為掣肘2020年旅游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英國新政府的首要目標是在2020年1月31日使英國順利脫離歐盟。“脫歐”的目標雖然明確,但進展仍不明朗,而這一進程及其結果將對英國和歐元區的經濟表現產生影響,并進而影響其旅游業;盡管中美貿易摩擦有緩解傾向,但前景依然撲朔迷離;多個地區存在各種社會矛盾和沖突,給全球旅游經濟增長帶來諸多挑戰。
考慮到旅游需求的剛性和旅游業自身發展的韌性以及各國對旅游發展的重視,預計2020年全球旅游經濟增速將為3.6%,比2019年高出2.4個百分點,其中入境旅游收入增速將達到4.7%,比2019年高出3.6個百分點。全球旅游經濟的小幅增長將主要依賴于亞太地區和新興經濟體市場。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