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將紅色旅游文化應用到中職旅游專業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能夠加強中職旅游專業的德育教育,同時也與我國旅游市場的細分化發展相符合,確保旅游專業教學與旅游市場需求相符合。本文從中職旅游專業教學中引入紅色旅游文化的必要性著手,對紅色旅游文化的應用原則、應用策略進行詳細探討,為中職旅游專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紅色旅游;旅游專業;中職;應用
1" 引言
2019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明確提出建好用好紅色旅游文化,推動各地紅色旅游的發展,做好愛國主義精神的傳承。紅色旅游文化是各個紅色旅游景區的內核,同時也是激發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場所。紅色旅游文化既具有總體上的一致性,也有明顯的地域性,我國近代以來所形成的紅色旅游景區與文化具有豐富性,這也為各個中職旅游專業教學過程中加強紅色旅游文化的融合與應用提供了必要的支撐。要推動各個中職旅游專業對紅色旅游文化的應用,就需要加強專業教育內容建設,改進教學方式方法,著力打造主題突出、導向鮮明、內涵豐富的精品教學,強化紅色旅游文化本身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專業教育功能,為我國旅游市場的發展培養適應性的人才[1]。
2" 中職旅游專業教學中引入紅色旅游文化的必要性
一方面,隨著我國旅游市場的不斷細分,以及我國愛國主義教育的不斷發展,紅色旅游已經成為主題旅游下的一種趨勢,贏得了越來越多游客的認可。并且,我國有著數量豐富、地域屬性明顯的紅色旅游資源,這就進一步帶動了紅色旅游的發展。紅色旅游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有適應性的人才作為支撐,中職旅游專業作為培養應用型旅游人才的教育單位,是紅色旅游發展的主要人才供給區。但是,就當前來看,各個中職旅游專業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對紅色旅游文化與紅色旅游資源的重視度不夠,造成學生對相應內容缺乏掌握能力,這就進一步凸顯出將紅色旅游文化應用到中職旅游專業教學中的必要性[2]。
另一方面,在互聯網時代和全球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過程中,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也不斷借助全球化工具、全球化手段向中國大眾滲透各種不良的思想,影響我們的精神面貌。中職學生正處于思想價值觀快速成型的重要階段,對其加強德育教育有著明顯的必要性。紅色旅游文化背后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思想與積極向上的力量,將紅色旅游文化應用到中職旅游專業的教學中,能夠通過強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力量來提高中職學生對不良思想的抵制能力,使其在對中華民族的發展歷史、英雄人物的精神、中國民族燦爛文明的認識中,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從而促進中職旅游專業德育教學水平的提升。
3" 中職旅游專業教學中紅色旅游文化應用的原則
3.1" 反饋性原則
就中職旅游專業教學中紅色旅游文化的應用來看,反饋性原則是指在具體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學生與教師,要圍繞自身的體驗、感悟,進行互動與交流。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及時獲得學生的信息反饋,才能盡快發現自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予以解決,以此來確保整個教學環境的適應。一般來說,中職旅游專業教學作為一個系統,其在發展的過程中必然需要內外部的反饋作為系統運行與發展的參考,這也能夠有效改善整個教學的效果。對于中職旅游專業教學來說,教學設置處于系統的初始環節,影響著整個系統的后續環節,如果作為初始環節能夠提升,后續的各個環節效益必然提升。中職旅游專業教學的學生是整個教學的指向,廣大學生通過將自身的信息反饋給教師,能夠為教學課程的提升、教學方針的更新與調整提供參考。從外部來說,中職旅游專業教學過程中紅色旅游文化的應用需要充分考慮到紅色旅游市場的發展要求以及國家的教育要求,通過對服務群體反饋內容的吸收,也能夠作用于中職旅游專業教學的教學決策,確保內部教學與外部宏觀需求相適應。
3.2" 動力性原則
動力原則認為,教學過程是一個運動的過程,必須要通過對各種教學資源的調動,來形成教學的合力,促進教學運動能夠科學的運行,以此來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對于中職旅游專業的教學來說,其核心動力就是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積極性,通過學生的效力轉化為教學與發展的效力,為此,要對學生從精神和信息兩個維度進行調動。中職旅游專業在引入紅色旅游文化的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遵循動力原則,首先,應當通過信仰、理念教育,積極從紅色旅游文化中汲取精髓,對學生進行精神動力的塑造,推動學生精神力的形成;最后,應當通過構建紅色旅游文化信息的交流、傳播與互動機制,形成各個中職旅游專業教學的內部信息交流制度,發揮出內部信息交流本身對學生的激勵作用,以此來促進中職旅游專業教學與發展能力的提升。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各個中職旅游專業教學應當將這兩種動力進行協調運用,結合具體的紅色旅游文化內涵,以精神動力和信息動力為保障,促進整體教學質量與教學能力的提升。
3.3" 彈性原則
就中職旅游專業引入紅色旅游文化的教學來看,彈性原則是指在系統內部與外部環境具有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應當通過各種手段與方式的靈活運用,能夠在整個外部環境變化的情況下,提升紅色旅游文化融合過程中各個教學環節和教學體系的應變性,使學生能夠在教學制度的約束下,具有自我教學和自我調整的能力,促進整個系統教學的有序運行。
首先,各個中職旅游專業教學應當圍繞“彈性教學”,重視發揮學生的作用。一方面,各個中職旅游專業在引入紅色旅游文化對學生進行教學過程中,應當完善學生的教學制度,為實施“彈性教學”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當給予學生進行關于紅色旅游文化的自我調整權利,發揮出學生本身的創造性和主體性。
其次,各個中職旅游專業在應用紅色旅游文化教學的過程中,也要能夠實施具有彈性的教學制度,以此來發揮出整個教學的優勢。一方面,各個中職旅游專業在引入紅色旅游文化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確保教學制度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避免教學制度的過度波動,為實施彈性教學制度提供基礎;另一方面,各個中職旅游專業在應用紅色旅游文化的過程中要能夠具有“大原則性”,在原則之下讓各個年級教師圍繞教學工作開展的需求和環境進行調整。
4" 中職旅游專業教學中紅色旅游文化的具體應用策略
4.1" 完善教學體制機制
科學完善的教學體制是中職旅游專業應用紅色旅游文化的基礎與前提,有了完善的教學體制,才能將中職旅游專業對紅色旅游文化內容的應用進行統籌與綜合。中職旅游專業應當以教研部為基礎,成立專門領導部門、完善中職旅游專業紅色旅游文化應用機制兩個方面進行教學體制機制的完善。首先,成立專門領導小組,由教研部主任牽頭,與地方紅色旅游景區進行聯合,充分發掘紅色旅游資源、文化與中職旅游專業教學的適應性,為中職旅游專業教學中紅色旅游文化的應用提供保障;其次,可以建立結對建立人才培養機制,在中職旅游專業教學的過程中,應當與地方紅色旅游景區進行合作,共建紅色旅游方面的人才培養基地, 充分發揮地方紅色旅游資源的作用,提升紅色旅游人才培養的效率與質量,依托具體崗位環境來帶動人才的學習[3]。
4.2" 豐富教學手段和方式
中職旅游專業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不斷豐富與創新自身的教學方式與手段,以此來推動紅色旅游文化與教學的綜合。豐富的教學手段與方式,既是現代化中職旅游專業發展的必要舉措,同時也是新時代對中職旅游專業發展的要求,能夠充分的提升中職旅游專業教學的靈活性。具體來說,中職旅游專業在教學段、教學方式豐富與創新的過程中,應當從兩方面著手。
首先,現代教學理論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是教育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旅游專業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實施激勵教學手段,從而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中引入紅色旅游文化,要能夠結合學生的具體特征與需求,通過激發和鼓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升中職旅游專業整體服務水平[4]。
其次,信息化教學是現代教學中的重要要求,中職旅游專業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實施信息化的教學手段。中職旅游專業在應用紅色旅游資源的過程中,應當設置統一的信息化教學平臺,將中職旅游專業納入其中,進行統一的信息發布、宣傳,同時結合各中職旅游專業的教學體制與機制,優化整個中職旅游專業的教學能力。
4.3" 加大人才教學與培訓力度
中職旅游專業應當不斷加大人才的教學與培訓力度,通過人才能力的提升、人才的培養來促進整體教學能力和人才培養能力的提升。對此,中職旅游專業應當加強教學內部教師自學能力建設,提高教學人員自身素質。根據中職旅游專業與紅色旅游文化融合發展的具體要求,引導教師在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自身的紅色旅游文化掌握能力,以及對紅色旅游文化的解讀能力。同時,專業教學管理部門,也要定期組織開展教師的專業化培訓,加強各個職工的崗位訓練,創新實施培訓方式,如采取“線上培訓+線下培訓”的組合方式,確保整個培訓的效率,能夠全面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為紅色旅游文化在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保障[5]。
5" " 結語
在中職旅游專業中應用紅色旅游文化,能夠引導中職學生形成愛國主義情結,從而推動中國精神的弘揚與傳播,這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途徑。不斷提高中職旅游專業與紅色旅游文化融合的能力,也能夠確保整個教學與旅游市場發展的適應性,充分釋放旅游專業教學的活力,有效帶動中職旅游專業學生的就業率和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邢琦娜. 中職學校導游服務專業研學旅行人才培養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2]謝品. 湘贛粵省際邊境片區中職學校紅色旅游服務人才培養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9.
[3]陳旭. 川東北紅色文化在中職生德育中的應用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9.
[4]劉余業. 中職學校導游專業課程設置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魯東大學,2018.
[5]陳健. 紅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創新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