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摘要】2020年教育部推出“停課不停學”政策,高校開展在線教學,然而實踐教學因受到教學環境限制面臨新挑戰。以《飯店餐飲管理》課程為例,全面梳理“家校企聯動”教學模式的創新思路及實施效果,不僅有效解決居家學習實踐困難的問題,對如何運用在線技術開展課程實踐教學進行了積極探索,為未來突發狀況及非在校期間的在線教學提供借鑒思路。
【關鍵詞】 居家教學;家校企聯動;課程實踐教學;飯店餐飲管理
1" 引言
2020年年初,高校專業課程教學面臨一系列突發問題,尤其是實踐教學受教師直播經驗和學生實踐環境的限制,既不能利用校內實驗資源,也不宜組織學生進行線下調研,實踐教學難以開展,學生學習興趣和課程教學效果大受影響。
受突發公共危機事件影響,除西藏、新疆、青海及甘肅等地區在4月份率先復學外,其他省份高校復學時間基本都在5月份及以后,部分地區至今尚未恢復線下教學。另外,返校后教學活動依然要求做好突發公共危機防控措施,如減少校園外出和校內密集活動等,因此探索有效居家實踐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一方面受到突發公共危機事件影響帶來的時空限制,一方面希望能實現有效課程實踐教學,保證課程教學效果,要解決這一矛盾,需及時調整教學模式。《飯店餐飲管理》課程是旅游(酒店)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其具有較強的實務性,以該課程為例,積極探索互聯網+創新教學改革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家校企聯動”教學模式創新思路
要破解實踐難的問題,從實踐教學活動要素的變化入手,從而尋求教學模式的創新基石。
2.1實踐教學活動要素比較分析
關于“教學活動要素”,較為經典的觀點是“三要素說” ,即:教師、學生和教學資源[1]。為不割裂師生之間的關系,我們將“教
師”和“學生”整合為“教學主體”、而將“教學資源”進一步細化為“教學時間、教學空間和教學內容”,從而形成教學活動四大要素,對在校線下教學和居家線上教學進行比較,見表1。
從表1可得居家線上實踐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體現在師-生、生-生之間無法直面溝通以及實踐教學空間受限等,但同時我們也發現居家實踐教學的新契機:利用居家環境可充分開展家校聯動,另外,企業為實現突發公共危機事件后的自救而開展的大量線上活動,為教學提供了豐富資源。
2.2實踐教學活動要素新特點
首先,教學主體多元化。在師生基礎,新增家庭成員和企業人員。家庭成員不僅限父母,還包括其他長輩和兄弟姐妹,他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在情感、經驗和知識上給予支持;企業人員既包括管理人員,還有一線員工,甚至是在行業工作或實習的學長,突發公共危機事件期間因客源大減,能利用工作之余和學生進行在線分享,學生不僅可以獲得行業一手信息,作為大三學習階段,還能獲得對未來職業規劃最直接的指導幫助。
其次,教學時間彈性化。居家學習期間,學生無需往返各校園場所,學習時間更具彈性,課程恰好安排在臨近午餐時段,與其擔心學生無心學習,不如巧妙引導學生利用烹飪時間進行現場學習,并進行在線互動,如觀察廚房環境和菜品質量控制等。
再次,教學空間多維化。在物理環境上,多數學生能擁有獨立且開闊的學習空間,還可以在廚房和餐廳等生活場所進行餐飲實踐活動,較之學校分組實驗甚至可以滿足每位學生獨立實驗的需求;而在網絡環境上,根據課程運行數據顯示,學生使用電腦和手機進行學習的比例約為2:3,移動設備的支持助力課程教學效率的提高。
2.3實踐教學活動要素重構
基于上述分析,《飯店餐飲管理》的實踐教學活動要素進行重構。
教學主體:以師生為核心,家庭成員和企業員工線上線下實施助教。
教學時間:保證正常教學時間,利用家庭烹飪就餐時間開展部分實踐教學。
教學空間:構建“書房+餐廳廚房+企業在線交流平臺”多維教學環境。
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突發公共危機事件”這本活教材,結合餐飲管理的專業知識,引導學生積極開展針對餐飲企業復工復產的對策研究活動。
3" “家校企聯動”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
3.1" 教學實施流程
課程采用翻轉教學模式,一周進行理論學習,一周進行實踐互動。理論學習依托在線平臺進行微課學習、章節測試和主題討論,實踐互動則從以“高星級酒店外賣經營”為主題,循序漸進地開展實踐教學活動,見圖1
研究的第一階段以“為愛學做一頓飯”為主題,指導學生為復工企業進行外賣定制。學生利用家庭有限食材,在家庭成員協同指導下,結合復工企業的用餐需求,進行外賣設計。
第二階段是向杭州高星級酒店進行在線訪談,酒店總經理、宴會部經理以及實習員工(畢業班學長)受邀進入云課堂,從不同角度帶來了一手酒店信息,并對學生外賣作品進行點評。
第三階段通過各高星級酒店的微信公眾號號、微博,以及美團、餓了么等外賣平臺搜索各酒店信息,再利用電話咨詢進行信息補充,學生借助家庭資源進行訪談,最后獲得杭州高星級酒店外賣經營的總體現狀。
第四階段指導學生進行調研問卷設計及數據采集,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形成調研報告。
最后,由課程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分組自主研究,學生運用已學專業理論知識,對高星級酒店“互聯網+餐飲”提出一系列創新設計方案,如高端外賣的產品創新、會議一人食套餐定制研發、抖音直播帶貨的營銷設計及節假日堂食活動的線上推廣策劃等。
3.2" 教學模式特點
首先,以專業研究為聯動目標。將任務驅動方法融合在模式中,由教師根據課程教學體系進行任務設計并進行分組指導,小組成員通過深度挖掘家庭資源(如在酒店行業工作的親朋好友、居家餐飲生產實踐條件等)和企業信息(企業微信公眾號的營銷方案等),從而整理成專業研究依據,并形成研究結論,使紙上談兵更務實。
其次,以一手調研為聯動方式。采用“線上+線下”訪談的方式,獲得家庭成員和企業人員的一手信息。以家庭成員為真實或潛在消費者,了解其消費體驗和意向;把自己設定為潛在顧客,模擬消費,與企業人員進行交流,獲得最直接的經營信息,讓學生感知真實社會場景。
4“家校企聯動”教學模式的改革效果
基于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布盧姆提出的教育目標三分類法,“家校企聯動”教學模式的改革效果顯著。
在認知目標上,學生對于餐飲管理中的環境管理、菜品設計、成本控制、服務規范及營銷設計等進行了系統學習,且能將全面質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服務質量模型(Service Quality,SERVQUAL)等管理方法運用到專業領域;
在情感目標上,學生充分感受到企業面對突發公共危機事件的社會責任擔當,增強了專業歸屬感;通過家校聯動,學生對父母養育之恩有了深刻體會,在專業話題的親子交流中,增強了家庭幸福感;通過教學改革,學生對課程學習的態度發生改變,從抗拒實踐,到41.9%的學生主動加入學術研究或參加統計大賽,增強了學習成就感;
在技能目標上,結合實際演練,學習了實驗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及案例研究法等多種科學研究方法,實現了課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教學目的,另外,學生獨立烹飪和在線學習技能更為自信。
5" "“家校企聯動”教學模式的改革意義
構建大教育體系是未來社會發展方向,其是以學習化社會為背景,以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為基礎,以社會、家庭和學校三位一體化為模式的教育,三者是緊密聯系的統一體[2]。“家校企聯動”教學模式則是以專業學習為基礎,以高校為核心,將家庭和企業串聯在一起,是高校教學研究的一大創新。
5.1" "延長了教學服務寬度
“家校企聯動”模式建立的三位一體的開放格局,使得教學寬度得以延長,完全打破了以師生為教學主體的傳統理念,鼓勵進行跨學科、跨學校等的合作,如課程實踐中,餐飲管理教師與統計學教師的合作,以及邀請了國外交換生的在線分享,同時聯動模式也指出應泛化家庭和企業成員邊界,如父母的同事,或實習員工等,真正打造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服務體。
5.2" 拔高了教學情懷高度
“家校企聯動”模式完善了大學生的社會角色,使學生看到自己不僅是學習者,也是家庭成員和社會公民,課程實踐意外地完成了開學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學生突然意識到父母的養育之恩,并表達會更珍惜生命和重視家庭,對于服務行業在突發公共危機事件期間的責任擔當,有利于服務行業的良性發展。
5.3" 觸探了在線教學深度
國際開放與遠程教育協會 (ICDE) 主席約翰·丹尼爾先生曾提到,中國有著遠程開放教育的悠久傳統,在高等教育領域,在線與現場相融合的教學創新探索已經初露端倪[3], “家校企聯動”模式與互聯網融合,可實現家校企同屏互動,寒暑假彈性學期試點,未來教育因此將充滿無限可能。
6" "結語
自SARS以來,禽流感、瘋牛病等一系列突發公共危機事件,不斷給人類帶來災難,而人類也展現了人定勝天的意志和智慧。面對突發公共危機事件,教學活動首先不忘教育本質,應教會學生要有積極面對的勇氣,更要有化危機為契機的智慧。隨著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教師和學生信息技術均同步提升,教學平臺功能操作熟練、在線互動狀態漸入佳境,教學研究應借此東風,在5G來臨之際,全面跨入互聯網+教學的新時代,開創大教育生態新篇章。
【參考文獻】
[1]從“主體間性”看教學活動的要素關系[J]. 馮向東.高等教育研究.2004(01):25
[2]家校合作導論[M].黃河清.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2
[3]中國在線教育發展前景的國際視角[J].約翰·丹尼爾.開放學習研究.2016,(01):23-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