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燕青



摘 要: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快遞行業的業務量得到了迅猛增長,其發展速度遠超歐美國家,這個充滿活力的快遞市場需要的快遞包裝物的數量是驚人的,同時出現了由于各種不確定因素造成的過度包裝問題。通過分析綠色快遞包裝發展現狀以及面臨的挑戰,從消費者、企業、行業、政府等多個層面去探究綠色快遞包裝發展策略,為快遞行業的發展解決難題。
關鍵詞:綠色快遞;包裝;策略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快遞行業的業務量得到了迅猛的增長。2018年,中國快遞業務量突破500億件,同比增長26.6%。2019年快遞業務量突破600億件(如圖1所示)。我國快遞行業的發展速度遠超歐美國家,這個充滿活力的快遞市場需要的快遞包裝物的數量是驚人的,同時出現了由于各種不確定因素造成的過度包裝問題。膠帶、塑料袋及塑料填充物是在快遞包裝中使用頻率較高的物質,由于這些物質的特性,回收、處理以及再利用的成本與技術要求非常高,對于綠色快遞的發展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此,快遞綠色包裝勢在必行,它是一個復雜的、多變量的系統工程,涵蓋了快遞企業、包裝企業、消費者、政府等角色,需要各方達成共識,共同實現綠色快遞。
一、綠色快遞包裝發展現狀
1.過度包裝
中國快遞業的包裝仍集中在六大類:快遞運單/快遞電子運單、編織袋、塑料袋、封套、包裝箱(瓦楞紙箱)、膠帶。快遞的客戶種類一般分為普通線下消費者、線上店家、企業,在寄送快遞時由于對物流中貨物的包裝知識了解不充分與各自考慮問題的出發點(貨物質量、成本、利潤)不一樣,包裝時必然存在過度包裝的現象。快遞人員的專業水平與素養參差不齊,工作時簡單粗暴只求效率不求合理,因此過度包裝依然嚴重。
2.政策不完善
國家雖然不斷出臺關于綠色物流以及快遞包裝的政策,但只是倡導各個快遞包裝的使用者使用環保包裝,回收包裝物循環再用。《快遞暫行條例》的施行,僅僅是對快遞包裝的使用提出了要求,違規成本低,企業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潤最大化,會鋌而走險。總而言之,缺乏強制性條款,對于快遞包裝參與者與包裝生產企業的監管與約束不足。
3.包裝材料回收困難
消費者收取快遞時,對于貨物的包裝材料一般都是隨手丟棄,材料回收困難。消費者對于綠色環保的認知水平不同,有環保意識的沒有回收途徑,沒有環保意識的只圖便利。快遞企業規模不一,對包裝材料回收的措施不一樣,執行的力度也各不相同,再者回收包裝材料的成本過高,小型快遞企業無法承受,這就造成包裝材料的回收困難重重。
二、綠色快遞包裝面臨挑戰
綠色快遞包裝發展至今,得到政府、物流企業、消費者的關注,但是面臨的挑戰也很多,總的來說包括政府對快遞包裝業的支持力度、快遞包裝回收體系、企業對過度包裝主導作用、消費者對快遞包裝回收的態度等四個方面(如圖2所示)。
1.政府對快遞包裝業支持力度有待加強
快遞包裝業在相關部門眼里是快遞業迅速發展的附屬品,不是獨立的一個產業,因此在政策上沒有給予重視,對快遞包裝企業沒有政策監督、支持與補貼。快遞企業為確保貨物運送安全,過度包裝貨物;為節約成本,使用劣質包裝材料;為減少人員培訓費用與縮短培訓周期,導致快遞人員對包裝知識掌握不充分。快遞包裝業亂象叢生。如果相關部門能區別看待快遞包裝業與快遞業,有明確的政策導向,給予合理的企業補貼,讓快遞包裝業看到生機與希望,同時又有制度的制約,讓快遞包裝企業有序健康的發展。
2.快遞包裝回收體系有待健全
快遞包裝是我國快遞行業綠色轉型過程中面臨的難點。快遞包裝回收體系有待完善,包裝物循環利用圈存在斷節現象,導致循環利用難以開展。快遞廢棄物回收利用成本居高不下,中小型快遞企業根本無法承擔。快遞包裝回收體系從源頭開始,例如建立回收快遞包裝物回收站分類回收,能二次利用的直接二次利用,不能直接利用的再造后利用。大型快遞企業都在著手建立綠色快遞包裝回收體系,由于成本較高,全面鋪開存在較大的難度。
3.企業對過度包裝主導作用有待提高
《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重點提到要在郵政企業和一些快遞企業開展簡約包裝嘗試,形成一套完善的簡約包裝的企業標準,再在快遞行業內分享,以點帶面,以推動其他快遞企業使用簡約包裝。這是以政府政策為推手引導快遞企業實施的行為,快遞企業的主導作用仍然欠缺,在后續的回收、循環再利用等環節更需要各快遞企業主動去探究新方式,更好地解決過度包裝帶來的成本、環境污染等問題。大型快遞企業可以先試水,成形后進行推廣,各中小型快遞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調整優化,滿足自身企業的需求,逐漸形成示范效應。
4.消費者對快遞包裝回收態度有待端正
消費者是與快遞包裝接觸最直接密切,快遞包裝回收需要有意識,有環保意識,要意識到快遞包裝回收的必要性,關系到我們的生態環境的保護。通過把現有的能利用的資源循環再使用,減少快遞垃圾的產生量。然而消費者的態度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他們已經形成隨手丟棄的習慣,現在需要通過各種渠道的“宣傳”,各種手段的“利誘”,各種方式的“限制”,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們去配合快遞包裝的回收工作,從而端正其對快遞包裝回收的態度。
三、綠色快遞包裝發展策略
綠色快遞包裝發展面臨的困難重重,但是在政府政策的引導下,行業對綠色包裝達成共識,科技創新為綠色引擎,消費者環保意識的加強,相信這些都能有助于綠色快遞包裝的發展,下面將從四個方面進行策略探討(如圖3所示)。
1.政策激勵成為綠色包裝航標
國家政策對于物流行業的發展方向起著明確的指示作用,它指引著物流業的發展路向當然也包括快遞包裝業的路向。《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于2018年發布,物流行業向著綠色方向發展,各個物流節點都要以綠色理念為核心,爭取形成綠色生態鏈。電商企業與快遞企業可以進行資源整合,促進供應鏈綠色流程再造。政府政策的發布無疑是物流行業的堅強后盾,快遞包裝業朝著綠色方向發展,對經營模式、技術、材料進行優化創新。
2.綠色發展成為行業共識
菜鳥聯合32家合作伙伴啟動了“綠色行動計劃”;京東物流的可循環快遞箱“青流箱”;蘇寧可循環利用的共享快遞盒正在持續推廣;電子面單的廣泛使用,電子發票、無紙化作業、電子簽收等方式既為企業提高工作效率又為企業降低成本。“綠色、低碳、環保”現今不只是口號,已逐漸成為整個快遞行業的共識與發展的目標。
3.科技創新成為綠色包裝發動機
在我國物流行業綠色時代的大潮里,5G時代的到來,大數據的效應,物聯網的鋪開,這些都成為綠色快遞包裝發展的源動力。中國郵政初步嘗試使用可降解包裝袋與綠色包裝箱;在大數據與技術創新的背景下,菜鳥運用“智能打包算法”;順豐豐景的緊固包裝;京東的“亞洲一號”的智能物流應用;百世快遞的綠色包裝材料應——PE袋Nbag,大大降低包裝材料的使用量。國內部分大型的物流企業紛紛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去探索新科技,利用科技的創新去解決企業的痛點問題(包裝問題),這對綠色包裝的發展無疑是一個契機。科技創新成為快遞綠色包裝推行的巨大動力。
4.環保意識成為綠色初心
環保意識它是意識形態上的東西不可能一蹴而就,它要以認同為基礎,才會發展到接受,進而去實施環保措施。可以通過各種媒體渠道(微信、微博、抖音等)進行推廣,幫助消費者建立環保意識,讓消費者學會對各類包裝物進行分類。鼓勵大眾消費者積極響應政府和企業對于過度包裝的政策。在快遞員的日常打包工作過程中,能有明確的操作規則,這樣就可以避免過度包裝;消費者逐漸建立快遞包裝低碳化理念,提高全社會的綠色意識;建立回收意識,有效進行快遞包裝的回收。強化綠色環保意識是根本,只有意識形態重視了,才會持之以恒的去貫徹實施。
四、結論
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快遞行業的業務量得到了迅猛增長,其發展速度遠超歐美國家,這個充滿活力的快遞市場需要的快遞包裝物的數量是驚人的,同時出現了由于各種不確定因素造成的過度包裝問題。快遞綠色包裝勢在必行,然而它又是一個復雜的、多變量的系統工程,在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多樣,涉及的角色有政府政策、行業、企業、消費者等。我們可以借助國家對快遞綠色包裝政策的東風,增強物流行業對綠色發展的共識,不斷創新科學技術,強化各個角色的綠色環保意識,解決綠色快遞包裝的難題。
參考文獻:
[1]羅姣娣,胡鈴,于蕊.打贏快遞垃圾“攻防戰”[D].《浙江人大》,2019.
[2]馬姍姍.“雙11”物流變中求新——革新在路上[D].《中國物流與采購》編輯部,2017.
[3]呂紅星.“綠色快遞”的核心是快遞包裝產業化[D].《中國經濟時報》,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