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斌
【摘要】固定收益市場是整個金融市場環境的核心組成部分。在正常情況下,其收益與風險成正比。固定收益證券在中國迅速的發展。投資者越來越重視對市場風險的分析,通過多種手段對市場風險進行分析和防范。本文分析了固定收益證券的市場風險,并在當前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基礎上,提出了以下簡要分析。
【關鍵詞】固定收益,證券,風險,互聯網金融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金融市場承擔著資本盈余部門向短缺部門轉移的職能,在實體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固定收益市場又稱債券市場,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中國為例。截至2019年底,債券市場余額為187.57萬億元。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公司債券、公司債券、短期融資券等一系列產品競相推出。我國目前債券市場交易的分類大致可分為政府債券、央行票據、金融債券、公司債券、短期融資券、資產支持證券、非銀行金融債券、國際機構債券和可轉換債券。共有九類。債券市場在政府和企業融資、宏觀調控、金融機構解決資產負債到期問題、流動性資產流動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日益成熟和強大的技術支持和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經紀人應不斷創新互聯網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從而不斷促進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自2012年下半年以來,互聯網金融已經升溫。2013年3月,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的成立引起了媒體和許多人的追捧。有一段時間,金融業非常憤怒。面對互聯網金融浪潮,所有金融機構都在尋找自己的定位。
二、固定收益證券的簡要利率風險度量分析
固定收益證券比高風險投資具有更低的投資風險,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風險。因此,在投資固定收益證券產品時,也需要進行風險對沖,以避免投資風險。理論上,風險對沖策略是抵消投資目標潛在風險損失的最佳手段。該策略不同于風險分散策略。風險對沖策略根據投資者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等因素進行定制。對沖比率的調整削弱了潛在的風險。在某種意義上,投資收益與投資風險是互補的。與銀行為滿足黃金需求而設立的集中的社會閑置資金不同,余額寶是一種貨幣市場基金,但它不同于傳統的交易所買賣證券。然而,由于它是一種投資于固定收益證券的產品,其收益是有保證的,投資者只需考慮對沖比率。
三、互聯網金融,證券行業的行業發展以及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電商時代
(一)互聯網金融行業目前發展形式
在當前的發展形勢下,在行業創新的背景下,證券業互聯網金融風正如火如荼,許多證券公司和基金公司紛紛爭相建立網上銷售平臺。證券銷售渠道的電子化是網絡金融的一個重要特征,但實際上是證券公司橫向的商業擴張。固定收益證券投資品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是由于投資品種本身的特點。固定收益證券產品的持有人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獲得一定的固定收益,收益部分是預先知道的,因此與一般投資相比,風險相對較低。
(二)證券行業發展歷程
中國證券業的發展與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相適應。從萌芽到成熟,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可以概括為萌芽期的第一個階段,這是1984年首次公開發行。骨頭碎片出現了。到1986年,我國第一個證券交易部門上海靜安交易部于1989年開始起步,第二個階段是1990年至1992年的證券自由交易,第三個階段是1992年至1997年。政府監管部門的綜合監測階段,第五階段是1998年至2000年的法治建設和政府宣傳。
20多年來,我國證券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目前,市場規模和投資者數量均居世界前列。中小板、新三板、創業板的開放,使數千家企業快速進入發展快車道,社會資本得到有效利用。股權分置改革加快了現代化進程。然而,在現實中,市場中的隱性風險導致了發展市場的不穩定和公司的潛在風險。
(三)證券銷售電商化對市場主體的影響
長期以來,中國證券業在產品銷售過程中嚴重依賴銀行。其他銷售渠道,包括第三方和經紀保險,很難動搖他們的立場,但網上銷售是最有希望改變甚至摧毀銀行主導的銷售模式之一。一方面,經紀人可以通過非現場開戶和自建在線平臺或嵌入式電子商務平臺快速進入電子商務。借助強大的電子商務平臺和大客戶,經紀人還可以在為客戶服務的同時,開拓新客戶。另一方面,除了將經紀業務相關產品翻譯成電子商務平臺外,經紀人還可以將場外市場移植到互聯網上。所有這些都將改變當前的柜臺交易模式,其勝利因素是迎合現代人追求便利的心理因素。
四、結論
總之,固定收益證券市場的良好環境對我國整個金融市場的穩定運行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內外固定收益證券市場非常樂觀,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國內市場的發展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別是固定收益證券的創新潛力巨大。然而,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新的交易模式的出現,傳統的交易方式受到了極大的沖擊。金融市場目前處于創新狀態,要把握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繁榮,使我國金融市場有進一步的飛躍。
參考文獻:
[1]張亮亮.熊國兵.郝潔萍,等.基于違約強度的固定收益證券風險敏感性分析與壓力測試[J].上海金融,2016,2(2):85-87.
[2]都婧.固定收益證券的綜合分析風險及度量——基于企業債和公司債的實證分析[J].中國外資,2018,4(4):145-146.
[3]和丹,我國固定收益證券中的資產支持證券優勢研究[J].中國證券期貨,2017,1(1):3-4.
[4]羅毅.互聯網金融下的證券業分析[J].中國金融電腦,2018(4):13-21.
[5]彭莉.互聯網金融下關于證券營業部服務創新的幾點思考[J].商情,2018(45):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