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平 孫靜


【摘要】目的:觀察呼吸內科的護理工作中應用強化護理風險管理的效果。方法:將224例呼吸內科患者隨機均分為傳統組和加強組,分別開展傳統護理和加強護理風險管理,對比效果。結果:加強組的護理質量各項指標評分及不良事件發生率均明顯優于傳統組(p<0.05)。結論:加強護理風險管理可以有效防范不良事件的出現,并提高護理人員護理技能,規范護理工作,改善護理質量,對于促進呼吸內科患者的早日康復有積極影響。
【關鍵詞】護理風險? 風險管理? 呼吸內科
呼吸內科疾病的護理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導致病情加重,比如病房空氣污濁導致患者呼吸不暢,呼吸機參數調整不正確導致吸氧無效,給患者的藥物與疾病不符等。不良事件的出現不僅對患者身體康復造成不利影響,而且易導致患者心情煩躁,對醫院產生不信任及對護理人員投訴等情況,影響患者后續治療和醫院的聲譽。為此,呼吸內科的護理需要強化護理風險管理,以滿足呼吸內科患者的多樣化需求。
一、資料和方法
(一)基本資料
從本院呼吸內科選擇224例患者開展研究,均在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接受診治。納入條件:大于35歲小于70歲;血氧分壓小于60mmHg;患者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患者年齡不在本研究規定范圍內;精神異常或者語言障礙;血氧分壓大于60mmHg;患者患有影響本研究結果的其他疾病。研究對象中男、女分別為110例、114例,年齡36~68歲,平均(45.01±11.32)歲,病程2~4.5年,平均(3.02±0.77)年。將患者隨機均分為傳統組和加強組各112例,經比較,兩組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適宜研究。
(二)方法
傳統組按照傳統護理方法開展護理工作,包括健康知識宣教、檢測患者病情、合理用藥指導、規范飲食指導、運動方式及運動量的指導等。加強組在傳統護理基礎上強化護理風險管理,首先分析導致呼吸內科護理風險的原因:其一是護理人員專業技能不足,比呼吸機調整參數不準確或者幫助患者排痰的方式不正確等;其二是護理人員缺乏責任心,比如用藥沒有嚴格查對;其三是醫院環境管理不當,比如衛生沒有及時清理;其四為護患間的溝通不暢,比如患者心情煩躁,配合度低等。
了解原因后采取如下加強措施:①增強風險識別能力:醫院針對護理管理相關制度、護理質量要求及評價、醫療事故的應對及調節等方面制定完整的培訓體系,使護理人員可以不斷的在學習中提升自我專業水準。同時,對呼吸內科護理中的常見風險及防范措施整理成案例,組織護理人員共同分析和討論,吸取經驗教訓,不斷完善護理工作。此外,還需要根據患者人數合理的分配工作內容及護理人員數量,盡量減少工作壓力和平均工作量,保障護理人員有充分的精力,提高護理人員對風險的重視。通過以上方式提高護理人員識別風險的能力,為防范措施的制定及實施奠定基礎。②日常工作中強化護理風險管理:護理人員需要加強本職工作的自我審核及評價,對于知識匱乏及護理技能不專業等造成的護理差錯要在日常工作中積極改進,檢查并總結每日工作情況,實時反思,及時分析和解決遇到的問題,自己無法解決的要立即向上級反映。同時,護士長要制定周計劃、月計劃,合力分配工作,監督工作落實情況,對不足之處及時給予指導,帶領護理人員積極防范護理風險。③防范措施的實施:病房內及走廊的地面要保持干燥,在衛生間、接水處等易滑倒的地方放置防滑墊;危險物品設置醒目標志;病床兩邊加設護欄等;用藥嚴格遵循查對制度,采取正確的給藥方式;積極與患者交流了解其心理狀態、病情及需求,對有消極情緒的患者通過按摩、音樂等實施心理疏導;及時清理病房垃圾,適當開窗通風,保持病房內環境整潔,空氣清新;重視對患者呼吸道的管理,幫助行動不便的患者翻身,通過叩背或者霧化吸入等促使排痰;醫療工具必須進行徹底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根據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給予針對性的護理,比如危重癥患者需要進行特殊護理等。
(三)指標觀察
護理質量評分:包括基礎護理工作、病房的管理質量、危重患者的護理情況三方面,每項內容均由醫院組織的檢查小組根據衛生管理標準、醫院制定的護理制度等進行評價,評分越高表示質量越好。不良事件主要根據其原因分類,包括技術缺陷、責任差錯、意外事件等。
(四)統計分析
將相關指標整理分類后用SPSS19.0分析,護理質量用(x±s)表示,發生率用(%)表示,p<0.05認為差異顯著。
二、結果
(1)小組護理質量對比:加強組護理質量各項指標評分均高于傳統組(p<0.05)。見表1。
(2)小組不良事件對比:加強組中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為1.79%(2/112),明顯低于傳統組的22.32%(25/112),經檢驗p<0.05。見表2。
三、討論
強化護理風險管理通過對護理風險出現原因進行分析,為制定風險防范措施提供了重要參考。加強培訓提高護理人員技能及風險識別能力,在工作中規范自我管理,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加強護理人員責任感,為護理制度的落實奠定了基礎。同時,護士長對各項工作落實情況的監督對護理人員的工作起到了指導、促進及督促的作用,進一步防范了護理風險,減少了不良事件。研究表明,加強護理風險管理后的護理效果顯著優于傳統護理效果(p<0.05)。
總之,加強護理風險管理可以有效防范不良事件的出現,并提高護理人員護理技能,規范護理工作,改善護理質量,對于促進呼吸內科患者的早日康復有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