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敏勤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網絡經濟逐漸興起,跨境商務作為一種新的貿易方式得到了高速的發展。同時,卻顯現出跨境電子商務物流所面臨的問題,盡管我國的物流公司如順豐、郵政等根據目前的電商模式做出了相應的調整,但仍未能滿足現今跨境電商物流模式的需求。本文主要論述了我國跨境物流所面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對策,目的在于幫助我國實現跨鏡物流的快速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 物流模式? 問題與對策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跨境電商已經成為我國對國外貿易新的增長點。隨著“一帶一路”戰略和自貿區的實施,我國的跨境電商行業迎來了越來越多的電商平臺,成為一種新興的商務模式,并得到迅猛的發展。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與之對應的跨境電子商務物流也迅速的成長。國際主要商業快遞有FEDEX、DHL、TNT、UPS,我國國內的快遞公司也開始承接跨境的物流服務。作為第三方的物流公司,包含了運輸、存儲、包裝、配送等功能,因此應該運用科學且高效的物流運行模式,更好的促進跨境電子商務行業的快速發展。
一、我國跨境電商市場模式的現狀
我國是電子商務的新興國家,雖然,起步相對較晚,但發展的速度較為迅猛、在目前的國際市場上,增長速度可以達到百分之三十左右。目前,我國跨境電子商務多以B2B為主,從國際物流的方式而言,多以國際貨代為主。近年來,國內的生產總值不斷的增長,對外貿易的進出口總額也在不斷的增加,對跨境電商的需求也是與日俱增的。因此這對我國跨境電商物流市場產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我國跨境電商企業的數量也開始增加,部分企業針對海外的物流市場有了最新的戰略布局。我國網絡物流迅速的覆蓋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并且物流日處理能力也處于世界的前端。這種跨境物流市場快速的增長對我國對外貿易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我國跨境電商物流的發展不僅需要的是境內的物流企業,還需要聯合境外物流。我國目前的跨境電商物流的模式較為單一,并存在一定的缺點,很難適應快速發展的電商物流市場。我國現有的跨境電商物流的模式有以下幾種:
(一)國際郵政小包
對于現有的出口包裹中超過半數的都是通過郵政系統進行投遞的,郵政網絡的覆蓋范圍較為廣泛,基本覆蓋到全球各個國家,并且提供相對的服務。郵政小包的海關溝通能力很強,大部分都能順利的出關。但也有一定的缺點存在,投遞的速度較慢,時效性長,對于部門國家包裹的物流信息不能進行實施的查詢,并對投遞的物品有著重量和尺寸的要求。
(二)專線物流
對于專線物流而言,其主要的運行模式是專線運行。針對國家或企業的境外物流設立專門的運輸線路,保證了運輸過程的時效性和安全性,同時,也保證了通關。針對需要批量運輸的貨物,專線物流模式能夠有效的平攤成本,但存在運送國家的范圍有限,且國內庫存寄貨地點較少等缺點。
(三)國內快遞的跨國業務
近年來,隨著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我國越來越多的物流公司開始涉獵跨境物流,多與國外當地的派送渠道合作,與我國郵政的配送系統相比,時間周期相對較短,但也存在很多缺點,配送的范圍相對較為局限,且并未建立自己的配送體系,多以非自營的配送渠道為主,發展有限,對國際物流運行的經驗猶嫌不足。
(四)國際商業快遞
國際上的商業快遞多以DHL、FedEx、UPS、TNT為主,它們的業務速度較快,并且安全性比較高,在快遞運輸的過程中可以實時的產查詢物流信息,客戶的滿意度較高,受到大部分海內外客戶的青睞。即便如此,它們仍有許多不足之處。一是價格相對較高,特別是對于偏遠地區的寄件價格遠遠高于其他公司;二是對于運輸中涉及的知識產權、含電池類的商品要求較為嚴格甚至部分商品禁運;三是由于國外地廣人稀和人工費較高的因素,派送中存在的問題比我國四通一達快遞在國內派送中存在的風險更高,物流派送中客戶投訴的派送異常比這些渠道官方公布的數據要高。
(五)海外倉
海外倉是一種以存儲為中心配送中心,并不單單是海外的倉庫,同時包含了運輸、訂單管理、包裝配送等服務,并且縮短了物流的時長,提高了客戶的滿意度。但在運送的過程中,對供應鏈的要求整體相對較大,運營成本大。
二、我國跨境電商物流存在的問題
(一)政策支持不足
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相對發達國家而言的起步較晚,但受國內電子商務企業的迅速崛起,整體發展迅猛。跨境電子商務合作受到了來自國內各方的關注,但相關的政策研究和發展較為不足。雖然,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規模發展的比較龐大,交易數量也在日益增加,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政策在可行性、執行性,以及支撐力度上都猶嫌不足。同時,對于電子商務的管理問題,以及交易市場中的監管問題和外匯管理等問題仍待解決。
(二)專業人才匱乏
跨境電子商務是一個新興的行業,人才對于它來說是較為寶貴的資源。我國在這方面人才的培育與市場的快速發展產生了滯后的跡象。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受到了各個地區之間文化和語言交流的差異,并在物流的運送過程中距離相對遠,手續復雜,整體行業的服務和客戶的滿意度不高。因此物流人才需要具備豐富的知識,而我國在這方面的信息化人才不足,也是跨境電子商業行業發展的一大瓶頸。
(三)信息化水平低
我國跨境物流企業的整體信息化水平較低,對于信息平臺的建立并無完善,缺乏信息化格局,對于信息整合方面的能力不足。部分企業對于跨境電子商務的積極性不高,認為投資大,風險高。企業中領導對跨境物流信息化不重視,員工的熱情和參與度不高,甚至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缺乏對全球整體性的戰略規劃和部署。
(四)融資能力欠缺
我國跨境物流行業的發展需要充足的資金作為支撐,而資金不足的問題是我國物流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對中小型企業而言,雖占據了市場一定的份額,但整體的資金缺口較大,需要大量的軟件進行投入并更新資金,這是在我國物流企業極為常見。在物流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多數企業的貸款份額較小,甚至有的企業不能獲得貸款,使得自身的業務發展受限。同時,融資的渠道有限,物流企業的融資多以銀行機構為主,渠道較為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