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計算準確率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全新教學要求,已經成為小學數學教師關注的重點教育內容,需要教師注意結合多種方法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計算系統。本文主要說明了學生小學數學計算率較低的主要原因,分析了算理、題目、算法、問題觀察以及注意力等多種計算準確率低的原因,根據這些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學生計算準確率的有效策略,以提高學生的計算準確率,增強他們的數學計算能力,推動著小學數學計算的改革與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準確率;實施方法;實行效率
數學是小學階段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包含著許多復雜的知識內容,更包括了一些抽象性的知識體系,需要教師、學生不斷地思考,不斷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強化他們的邏輯性思維能力。近年來,教師越來越關注到數學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將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對象,不斷關注到口算、心算等多種計算方式,優化數學計算方式,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提升他們的計算準確率。
一、 小學數學計算準確率較低的主要原因
(一)沒有正確認識計算原理,忽視了口算和心算
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學生對于數學計算準確性較低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正確的認識計算的算理,對于一些計算的原理認識不清,沒有認識到加、減、乘、除的混合計算方法,對于一些基本的數學概念計算認識不是特別的明確,極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計算誤差,影響到計算準確率的提升。同時,教師有時忽視掉學生的口算和估算,認為只要教會學生準確地計算便萬無一失,卻不知道口算是檢驗的有效方法,可以幫助學生熟練地掌握到數學計算的方式,讓他們熟練地將計算應用到生活當中,由此可見,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口算和估算習慣,不愿意多花時間和精力進行口算和估算,反而會浪費更多的時間在計算上,對于筆算形成錯誤的認識與理解。
(二)做題對于問題觀察不清楚,沒有將注意力集中在題目上
在做題時,學生會對于一些問題掌握不清,沒有真正認識到做題的重要性,為了尋求快效率,常常拿到問題便開始做,沒有仔細觀察題目的要求,理所當然地認為這道題與之前做過的題目相似,求解也相似,將這道題按照以前的求解方法進行計算,這就會導致嚴重的錯誤,從出發點上就已經錯了。除了對題目觀察不清以外,學生還常常因為年紀太小,會對一些新奇的事物感興趣,將注意力分散給其他的內容,不能集中在課本上,未能集中注意力進行計算,常常做到一心二用,這就會導致學生在做題書寫出不規范、不完整的步驟,出現嚴重的計算錯誤,未能發現計算中形成的錯誤思想,影響了學生數學計算準確率的提升。
(三)未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受到思維定勢的限制
在計算上,學生往往興趣不高,認為它只是一項約定俗成的內容,缺少新意,未能形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沒有認識到計算學習的重要性,缺少算理算法的概念,只是一味地苦干、瞎干,沒有將數學計算方法應用到實際計算當中。學生沒有認識到計算方法的重要性,未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忽視了驗算在計算中的重要性,常常受思維定勢的干擾,無法擺脫思維的定勢,自從學習了簡便算法以后,認為所有的題目都可以應用簡便算法,在不能應用時還是應用了簡便算法,被“簡便算法”的假象所欺騙。
二、 提升學生小學數學計算準確率實施的具體措施
(一)加強口算能力的培養,注重算理內容的教學
口算是數學計算的基礎內容,也是教師需要培養學生計算能力的主要方式,直接關系到學生計算準確率的提高。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將大量的口算習題引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中,以口算作為計算的基礎,才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計算能力。在此情況下,教師要求學生必須熟記加減法的計算方法,牢牢掌握到乘法口訣,讓學生將這些算理應用到口算方面,明確算理的應用方法,對于口算計算效率有所提升,更加理清了算理的思路,明確其中所蘊含的計算方法,形成清晰的解題思路,進而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性。
(二)注重算數方法的教育,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準確率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需要挖掘出學生對數學計算的興趣,將學生引入到有趣的課堂教學當中,越來越注重算數方法的教育,將算數方法反復地展現在課堂上,增加學生對算數方法的印象,提升他們數學計算的準確率。在此過程中,學生掌握到正確的計算方法,明確數學計算步驟,按照正確的步驟一步一步地計算問題,將計算方法整合在一起,這樣就可以在面對任何問題時都不畏懼了。
(三)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增加學生對打草稿的重視程度
學習習慣是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主要方式,更加快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斷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新課改下,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培養學生養成打草稿的習慣,增加他們對打草稿的重視程度,不僅對他們的成績試卷進行評分,更對學生的草稿進行評分,將草稿也作為成績評定的一部分,要求學生無論什么時候都要注意到草稿的質量。
(四)講授計算檢驗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驗證是提升計算準確率最為有效快速的方法,可以提升學生對算理算法的掌握。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講授計算驗證的方法,教會學生數學檢驗的方式,引導他們正確檢驗,做到“檢驗出結果,計算為正確”,一步步去強調學生的檢驗正確性。學生會養成檢驗的習慣,從結果出發檢驗正確性,一步步反推出計算的內容,在驗證時一定要注重左右兩邊的計算結果的正確性,注意到檢驗的橫式和豎式的一致性,一定要先看是否把題目抄錯了,再看各個步驟計算的準確性,查驗數字是否丟落,掌握到檢驗的良好方式,全面地提高計算的準確程度。
三、 結束語
計算已經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方式,成了學生需要學習的主要內容。在數學課堂上,教師越來越注重計算教學的開展,將計算準確率作為重點教育對象,設計出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后天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端正他們對數學計算的態度,注重“口算”和“心算”的結合,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掌握到計算的算理和算法,形成良好的計算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愛生.淺談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準確率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2016(11).
[2]趙翠華.淺談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正確率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6(15).
[3]楊國芳.淺談小學數學計算的重要性和提高計算能力的有效策略[C]∥教育理論研究(第四輯).
[4]萬久容.淺談小學生在數學中的計算錯誤以及解決策略[J].神州,2016(33):53.
作者簡介:
莫慶慧,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鳳山縣三門海鎮九年一貫制學校(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