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更加注重有效性,這不但符合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這就需要我們的教師在教學策略方面做出相應的變革,使之更加有效,最終把小學語文教學帶入新的發展階段。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生;小學語文;語文教學;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一、 前言
進入新時期以來,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逐步推進,最大限度實施有效教學,讓小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主題,這就給小學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利用當前的教學資源開展有效教學,進而實現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也就成為語文教師重點研究的教學課題。同時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肩負著建設強大祖國的重任,而只有在掌握豐富知識的前提下,才能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否則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至于小學生是否能夠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關鍵在于語文教師教學是否能夠激發小學生學習的興趣,開展的是否為有效教學,不然小學生掌握豐富知識的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鑒于此語文教師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都應開展有效教學,只有這樣,語文教學的多重目標才可能真正實現。
二、 我國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剖析
(一)始終采用傳統教學法
多年以來,很多教師始終把傳統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主要方法,有的語文教師甚至把傳統教學當作唯一方法來使用,以至于小學生們都能把傳統教學法熟記于心,熟悉的早已不能再熟悉。在這一過程中,語文教師雖然省時省力,教學時得心應手,但對于學生來說在課堂中已變得麻木,已經失去了任何興趣,聽課時不再認真,對教師的語文活動不再密切配合,師生關系也因此而變得緊張起來。如此狀態下的語文教學,即使是語文教師再努力教學,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這樣的語文教學終將是徒勞無功的。
(二)師生關系不和諧
當前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效果不理想,其中師生關系不和諧是關鍵因素之一。有些語文教師在教學時為了體現自身教師地位,始終表現出一副高高在上,冷酷無情的威嚴形象,加上在日常教學時經常對小學生大聲呵斥,批評等,導致小學生對教師產生畏懼心理,甚至有些學生不愿意再見到語文教師,即使是遇見語文教師,也不敢與教師打招呼,有時還會想方設法避開教師。這樣一來師生關系呈現出對立狀態,小學生不喜歡語文教師,自然不會喜歡語文教師開展的語文教學,即便小學生看似在課堂認真聽講,但聽課效果卻是差強人意。由此可見師生關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三)在語文教學中教學方式單一乏味
在如今的語文課程中雖然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但是很多地方的業務評價依然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標準,教師在這種情況下只能為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而努力,通過對各個語文知識點的灌輸,讓學生被動地進行記憶和背誦,這樣的教學方式過于單一乏味,使得學生的主動性不能夠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發揮,影響了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使得教學結果不能讓人滿意。
三、 淺談新時期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
新時期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注重提升小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而讓小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掌握自學技能無疑是最重要的內容。而上述目標的實現,均以語文教師開展有效教學為前提,因此,轉變以往教學方式,采用多種有效教學策略,改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就成為語文教師教學重點所在,也只有如此,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才能最終實現。
(一)轉變教師觀念,打好教學基礎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是直接的執行者,其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的效果。如語文教師有著視語文教學為畢生事業而努力鉆研的決心,一切為了學生的負責任的態度等,在如此觀念的支配下,語文教師勢必會認真教學,努力探尋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法,并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方法進行深刻的總結完善,直至形成一套符合學生以及自身的教學系統,最終給語文教學起到較好的推動作用。反之如教師教學觀念較片面,定會在長期的語文教學中形成散漫的工作習慣,教學效果大小與自身毫無干系的觀念,教學也會逐漸趨于形式。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認為只需完成每日的教學任務即可,其他的自不在關心范圍之內,小學語文教學效果不理想也在情理之中。針對此轉變語文教師觀念就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那如何轉變呢,首先要加強培養語文教師的愛崗敬業精神,可通過開展組織教師之間的講課比賽來增強教師的進取精神,還可通過觀看愛國主義教育影片來影響教師在自身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其次學校可組織教師進修,以提升教學技能,教師教學技能提升后,可以把更深層次的知識教給學生,自豪感也會油然而生,教學效果的達成也會水到渠成。
(二)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教學效果沒有達到預期目標,關鍵在于教師采用的教學法沒有達到學生的要求,而一旦教學法不符合學生的聽課需求,小學生們就會表現出毫無興趣的狀態。長期如此,學生們還會表現出一定的抗拒,試想學生們都不愿意聽教師講課,學生們就學不到知識,那教學效果又如何談起呢。鑒于此,語文教師在教學時就不應局限于使用一種教學法,而是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這樣可以讓小學生經常保持新鮮感以及好奇心,學生們一旦有了好奇心,定會在課堂上專心聽講,而此時教師再結合富有故事色彩的精彩講解,學生們的思維定會緊隨教師。同時多元化教學方法的采用,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也會加強,這樣小學生就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再是課堂上的局外人,被動的聽課者,小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體現,學習的興趣也將進一步提升,教學的終極目標也將順利實現。
(三)營造合作學習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才能更好地學習,能夠激發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更應該多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好地發揮合作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此外,教師也可以組織小組之間的競賽,讓學生認識到小組合作的重要性,使之產生集體榮譽感,以此激勵學生不斷進步。
四、 結論
新時期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多種多樣,因學生實際情況而異,不可照搬他人模式,語文教師要從本班的實際情況出發,多種有效教學法交替運用,最終在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最終帶來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趙明霞.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與運用[J].河南教育,2019(Z1):89.
作者簡介:
范英方,河北省邢臺市,河北省寧晉縣耿莊橋鎮孟家莊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