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在初中教育階段,物理這門學科因其涉及了大量的概念、公式以及各種復雜的規律,致使很多學生在學習中難以突破一些重難點知識,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物理綜合能力的發展與提高。基于此,本文將從“講究方法,抓住問題本質”“巧設實驗,加深學生理解”“利用微課,解決疑難問題”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談一談如何突破初中物理教學重難點。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重難點,方法,實驗,微課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在全新的教學理念的作用下,有效的教學方法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而物理學科是一門對學生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的學科,需要有細致的觀察、嚴謹的思維過程、全面的思考以及較強的計算能力,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既能夠有效突破初中物理教學重難點,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解決與分析問題能力,使學生在面前一些較為抽象、難理解的物理問題時,不至于“不知所措”。可見,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于突破教學重難點以及提高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但不不得不提的是,由于長期以來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現如今的初中物理教學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如,教師的教學方式及理念較為傳統、單一,致使課堂教學過程索然無味,學生學習興趣普遍低落等,這些現象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的學習帶來的困難,尤其是在學生學習一些物理重難點知識時,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興趣來作為支撐的話,學生很容易會產生“難學、厭學”的心理現象。因此,如何幫助學生有效突破物理重難點知識,提高其學習效率顯然已成為每個教師都應深思的重要問題。
一、 講究方法,抓住問題本質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是幫助學生突破物理重難點知識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提高學生解決與分析問題能力的關鍵所在。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一方面,教師必須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實用性和高效性,使學生更加有效的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進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針對教學中重難點內容以及學生難理解的問題時,教師也要指導學生利用有效的學習方法來加以解決,如,鼓勵學生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展開學習,同時,在合作的過程中教師也要適當的參與,以期幫助學生抓住問題的本質與關鍵,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光的反射”這一課內容時,為了提高學生解決與分析問題能力,我會以問題情境的方式來開展教學,以期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來抓住問題的本質。首先,我會提問學生:“我們為什么能看到太陽、火苗、電燈等物體?”學生們積極回答:“因為有其他光照到這些物體表面上了,然后在反射到我們眼睛里,所以我們就看到它了。”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初步認識到光的反射,然后,我會將問題的難度加深,像:“那你們知道光反射的過程路徑是什么樣的嗎?怎么才能看見光的路徑呢?”并鼓勵學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展開討論,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我除了為學生做出相應的理論指導外,還會引導學生以“實驗”的方法來嘗試解決該問題,如:讓學生將教室的所以窗戶拉上,利用封閉暗室呈現光的反射,并結合光的反射傳播路徑依次合作學習入射光線、入射點等知識。最后,在學習了相關知識點后,我還會讓各組學生利用光的反射規律來解釋一些簡單的生活現象,如:“路口放置的凸面鏡,汽車的觀后鏡……”并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發言,從而提高學生物理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
二、 巧設實驗,加深學生理解
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恰當地設計學生實驗或演示實驗,不僅能夠讓學生更為直觀、深刻地認識到實驗現象及原理,加深學生的對所學知識理解,而且對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以及物理思維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在幫助學生突破一些物理重難點知識時,教師要以實驗為依托來展開教學,將物理實驗與理論知識巧妙結合在一起,從而幫助學生克服物理學習中的重難點知識,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驗過程中,教師也要對實驗進行有效改進或創新,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有效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比如:在探究決定動能大小因素的實驗中,為了讓學生更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動能與質量的關系相關知識,我會以實驗來展開教學,如,實驗內容,“將兩個不同的小球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并控制兩次小球的速度相同”,但學生在進行實驗時很難控制,針對這個現象,我會將實驗進行改進與創新,如,不用斜面,改用彈簧,讓每一次小球把彈簧壓縮到相同的程度(可在彈簧上做標記)即可。這樣一來,不僅使學生在進行實驗時操作更加簡單,更便于控制,而且能夠加深學生所學知識的理解,并較好的突破了控制速度相同的難點。
三、 利用微課,解決疑難問題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微課”的出現為我們的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它既能夠將一個個的重難點知識更為直觀、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其學習興趣,也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查漏補缺、強化鞏固知識以及突破重難點知識。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一方面,教師要在進行新課導入時結合微課,充分發揮微課多種功能的優越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在面對一些疑難問題時,教師要通過微課將問題化抽象為具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進而使課堂教學更加充實有效。
例如:在學習“運動的描述”這一課內容時,為了讓學生了解機械運動的概念,我會以微課來輔助教學。首先,我會利用微課讓學生欣賞一些視頻,如:關于浩瀚的太空天體運用、大自然中的江河的奔流、浩翔的雄鷹等視頻,以此來調動學生的求學欲望,接著待學生觀看結束后,我會向學生提出疑問:關于運動,你都知道哪些?學生積極地回答出:運動的定義、運動的分類等知識,進而我再結合學生所掌握的知識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然后,我會讓學生回顧剛才的視頻資料并思考為什么它們都是運動的?在思考的過程中,我會結合教材知識與學生共同分析,并加以講解,以此來引導學生認識到物理學中把物體的位置變化叫作機械運動。
綜上所述,采用多種方法,在優化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以及突破教學重難點中作用凸顯,同時,也為物理課堂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但需要注意的是,物理教學策略是靈活多變的,作為一名優秀的物理教師,對于初中物理中的重難點知識,在教學中還需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為學生找出迅速且高效的突破方法,以期使每一名學生在學習中都能夠學有所成、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1]楊書平.淺談如何突破初中物理教學的重難點[J].基礎教育論壇,2019(23):70-71.
[2]田延偉.如何突破初中物理教學重難點[J].中國校外教育,2014(35):115.
作者簡介:
郭菁菁,福建省福安市,福建省福安市城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