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發展速度的日益加快,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巧成為現代社會生存的必備條件之一。基于此,本文簡要分析了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現狀,并探討了就業導向視角下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方法,以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就業導向,教學方法
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人才市場中,要想從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畢業生必須具備較好的就業條件。特別是計算機操作與應用能力成為許多企業選拔人才的重要因素,在這種情況下,中等職業學校有必要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計算機課程,在關注市場人才需求的同時重視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這不僅可以增強中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還能讓他們更加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
一、 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現狀
雖然,許多中等職業學校認識到就業導向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但是在計算機課程的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小覷的問題,不利于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水平。一方面,計算機課程的教學目的與學生的實際就業目標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換言之,就是一些老師在開展計算機課程教學時,還不明確中職學生的教育培養目標具體是什么,缺乏對實際崗位需求的深入調研。學生在這樣的課堂學習過程中不能掌握必要的計算機理論知識和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自身發展。另一方面,部分教師沒有在課堂中為學生提供適度的實踐操作活動,沿用傳統單一的教學形式,在平鋪直敘講授理論知識的時候往往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使得他們被動機械地學習有關計算機的基礎知識。這樣一來,中職學生極容易產生抵觸、排斥甚至厭惡等不良情緒,導致課堂教學效果較差。
二、 就業導向視角下的中職計算機教學方法
(一)轉變教學理念,增設實踐課程
為了促進中職學生更好地擇業就業,老師的首要任務就是轉變教學理念。在開展計算機教學時,需要明確本課程與市場需求之間的關系,即為社會輸送全面綜合的應用型人才。然后根據具體的人才需求來優化調整課程教學目標,有計劃、有目的地對中職學生進行就業指導培訓,以此來提升其計算機操作技能與水平。在這種情況下,計算機老師應當深入就業市場做好調研工作,比如,旅游管理與服務專業的學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操作并能夠靈活運用Word、Excel、PowerPoint辦公軟件,學前教育專業的中職學生在此基礎上還需要學習與Flash、Photoshop有關的專業性內容,以便制作生動有趣的多媒體課件,進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學生則需要學習專業性更強的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應用、數據庫應用、程序設計語言、網頁制作等知識內容。除此之外,計算機課程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在以就業為導向的學科教學中有必要轉變過去那種“填鴨式”教學理念,予以學生更多的機會操作實踐,旨在培養實踐性人才,最終有利于提高其競爭力。第一,結合就業形勢、學校條件、學生學情等情況適當增設一些計算機操作實踐課程。這樣中職學生方可在探索實踐性內容時不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反思問題??梢哉f這是一種既有利于學生把握計算機基礎知識真諦的重要途徑,又能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第二,老師還要在實踐性課程中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教學案例與練習題目。通過把學生日常生活中有關計算機操作的問題現象引入到課堂中,啟發他們積極思考并探索,從而培養中職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二)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課本知識大多數起著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在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新形勢下,老師需要將關注點放在教材之外的一些生活化教學素材上面,實現理論知識的有效延伸。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內容也在不斷更新變化。只有緊跟時代、與時俱進才能正確把握新的教學內容,進而將這些新技術、新設備與新理論引進到課堂教學中。比如,在“Word 2013文檔編輯”單元的《掌握圖文混排》一課中,中職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圖片、文本框、藝術字插入與設置方法,這時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具展示一些精美海報、優質個人簡歷等生活化例子,幫助學生認識到Word文檔編輯能力的重要性。通過這樣創新的方式豐富教學內容,不僅能有效激發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沉浸在知識的海洋里吸收新內容與新技術,還能拓寬他們的知識面、豐富其生活閱歷,更有利于幫助他們正確了解計算機知識與技術的發展變化,為其順利從學校走進職場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三)優化教學形式,提升實踐能力
首先,通過案例教學法把學生培養目標充分融入以經典案例來反映真實客觀情景的活動中,老師在這個階段通常扮演著設計者、組織者與激勵者的角色。這種方法可以鼓勵中職學生獨立思考,進而將知識學習轉變為能力提升。以《掌握Excel 2013的數據統計與分析功能》為例,老師可以通過期末學習成績的排序來導入本堂課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探索欲與求知欲。其次,角色扮演法是一種予以學生更多表達交流機會的教學方法,他們在特定的表演情景中能夠獲得口語交際與思維發散的鍛煉,以便能夠換位思考并正確應對職場生活中各種溝通交流、自我介紹、人際交往等情況。在《PowerPoint 2013的基本操作》教學活動中,將學生劃分為面試官、求職者等角色,開展“計算機應用專業招聘會”活動,通過演示文稿的放映與講解,既鍛煉口語交際能力又掌握幻燈片放映技巧,比如自動播放、快速定位、隱藏鼠標指針等等。最后,積極開展項目教學活動,通過課前精心設計準備的便于學生獨立完成的項目來鼓勵學生自主搜集整理相關資料文件,然后通過程序設計解決問題,在項目實施后進行科學評估最終完成一次真正的項目教學。在課堂中組織開展學生實踐成果的展示活動,通過自己或學習小組的操作成品來交流分析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激發班級學生共同思考并解決。如果他們的思路出現偏差,老師需要稍作指導與引領,通過必要的輔導幫助促進其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和良好的思維習慣。
三、 結語
綜上所述,以就業為導向是促進學生職業發展的重要理念,在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有必要結合理論與實踐,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形式,促進中職學生更好的就業。
參考文獻:
[1]何慶輝.基于就業導向的中職計算機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3):214.
[2]馮景蕊.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策略研究[J].科技風,2017(15):38.
[3]任德憑,龍寒,龍遠建.以就業為導向探討中職計算機教學模式[J].科學咨詢,2018(10):57-58.
作者簡介:
余建強,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