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化推動我國各項事業的迅速發展,職業教育中的信息化并不是僅僅指對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而是指利用信息化技術對教學理念以及模式不斷地進行改革,推動職業教學的不斷發展。因此,職業教育若要取得長足發展,就必須適應信息化時代的特征,加快教育信息化既是事關教育全局的戰略選擇,也是破解教育難點熱點問題的緊迫任務。
關鍵詞:信息化,職業教育,現代化教學
一、 引言
職業院校作為高素質技能型、實踐型人才培養的基地,現代信息技術及其先進理念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觀念的革新、職業教育教學方式的轉變、職業教育教師綜合素養的提升、職業教育資源的豐富及質量層次的提升、職業教育組織形式和管理模式的優化、職業教育教學實踐活動水平的普遍提升、職業教育均衡發展等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新興技術不斷涌現,在加速職教教學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其現代化層次的提升。我國“十三五”規劃更加強調信息技術的“深化應用和融合創新”,融合創新的本質是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對教育的革命性作用,建構時代化的教育,而時代化職業教育的落腳點是職教教學的現代化,即以提升職教教學現代化實踐效果和職教學生創新發展為核心。
二、 促進職教教師思想觀念的現代化
(一)認知的包容性
面對當下教育信息化日新月異的新思潮、新技術,職教教師首先要有足夠的包容性,肯定新事物出現的意義,有著見賢思齊的上進心,然后辯證思考其實際價值,并嘗試將新技術與職業教育教學發展相融合,適應促進教學現代化發展。
(二)思想的科學化
多元的信息技術與方法推動著教學現代化的進程,職教教師必須采用科學的方法選擇并使用現代化技術,優化教與學的過程,提升教與學的效率為思想指導開展教學活動。
(三)成果的共享性
共享助力共贏,信息化催生并促進共享經濟繁榮發展,各種共享模式千帆競發般沖擊著社會的發展,也為職教教師共享優質教學資源、促進區域職教教學均衡發展提供了有效途徑。
三、 加強校園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新型數字化校園
通過現代化的智能終端,無論老師還是學生,無論在校區任何一個地方,都可方便快捷地連接到互聯網、校園網等,隨時隨地可以查詢信息、互動交流、掌上辦公。學校可聯合本地通信運營商對現有校園網進行改造,充分利用運營商先進的網絡技術及豐富的維護經驗,既可解決降低投入成分,更有利于學校校園網更好的發展。使“校園一卡通”真正做到“一卡通學校”。每位師生人手一張校園一卡通,在一卡通中,詳細記載了每位學生從新生入校到畢業所盡力各個環節的具體信息,既可以識別身份,記載學生個人信息,又可以具備金融卡功能,方便出入學校辦公、宿舍及圖書館等學習生活各個場所。并將一卡通數據集中管理,確保信息安全。
四、 以信息化管理方式取代傳統管理方式
信息管理是將信息的采集,加工,流通,服務和其他組織的工作匯集在一起,信息是其中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這是與傳統的管理最大的不同之處。將所管理的機構進行統一量化,然后進行信息提取,在每個管理環節盡量做到少控制少監督,形成順暢的流程。從這個意義上說,學校的管理措施,應做相應的改善,不僅網絡的內容要更加實用,技術也更為操作化,對老師的要求也應有統一的標準。
(一)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設備使其功能最大化
現有的設備,如計算機、通信設備、網絡設備等,將其連接到互聯網和局域網中,只有如此,才能發揮其作用。聯網后的設備更易被管理和實用,方便獲信息獲取、信息處理和信息交流等。通過聯網,校內管機構可以方便快捷的下達一些管理指令,而終端前的教師和學生可以在第一時間得知并做出反應。不僅如此,與公共網絡互聯網還可方便與校外兄弟院校的信息溝通,對學校的發展也是極其有利的。
(二)最大可能的使管理內容數字化
數字化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規范化,有了規范,就更方便管理,也便于信息的保存。教育教學的各項工作占據著學校管理的大部分內容,將其分類整理量化,按照統一標準入庫集中管理,既方便了以后的查詢,也能更長時間的保留最原始的資料。
(三)進一步提高信息服務的水平
作為信息資源的管理者和提供者,學校管理部門具備雙重屬性。學校的信息資源應該是全校共享,平等應用。因此,學校的管理部門不僅要提前做好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分類、處理等一系列工作,而且要面向全校,提供一個獲取資源信息的平臺,方便學校其他各部門和教職員工對學校信息的獲取需求。
五、 教學現代化建設中增強評價結果的個性化
評價結果的個性化包括多層內涵:①評價結果的個性化有助于打破傳統教學評價的被動服務模式,充分利用一切可以應用于評價過程并能夠提升評價質量的技術手段和評價理念,②評價結果的個性化有助于實施“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高效教學,滿足不同職教個體的個性化發展需求,③評價結果的個性化有助于提升教學評價的實際價值,任何科學的教學決策都應該是建立在教學評價提供的具有說服力的評價結果基礎上的,④評價結果的個性化有助于提升學習者的學習者的自我認知,學習者得到專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評價結果,可以依此來更加客觀地認識到自己的進步與不足,從而實現更好的發展。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在現代智能化平臺和系統性技術的支持下,開展個性化評價并得到個性化評價結果已成現實,評價結果的啟示性也更加顯著,職教師生可根據“定制型評價”來找到適合自身內在需求和認知特性的發展之路。
六、 結束語
教育信息化是職業教育進而改革的重中之重,所以需要利用先進的技術來加強對教育信息化的改革,這一改革既需要從思想上形成共識又需要提升改革的勇氣。在教育現代化進程中,教育信息化已成為推動教育現代化更好更快發展的最直接動力,也是當前我國教育改革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所以,我們在發展職業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及時轉變教學理念,這樣才能夠促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羅麗萍.運用信息化教學資源推進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以遼寧省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1,32(17):37-39.
[2]謝傳兵.以機制創新推進職業教育教學信息化:基于江蘇省的實踐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12).
[3]劉斌,曾德梅.信息化技術在職業教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9(2):124-128.
[4]周曉波.論信息化對職業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推動作用[J].繼續教育研究(6):173-174.
作者簡介:
左洪佑,云南省昆明市,昆明衛生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