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艷



【摘 要】目的:研究中藥配方顆粒以及中藥飲片應用在中藥調劑管理中的效果對比。方法:回顧2019年1月—2019年7月我院醫院藥品信息管理系統中關于中藥飲片以及中藥配方顆粒的使用情況,并隨機抽取12名配藥人員以及120例患者,比較兩種調劑方式的出錯情況、工作人員選擇情況與患者自主選擇情況。結果:(1)中藥配方顆粒的內部調劑出錯率、發藥出錯率均低于中藥飲片,P<0.05;(2)較之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在藥物浪費多、規格限制大、衛生條件好、工作效率高、工作強度小等方面存在應用優勢,P<0.05;(3)較之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在食用便捷、取藥時間短、安全衛生、劑量準確方面具有優勢,但價格昂貴,P<0.05。結論:中藥配方顆粒應用優勢顯著,然不足之處仍需不斷改進。
【關鍵詞】中藥調劑管理;中藥配方顆粒;中藥飲片;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95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3-0-01
中藥調劑屬于醫院中藥湯劑制備的重要環節,影響著醫療質量優劣。以往中藥調劑工作中,工作人員多經由眼觀、鼻嗅方式鑒別藥材性狀,所以浪費嚴重以及衛生差的問題較為突出,當前中藥調劑中則多采用中藥配方顆粒與中藥飲片的調劑方式,具體選擇哪種方式進行中藥調劑管理卻尚無定論[1]。本文對比了中藥配方顆粒以及中藥飲片應用在中藥調劑管理中的效果,現將研究內容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2019年1月—2019年7月我院醫院藥品信息管理系統中關于中藥飲片以及中藥配方顆粒的使用情況,并隨機抽取12名配藥人員以及120例患者。配藥人員:男性6名,女性6名,年齡27-46歲,平均年齡(36.5±3.8)歲,專科3名、本科7名、碩士2名;患者:男性44例,女性76例,年齡21-79歲,平均年齡(50.5±3.4)歲,小學24例、中學65例、本科及以上31例。98356張中藥飲片處方,65147張中藥配方顆粒處方。
1.2方法
對入選者發放調查問卷,了解調劑方式選擇情況,問卷回收率100%。(1)配藥人員調查內容:藥物浪費、規格限制、衛生條件、工作效率、工作強度;(2)患者調查內容:食用、取藥時間、衛生、劑量、價格。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活動的觀察指標為調劑出錯情況、工作人員選擇情況與患者自主選擇情況[2]。
1.4統計學方法
經由SPSS23.0統計學軟件處理本次研究活動中產生的觀察數據,其中調劑出錯情況、工作人員選擇情況與患者自主選擇情況均可用n/%表示,行x2檢驗,P<0.05代表有對比意義。
2 結果
2.1分析調劑出錯情況
中藥配方顆粒的內部調劑出錯率、發藥出錯率均低于中藥飲片,P<0.05(詳情見表1)。
2.2分析工作人員選擇情況
較之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在藥物浪費多、規格限制大、衛生條件好、工作效率高、工作強度小等方面存在應用優勢,P<0.05(詳情見表2)。
2.3分析患者自主選擇情況
較之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在食用便捷、取藥時間短、安全衛生、劑量準確方面具有優勢,但價格昂貴,P<0.05(詳情見表3)。
3 討論
中醫在治療疾病時往往會使用中藥湯劑,所以合理且科學的調劑方式無疑有助于疾病好轉,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然而由于中醫藥市場環境復雜,所以中藥處方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缺少保障[3],還需中藥房加強中藥調劑管理。
本次研究表明,較之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具有內部調劑出錯率低、發藥出錯率低、不易浪費、無較大規格限制、衛生條件好、工作效率高、工作強度小、食用便捷、取藥時間短、劑量準確等優勢[4],不足之處是價格昂貴。中藥飲片一般通過群藥合煎制備,能夠增加藥效并減少藥物毒性,在此方面,中藥配方顆粒多有不足,存在制備工序繁多以及受熱時間長的缺陷,易影響藥物有效成分;但是中藥飲片需要分散包裝,無法保障衛生,并且有浪費現象,加之復核難、稱不準等,應用優勢被削弱,而中藥配方顆粒可進行特殊加工,所以能夠不煎煮便沖服,便于現代化管理。
綜上所述,基于中藥配方顆粒具有多重應用優勢,并且可從根本上保證中藥調配質量,所以中藥調劑管理更適宜于應用中藥配方顆粒。
參考文獻
[1] 李爽,宋千舲,袁梅.中藥調劑管理中中藥配方顆粒與中藥飲片應用效果比較[J].中國藥業,2018,27(24):117-119.
[2] 杲麗華.中藥配方顆粒和傳統中藥飲片調劑方式的應用對比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2):209-210.
[3] 潘黨勝.中藥配方顆粒與傳統飲片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18):91-92.
[4] 穆桂榮.中藥配方顆粒和傳統中藥飲片調劑方式的應用對比分析[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6(12):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