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鵬 黃莉華 吳江
【摘 要】當今時代,隨著科技水平的迅猛發展,人們對精神層面的追求越來越高。作為傳承千年的古村落,其傳承下來的精神文化、傳統習俗等都值得當代人去學習與借鑒。通過傳統村落文化展廳,是最直觀地將傳統村落文化的精髓展現出來最好的方法,可傳統技術展現方式太過單一,而將新技術融入文化傳統村落文化展廳,將古村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展現在參觀者的眼前,讓參觀者親身體驗到古村的千年歷史,讓人們更加重視并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待國家的傳統文化。
【關鍵詞】新技術;文化展廳;傳承;古村落
【中圖分類號】TU9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0)02-0138-02
1 研究背景
在我國,傳統村落文化展廳的設計是一個地區文化的縮影,所以其設計形式的好壞直接影響人們對該地區文化的認知。但是目前我國大多數的傳統村落文化展廳,都只是以傳統圖文的形式對傳統文化遺產進行展現,只能讓參觀者被動單一地閱覽,不能讓參觀者眼前一亮且印象深刻。新技術的應用,則可以吸引更多的參觀者走入傳統村落文化展廳去了解其傳統文化,并且可以讓參觀者一進入傳統村落文化展廳就有全新的體驗,游覽過程中參觀者與所展示內容進行互動接觸,使參觀者對傳統村落文化展廳內容了解更加深刻,既能讓參觀者對古文化有了初步認識,又能夠提升社會大眾對古文化的重視,能讓古文化在一個流量時代中得到發展和弘揚。
2 新技術的發展現狀
現在大多數的傳統村落文化展廳,還停留在將展覽物品擺置在展臺上讓游客觀賞,工作人員則會在旁進行重復的解說,但是人力與物力條件都有限,并且工作人員的解說也并非完美,這種形式不僅顯得十分單調無趣,并且十分浪費人力資源。如今的科技迅速發展,人們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展示方式大多還停留在通過平面圖畫展示產品,已經滿足不了當今時代人們的審美需求,于是漸漸開始融入新技術,利用現代科技,通過圖、文、聲、像、動畫、視頻等多媒體技術進行產品展示。
傳統村落文化展廳展品展覽方式都是以文字和圖片簡單概括的方式,將產品放置在展臺配上展板等,過于平面,這種展覽形式距今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這種靜態的展覽方式給予參展游客一種十分被動呆板的體驗,也缺乏與游客之間的互動。在其展覽效果上也呈現不出完美的效果,不能給予參展游客深刻的記憶。如今大多數傳統村落文化展廳采用的還是“展板+產品+解說員”的方式進行展覽,在傳統村落文化展廳展覽空間中,展板與展示的物品會占用過多的空間,影響了所展示產品信息的表達,只是單純地展示產品,在其展覽效果上與如今的方式比較顯得過于平庸。
3 新技術與傳統村落文化展廳
如今的傳統村落文化展廳運用最前端的技術進行排列整合,通過新技術來完美地詮釋所需要展覽的產品內容,改變傳統展覽的陳舊靜態展覽方式與傳統村落文化展廳布置,使參觀游客感受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參觀體驗。
運用在傳統村落文化展廳展覽的新技術越來越多,主要展示設備有電子數字沙盤、互動投影、混合現實、虛擬翻書、360度大屏幕等。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傳統村落文化展廳設計案例中融入了新技術。
新技術的運用,讓游客從視覺、聽覺等各個方面的感知上體會到完全不一樣的科技展館,與傳統的展館有本質的差別,最新的展覽方式也是以后展覽行業的發展方向。讓游客沉浸在漫游傳統村落文化展廳的世界之中,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所展覽的內容,更好地宣傳其產品,使其能被游客更加透徹地掌握展覽內容的含義。
4 上清古鎮傳統村落文化展廳設計
本文以上清古鎮道教文化的復興為例,將道教文化與新時代技術結合,展現在文化展廳。這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和設計思想,能將古時代文化與新時代技術融合,既能弘揚道教文化,又能創新展廳發展概念。
4.1 傳統村落文化展廳整體規劃
該傳統村落文化展廳整體約800 m2,設計風格以上清古鎮文化內涵為主基調,融入新技術的展現,讓游客能更全面地了解古鎮文化。
主要區域有古鎮歷史文化介紹區、道教文化介紹區、地質區等。傳統村落文化展廳的瀏覽路線,是從古鎮文化內涵開始向游客介紹,到一步步深入了解古鎮的地質特色,通過不同新技術的融入,如古鎮歷史介紹區的移動滑軌技術、道教文化介紹區的全息投影技術、地質區的虛擬主持人技術等,讓游客全方位了解上清古鎮上千年歷史底蘊。
4.2 新技術在傳統村落文化展廳中的應用
4.2.1 古鎮歷史文化介紹區
古鎮歷史文化介紹區使用互動滑軌屏技術,互動滑軌屏設備也被叫做滑軌電子櫥窗,是根據特別定制的屏幕滑行軌道與互動屏幕之間相結合,游客可以沿著屏幕軌道推動互動屏幕,屏幕種類多樣,可以根據需求特別定制,顯示屏畫面的播放,可以在大屏幕上點擊圖案畫面系統,系統隨手指的操作準確定位游客指令,進行屏幕擴大、收縮、旋轉等一系列的操作,并且還可以根據屏幕滑動與游客產生互動。
介紹區造型設計采用卷軸鋪開的造型,如一幅道教經文緩緩鋪開展現在游客的面前,該場景在運用新技術的同時,也融入了道教文化的元素,如八卦圖、背景經文等,使游客更能感受到古鎮的文化底蘊。
4.2.2 傳統村落文化展廳入口介紹區
古鎮傳統村落文化展廳入口介紹區,主題墻采用道教文化壁雕,壁雕展現當年古人建筑與煉丹場景,體現古鎮其獨有的文化底蘊,入口處一側運用虛擬現實技術,通過高清大屏與投顯設備結合,使游客可以進入一個虛擬世界,虛擬空間可以展現傳統村落文化展廳展示之外的內容,根據VR虛擬技術進行產品展覽,區別于傳統傳統村落文化展廳使用展板等平面方式展示,給游客帶來沉浸式的體驗,有體感交互、手勢觸控等多種交互方式,讓游客在了解產品信息的同時還能享受VR技術帶來的視聽感官盛宴。
4.2.3 道教文化介紹區
道教文化介紹區分為煉丹場景模擬區與虛擬翻書介紹區。煉丹爐場景區使用全息投影技術,全息投影技術在給游覽游客展現出幻象投影的同時,還可以與游客直接產生互動,使得其展現出來的場景栩栩如生、虛幻莫測。全息投影是通過實體模型、光影成像系統、造型燈光系統等組合而成,完美還原當年道教煉丹場景。
煉丹爐場景區采用書籍造型,內部采用全息技術,讓游客好似在將進入書本親身體會當年道教煉丹場景。翻書區的設計參考上清古鎮街道設計,在墻面加入了瀘溪河里的鵝卵石,大小不一排列,加上天師府城墻造型的融入,讓游客可以從不同角度感受到古鎮文化。
4.2.4 地質區
上清古鎮龍虎山擁有獨特的地質,其丹霞地貌從南到北,顯現成方山一石墻、石梁一峰叢、殘余峰林等地貌特征,可以完整的看出龍虎山丹霞地貌的演變經過,好似一本自然孕育的地質教科書。融入虛擬主持人技術,給游客更加深刻的介紹。
地質區的設計運用了道教中八卦的元素,吊頂的八卦圖案位于地質區核心部位,四周展柜圍繞八卦展開,與吊頂八卦燈飾相互呼應,讓游客全方位切身感受到道教文化的多樣性。
4.2.5 丹霞地貌介紹區
上清古鎮龍虎山作為我國經典的丹霞地貌區域,早在2007年就獲得“世界地質公園”的稱號。龍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發育在中國東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緣由晚白堊世陸相山麓洪—沖積扇塊狀紅色砂礫巖組成的丹霞山體。
丹霞地貌區域融入投影沙盤技術,投影沙盤完全區別于傳統沙盤,投影沙盤是在傳統沙盤模型的根基上增加了各種互聯網多媒體設備,例如動態投影等,完全顛覆了游客對于傳統沙盤的印象,是一次改革性的創新。新技術的加入讓沙盤仿佛“活”過來,其展示效果讓人耳目一新,展示內容令人印象深刻,讓游客對丹霞地貌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
參 考 文 獻
[1]徐齊帆,何雪鈺.道教文化孕育的上清古鎮[J].中外建筑,2010(4).
[2]高暢.數字媒體技術解決方案未來發展趨勢展望[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
[3]藍海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示與傳播——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展廳為例[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8(4).
[4]張桐.基于全景技術的內蒙古科技館虛擬物理展廳的開發與應用——以“探索與發現”展廳為例[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