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如
摘?要:電梯是便利生活的體現、是生活進步的展現,隨著電梯普及度越來越高,電梯的使用率逐漸上升,然而電梯在運行中極易發生各種危險事故,會損害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及社會穩定。因此對電梯實時監督是十分必要的,從而實現電梯運行的高效性,保證電梯在運行中暢通無阻。本文通過文獻分析法就電梯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對其監督管理提出對策并分析研究,以此提高電梯的安全性能,保證人們日常出行安全。
關鍵詞:電梯;安全隱患分析;監督管理;對策研究
電梯的安全隱患是電梯正常運行的潛在威脅,是降低電梯安全性能的主要問題。保證電梯的安全運行并及時監督,有效地排除電梯安全隱患,提升電梯運行過程中的安全性能,保證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本文就電梯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從監督管理方面提出對策并進行研究與闡述,保證電梯安全高效運行,從而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一、電梯的安全隱患分析
(一)電梯維護保養人員專業素質低
維護保養是電梯安全有序運行的重要保障,目前按照規定每部電梯每15天進行一次維保,然而維保工作存在較大風險、維保人員收入偏低,所以部分維保單位會聘用薪資較低、電梯維保經驗不足、專業程度不高的非專業人員。這樣雖解決了人手不足的境遇,卻無法保證電梯的安全運行,最終導致此行業工作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維保質量難以保證。以大連市為例,目前有電梯維保單位100余家,其中大部分經營規模較小,聘請的維保人員專業素質低,掌握的技術水平不能滿足實際需要。
(二)電梯監督管理的工程量大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電梯的使用量不斷攀升,且電梯使用年限也不斷增長,部分電梯的維保不到位,使得電梯故障頻發。電梯的監管過程較為復雜,既需要對電梯安裝人員、維保人員進行管理,又需要對投入使用的電梯進行管理。首先,電梯從業人員水平不一,不好統一管理,也沒有嚴格的管理規定,加大了市場監管部門的工作量。其次,市場監管部門電梯的管理工作量也是極大的,除日常的監督管理工作及新安裝電梯的審核、檢驗驗收外,還會開展電梯維保質量的專項檢查,并處理電梯的市民投訴舉報件。市場監管部門本身存在很多困難,如監管人員不足、執法經費吃緊等,繁重的工作量無疑給市場監管部門帶來新挑戰。
二、電梯監管的對策研究
(一)設置監理及開展第三方監管
監理是電梯安裝、維護過程中的監督管理人員,與各方負責人員共同配合,相互制約又彼此合作。應全面配備專業的監理人員,保證監督順利進行及工程質量。對監理的要求如下:首先,應取得國家認可的監理資格證才可上崗,并為防止舞弊等行為發生采取異地監理模式;其次,監理人員應按照相關法律開展工作,不得出現濫用職權、包庇等行為,保證電梯工程質量。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監理人員應對當下的新型設備進行了解,在檢查和維修過程中合理運用新型設備,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同時根據電梯運行的狀態制定不同的管理方式。
政府的監管過程中越來越多地運用第三方監管,從而提高政府的監管能力,保證監管工作順利進行。市場監管部門與第三方監管單位協同合作,建立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網絡信息平臺,強化特種設備管理和監管。根據安全風險程度對監管對象實行分級管理,形成特種設備分類、網格監管的模式,定期出臺行業監管風險分析報告,對檢查出的問題進行整改、處罰。2019年初,大連金普新區在東北地區率先將第三方監管引入包括電梯在內的特種設備監管中,發揮出第三方監管單位的專業水平和技術優勢,為監管工作提供有力技術支持。
(二)提高人員專業素質與責任意識
電梯監管工作十分重要,應適時提升從業人員和監管人員的思想認識和服務意識,從而提高服務質量。對于電梯從業人員責任心不夠強、業務水平偏低等問題,市場監管部門應提高從業人員準入標準,通過開展業務培訓、發放宣傳書籍手冊、運用微信群公眾號推送訊息,提高電梯從業人員的專業程度,從而提高電梯運行的質量水平。市場監管部門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法律開展工作,堅持遵守監督規范,保證監管過程中對質量的重視,否則監管的質量將不能保證。除此之外,對于監管過程中的人員管理需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工作,否則應當進行相應地處罰。即使相關的法律法規在操作上并非十分完善,但應尊重每個監督步驟,尊重每個環節,將工作做到最佳。通過開展執法業務培訓、思想教育培訓等,提高監管人員對工作的重視程度,提高監管人員的工作意識和工作責任心,從根本上保證監督的順利進行。
(三)建立多元共同監督電梯運行機制
建立多元主體對電梯運行、監管過程的監督機制,包括政府的監管、企業的自檢、群眾的配合及大眾媒體的宣傳報道等,使得監督參與者、監督角度更為全面,讓廣大群眾了解真實情況,履行其知情權與監督權,引導群眾對電梯相關情況進行有效監督,一旦出現各種問題及時匯報。通過開展講座、微信公眾號推送、發放手冊等方式向公眾傳授關于電梯相關的知識,強化公眾的電梯安全監督意識,發揮大眾的力量為電梯安全運行和監督出力,從而提高電梯安全工作的可持續性,保證電梯運行的高效與穩定。
三、結語
電梯作為日常出行的主要設施,在生活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出現問題應該及時解決,根據文章中提出的系列舉措,對于未來的電梯監督管理將會是理論性的指導,對于今后的建設改革將會是理論的參考,將實踐與理論進行結合,從根本上實現電梯運行安全高效的目標,從現實中提高電梯運行和監督的質量,多元結合、重重監督保障,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風尚。
參考文獻:
[1]肖德鐘.電梯的安全隱患原因及監督檢驗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8(24):135-136.
[2]伏喜斌,鄭祥盤,鐘舜聰,陳瑞品,黃學斌.老舊電梯安全隱患分析與保障措施[J].機電技術,2018(04):88-93.
[3]孔偉.我國電梯安全管理問題及監管對策研究[J].質量技術監督研究,2014(05):56-60.
[4]林屴.淺談電梯的安全隱患原因及監督檢驗對策[J].科技視界,2014(04):65-37.
[5]溫劍.電梯安全隱患因素分析及解決方案[J].技術與市場,2012,19(06):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