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憲宇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100多年前,正是青年發揚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而今天,高職學生是青年的一部分,有責任發揚新時代“五四精神”,用時代的使命和擔當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實現中國夢。本文在深入分析當前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現狀的基礎上,從“五四精神”的新時代內涵出發,采用融媒體構建校園文化建設,通過“三全育人”方式,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職學生,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動職業教育專業化、成熟化、規?;?。
關鍵詞:五四精神 高職 綜合素質
一、前言
高職學生綜合素質水平決定著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是高等學校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是弘揚和踐行“五四精神”必不可少的環節。目前高職院校生源中“00后”學生已成為生源主力軍,他們有著自己的個性和性格,需要使用更切合他們實際的培養模式。同時隨著高職院校改革的不斷深化,從2019年起高職院校大規模擴招100萬人,鼓勵更多應屆高中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職工和農民工等報考,高職生源結構發生變化,學生年齡、家庭情況、社會背景和知識結構等多方面差異需要職業院校在教育教學、管理服務、人才培養等方面作出相應的調整與轉變,這將是職業院校面臨的新課題,而新時代“五四精神”剛好契合目前這一狀況,因此研究“五四精神”引領下全面提升和培養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勢在必行。
二、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現狀
結合目前情況來看,現今大多數高職學生都是00后,有著不同于95后的成長背景,有著這個群體獨有的思想行為特點,因此在綜合素質方面也有著特有的個性和與眾不同之處,而且國內高職院校對于學生的培養,大多停留在對職業能力素養層面,僅僅是以工作為導向,培養學生掌握一項扎實的工作技能,相較國外院校,起步較慢,發展不夠全面,而且針對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研究相對較少。通過調查研究可知,目前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現狀大致如下:
1、思想道德素質:00后高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的整體還是比較陽光,很正能量的,樂觀積極,能夠堅決擁護黨和國家的領導,贊同國家的方針和政策,但是對于時事政治不是很關心,自我利益過重,缺乏誠信意識,大多數情況以自我為中心,希望獲得好的結果,但是缺乏付出的動力,容易寬容自己,降低道德標準。隨著擴招,生源類型和結構層次有著明顯的差異,尤其是百萬擴招背景下的生源,在思想行為上的自我約束能力不強,雖然思維活躍,但是比較松散。思想認識上的偏差,導致道德素質差距較大。大多數學生對于理論學習的熱情較高,但是學習的實際效果并不明顯。
2、科學文化素質:目前國家大環境下,??普猩浫」ぷ髟诒究浦螅噍^之下,錄取分數低,而且現在隨著招生模式的改革,很多高職院校為了保證生源的充足性,采取“單獨招生”模式,這使得很多學生不用參加高考即可獲取高職入學資格,因此大多數高職學生文化基礎薄弱,數學、英語還有專業課學習起來非常困難,選擇性逃避學不懂的專業課,不愿意鉆研,不愿意花時間解決問題,使得課程越來越多。又由于長期以來,高職生的職業能力和素養才是學校培養的側重面,很多時候會出現忽視科學文化素質培養的問題,與此同時隨著企業對于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不僅要求職業能力,更注重員工的綜合素質,因此有待進一步強化高職生的文化素質。在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過程中,師資力量相較于本科層次還是有差距的,文化教育能力還是有些不足,教學過程中,并未使用有效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加強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體能身心素質:高職院校教育偏向于“重智輕體”,體育課包括體育鍛煉作為邊緣化課程開展相關教育,學校在提高高職學生體能身心素質時,缺乏常態化的監督和反饋措施與機制,并未培養學生科學有效的體育鍛煉方式和理念,學生也較為缺乏科學鍛煉的觀念。同時由于互聯網的發展,學生更愿意沉浸在網絡的大千世界中,因為高職學生科學文化素質不是非常理想,對于學習的自信心一直不足,總是想通過游戲找到并彌補自己在學習上的空虛和差距,因此鍛煉較少,沉迷游戲,抗壓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出現心理障礙或問題。
4、美育:高職院校的大環境下,除了一些藝術類專業以外,其他課程的教育中缺乏美育教育,相關性較大的課程就是思政教育,但是教師課程中是否使用了,教師是否把審美理念滲透到教學全過程中,不好把控。而且高職學生整體審美素質不夠高,大多數學生有審美意識但是不知道怎么去以美示人,偶爾會出現一些奇裝異服或者談吐舉止異于常人的情況。高職學生在學校參與社團活動可以很好地鍛煉美育素質,但是這只能覆蓋一小部分有興趣愛好的學生,并不能保證每一位學生受到教育。
5、勞育:00后高職學生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自小父母的家庭教育缺少對于勞動觀念的教育,像溫室花朵一樣,在溺愛和呵護中成長,沒有形成良好的勞動觀念和意識。整體來說職業技能較強,動手能力不錯,但是勞動觀念和勞動技能素質有待加強,尤其是學生社會服務意識差,得失心重等,不愿意積極主動去參加公益志愿活動,總是以利益為驅動去做勞動、做服務,相較而言目的性不單純。
三、教育研究思路
綜上所述,針對上述問題,高職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研究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是一個新任務、新課題。本文以“五四精神”為引領,提出了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實現高職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的教育研究思路:
(1)提升德育素質:著力打通高職院?!叭恕弊詈笠还铮嫣岣邔W生思想道德品質。
將“五四精神”中的愛國主義貫穿其中,教育引導學生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通過建設課程思政,將在每一門課每一節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真正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將習近平系列講話精神、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積極向上的觀念貫穿于思政教學全過程,向學生傳授育人知識的同時實現了提升了德育素質。
通過易班平臺,搭建“易班工作站”,擬探索出“互聯網+易班+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動、開放、共享的一體化思政育人新路徑,易班是高校教育教學、生活服務、文化娛樂的綜合性互動社區,可以通過易班特有的功能和優勢,將學生吸引上易班平臺,并開展適合學生的思政教育,提升學生德育素質。
(2)智育:以“師徒制”方式,采用產教融合創新基地推進學生專業技能提升,將“五四精神”中的追求進步、開拓創新作為智育的核心,利用高職院校的優勢,以現代“師徒制”為培養方式,以“中興通訊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為載體,校企雙方明確各自的分工,采用雙師型的培養形式,各自發揮特有的優勢,共同培養學生,同時共同承擔教育風險,創新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學生具有雙重身份,同時受到兩種類型老師的教育,而且在學生內容上,采用“知識+技能”,是理論和實踐的有利結合和對接,提升學生專業技能水平。
(3)體育: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將“五四精神”中的練好本領、開拓奮進、增強素質作為載體,將健康第一的觀念落到實處,采用“一早帶三早”的方式,通過培養學生每天跑早操的好習慣,帶動學生主動吃早飯,主動上早自習,主動進行早讀。在平時的教育中,潛移默化的讓高職學生認識到體育以及體育課的重要性,同時采取一些具有有效監督和反饋機制的鍛煉方式,開展一些陽光體育活動及相關體育競賽,提供一些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熱度,變相帶動學生進行體育活動,參與鍛煉,進而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努力提升體育整體水平。
(4)美育:以“文化藝術團”建設為抓手,塑造學生高尚情操
將“五四精神”中的文化自信作為支撐點,以“文化藝術團”為抓手,實施文化自信中的美育教育,推進素質教育,提升學生的美育水平。文藝團秉承"關注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快樂"的宗旨,讓學生從網絡世界走出來,從自己的世界走出來,獲得幸福,獲得快樂。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公益活動和各種形式的文體活動,并將美學教育滲透到思想理論課和專業課程中,教育、引導、培養學生發現美、展現美,并散發美的魅力,通過美育教育塑造學生高尚的情操,熱愛美、熱愛自己、熱愛生活。
(5)勞育:打造金牌專業協會,引領社會服務發展
將“五四精神”中的永久奮斗貫穿始終,將小我融入到大我之中,打造金牌社團,社團設有專業指導教師,通過充實第二課堂,使學生更加獨立,加強勞動觀念和勞動技能素質,讓學生積極主動非目的性的參與勞動和社會服務,來增強創新服務意識。同時打造具有勞動教育特色的校園文化,設立相關的獎勵機制以及相關的勞動評價機制,對高職學生的勞動態度、勞動質量、勞動時長等進行相應的考核,使得勞動教育規范化制度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教育觀念,為自己、為學校、為社會貢獻力量。
四、總結
“五四精神”引領下的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對于高職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的研究以“五四精神”為引領,以“研究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體系”為主題,立足服務高職學生的成長成才,充分調動學生的“德智體美勞”育人全面發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職學生。后續我們還會繼續探索和研究“五四精神”引領下的高職學生綜合素質。
【基金項目】2019年陜西高校輔導員工作研究課題《“五四精神”引領下高職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2019FKT19)
參考文獻
[1]佚名.趙越,高職學生綜合素質現狀調查與提升對策探討——以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農學園藝系學生為例[J].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9, 21(3):51-54.
[2]張國名. 鐵路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的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中外企業家, 2018, 622(32):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