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潔 胡天
摘? ?要:隨著大眾媒體對軍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如何引導或創造條件使廣大官兵有能力科學、理性地接觸和使用媒介,成為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文章旨在探討美軍官兵媒介素養培訓的主要概況以及對我軍的啟示。
關鍵詞:美軍;媒介素養;培訓;啟示
美軍是世界上最早將軍事行動放置于新媒介環境中的軍隊,通過面向媒體的公關傳播策略,營造于己有利、對敵不利的軍事信息環境,從而提升戰斗力。美軍官兵的媒介素養培訓在近年來幾場媒體影響廣泛的著名戰事中功不可沒。了解美軍的做法有助于人們增強認識、判斷媒介內容的能力,從而形成一種特殊生態環境中獨特的行動力和戰斗力。
1? ? 美軍官兵媒介素養培訓的基本情況
1.1? 背景及目標
美軍媒介素養培訓的做法主要源于公關關系“全員公關”的概念,其影響力來自組織內所有的成員,都有義務承擔組織的公關關系傳播責任,為此需要具備基本的媒介素養。
美國陸軍網有一句口號:“每一個人都是潛在的軍方發言人”,這是對官兵媒介素養培訓目標非常形象的描述。其中最基本素養必須包含:了解媒體分類及不同媒體的運作模式;認識媒體監督社會、發布信息、塑造形象、娛樂大眾、服務社會、傳遞知識的傳播功用;遵守特定的受訪路徑和受訪程序,了解受訪權利和技巧;堅持信息公布宗旨,遵守信息自由法案(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FIA),開誠布公地讓媒體和公民了解進而理解美軍;謹記信息安全原則,遵守國防部信息準則(Principal of Information,DOD),嚴格把握說與不說的尺度。緊緊圍繞上述基本目標展開的培訓實踐操作性遠大于理論性。
1.2? 主要特點
1.2.1? 培訓人員資質專業
美軍負責媒介素養培訓的人員通常為公共事務職業軍官,并由公共事務專業士兵輔助完成。公共事務職業軍官一般均由國防信息學校提供初、高級的培訓,內容涵蓋公共事務、新聞學、視覺信息管理等,其負責向全軍輸送媒介培訓人員,并從專業的角度為全軍媒介素養培訓提供可行性意見、方案或手冊。
1.2.2? 培訓對象分類明確
美軍現行的媒介素養培訓,不同層次、不同類別有不一樣的培訓目標、時間和方式。最初主要面向高層領導、崇尚頂層設計,國防信息學校常年開設面向該層次的培訓班。海灣戰爭后,美國防部在每次軍事行動前都集中對準將以上指揮官進行媒介素養培訓,將媒介傳播概念植入指揮層,強化應對媒體特別是在信息行動中駕馭媒體的能力。在普通軍官層面一般始于少尉并貫穿整個職業生涯。由于媒體日漸看重普通軍人的感受和想法,故而從最初完全忽視士兵層面的培訓,到新世紀以來大為推廣。此外,美軍對士兵家屬的媒介素養培訓則是更多有應急的效果,“9·11”期間美軍就曾經下發過《軍隊家屬觸媒手冊》。
1.2.3? 培訓方式講求實效
美軍媒介素養培訓包括國防信息學校專家撰寫的手冊(handbook)、圖文并茂且通俗易懂的口袋書(pocket guide)、普及知識解答問題的調查問卷及隨堂答疑等形式。另外,公共事務專員還會組織官兵與真正記者進行小組討論,直觀地了解熟悉媒體記者,通過“模擬采訪”使受訓官兵體驗并掌握各種媒介不同的采訪風格和情境。另外,美軍還經常將其與軍事演習一體化實施,演習途中、休息間隙,公共事務專員都會假扮媒體記者進行突襲采訪。
1.3? 存在問題
從傳播和新聞學的專業角度分析,美軍的官兵媒介素養培訓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影響其整體效果發揮。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美軍媒介素養培訓其基本理念還是“對付媒體”,這凸顯了美軍對待媒體的一種“矛盾”和“防備”心理。此外,美軍開展的媒介素養培訓有速成班的味道,時間師資都很有限,內容又側重如何應對媒體訪問,縮小了媒介素養的范疇。
3? ? 對我軍媒介素養培訓的啟示
3.1? 提高官兵對媒介素養的重視程度
通過媒介素養培訓,可幫助我國軍官兵提高在媒介化的社會中認識、判斷和隨之應變能力,使廣大官兵真正成為媒介的主動駕馭者,而不是一味地充當被動接受的角色。可以說,一定的媒介素養是現代官兵任職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化戰爭中不可或缺的條件,也是軍人基本素質培訓的客觀需要。
3.2? 構建系統的媒介素養培訓體系和內容
由于媒介素養培訓對施訓者的專業知識要求較高,很多單位部門并未形成科學合理的培訓體系,內容也不太系統。美軍通過國防信息學校培養出大批公共事務職業軍官,具體負責軍隊內部各級人員的媒介素養培訓。我國軍隊也可以充分發揮軍隊院校和科研機構的作用,利用其教學積累、科研成果和師資力量,盡快開發出相關的特色教材以及其他培訓資源。并把對官兵媒介素養的培訓納入年度培訓計劃和基層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內。
3.3? 拓寬媒介素養培訓的途徑和模式
高級別軍官,可適當提高培訓的理論深度,聘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作專題輔導報告,組織應對媒體的模擬情境演練等;中、基層軍官,可組織學習新聞傳播基本知識,參與媒介信息討論,學習信息的制作和發布,培養其通過媒介表達觀點的意識和能力;青年戰士,圍繞他們感興趣的話題或熱點問題開展文藝演出、主題討論等活動,潛移默化地引導其學會批判性分析和了解媒介信息,自覺抵制不良內容和敵對宣傳的侵蝕,也可依托軍地聯合培養人才的方式,軍地融合、交流合作,把最先進、最前沿的教學科研力量用于骨干力量,特別是信息技術軍官的教育培訓上。
[參考文獻]
[1]林娟娟,李紅,李泰鵬.加強青年軍人媒介素養培訓芻議[J].繼續教育,2013(7):54-56.
[2]盛沛霖.沒有硝煙的戰爭[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
[3]金苗.美軍公共事務傳播研究[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