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筱桐 侯玉冰
[摘 要]針對校園超市傳統經營模式,采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校園超市所處的競爭環境,基于校園超市所面臨的線上線下雙重競爭,為提質增效,從降低配送時效及成本角度入手,采用重心法和節約里程法對配送中心的選址與配送路徑進行優化設計,旨在形成高校零售業規模效應,提高校園超市的管理與服務能力,與配送中心建立信息共享機制,便于對超市進行供應鏈管理,改善經營管理策略,提高商品周轉率,降低庫存及配送成本,提高校園超市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供應鏈上下游的共同盈利。
[關鍵詞]校園超市;重心法;節約里程法;選址;路徑優化
[中圖分類號] F2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2095-3283(2020)01-0081-04
Abstract: To examine the campus supermarket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of campus supermarkets using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To reduce the delivery time and cost and thus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ampus supermarkets management, centroid method and save-mileage method are adopted to optimize the design of distribution site selection and delivery path. Our purpose is to form the scale effect of university retail trade, improve th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ability of the campus supermarket, and establish the information sharing mechanism with the distribution center. In this way, it is convenient for the supermarket to conduc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o improve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commodity turnover, and to reduce inventory and delivery cost. As a result,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ampus supermarket will be gained as well as the mutual benefits for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of the supply chain.
Keywords: Campus Supermarket; Centroid Method; Save-Mileage Method; Site Selection; Path Optimization
隨著高校數量增加及規模不斷擴大,校園綜合超市以其產品種類多樣、購物便捷等優勢吸引了大批學生,但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校園超市傳統粗放式的經營模式仍存在一定的弊端,造成大量顧客流失。校園超市作為學?;A設施的一部分,改善經營管理模式,建立科學高效的運營和管理機制,提高綜合服務水平,不僅有利于增大校園超市的利潤空間,對于方便師生日常生活需求也有一定的重要意義。
部分學者針對校園超市的經營管理問題進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王海波(2016)在對國內外中小型超市管理信息系統的發展成果進行研究時發現,針對校園超市的需求特點、管理系統的功能及非功能需求,采用模塊化設計理念,可以實現校園超市的全面信息化管理,減少失誤,提高工作效率[1]。白宇航、王紅敏(2015)通過SWOT分析,針對華南農大校園超市的經營瓶頸問題提出了四個發展戰略,為我國其他高校的校園超市發展提供了參考[2]。金瀟寧(2018)通過對校園超市發展現狀的分析,提出運用重心法和節約里程法建立一個配送中心的發展戰略,幫助超市改善供應鏈管理,實現向信息共享型超市的轉型[3]。崔振宇(2014)將校園超市看作高校后勤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高校后勤部門應加大對校園超市衛生和安全的檢查力度[4]。肖翠云(2018)認為,不同于大多數校園超市采用的承包制,利用校園超市現有資源為大學生提供一個自主創業平臺,該模式克服了傳統經營模式所帶來的利潤空間狹小問題,在提高學生經濟收入和動手能力的同時,也開創了校園超市的創新經營新模式,為其他校園超市的發展提供了借鑒[5]。
本文首先運用“波特五力模型”對運城地區幾所高校內校園超市的外部競爭力量進行綜合分析,發現建立共享配送中心可以降低校園超市配送成本,提高貨物周轉率[6],因此合適的選址和高效的運輸路線就成為了校園超市降低成本和提高綜合競爭力的關鍵。
一、超市經營戰略決策
校園超市以其地理位置優勢擁有較為穩定的客戶群體,在封閉的環境中形成了相對壟斷的競爭地位。正因如此,使得校園超市即便產品質量不高、服務態度不佳、經營理念落后,也可擁有穩定的利潤收入。近些年來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線上超市對實體超市形成較大沖擊,校園超市逐漸無法充分滿足學生的消費需求?;诖?,本文通過“波特五力模型”對運城地區高校超市的發展戰略進行分析。
從進入壁壘來看,由于綜合超市商品通用性較強,專業性及特殊性較低,因此行政管理部門對開辦綜合超市的資格審核不會有過多干預;其次,開設百貨超市對投資金額的需求量相對較小,所以因資金制約所引起的經營問題可能性不大。總之,與其他行業相比,零售業進入壁壘低,校園外部同類型的競爭者較多;另一方面,由于學校特有的地理環境及相對有限的商家數量,使得外部商家難以入駐校區,在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校外零售給校園超市帶來的競爭壓力。
從現有競爭來看,校園超市面對的競爭者主要有兩類,分別是來自外部的百貨商店或綜合超市及來自校區內部的零售商店。由于校區內部的零售商店貨品種類較少,而且大多只經營零食及飲料等,無法滿足學生的全部需求,對校園超市威脅較小,因此校園超市面臨的主要競爭者是外部超市及百貨商店。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園超市傳統落后的經營模式及壟斷競爭特征下,外部超市所具有的優勢十分突出。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絕大部分學生更傾向于選擇校外超市購物,商品質量和價格成為首要挑選因素。另外,從學生對校園超市的評價來看,大多數問題集中在商品價格過高,種類不齊全,服務態度較差,甚至有陳貨存在等,而這些恰好是校外超市吸引顧客的地方。
從購買者的議價能力來看,一方面,由于校園超市所售商品明碼標價,以及超市銷售的特殊性,購買者沒有討價還價的習慣。另一方面,顧客去超市更看重超市購物的便捷性以及購物所帶來的愉悅感,加之對日常消費品的價格敏感度較低,因此購買者的議價能力不高。
從供應商的議價能力來看,超市的商品價格和盈利水平與供應商的議價能力直接掛鉤,具體表現在供應商可以通過提高商品要素價格或降低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來影響超市的獲利能力和產品競爭力[7]。隨著近些年我國各類商品制造商不斷增加,且提供產品品質相接近,為了增加自身的市場份額,商品制造商的競爭異常激烈,因此在進貨采購的議價方面,供應商議價能力較弱。但是隨著原材料成本增加,使得采購成本也隨之增加,這對超市來說也是一大挑戰。
從可替代產品來看,校園超市所經營的產品范圍廣泛,可以滿足高校學生對日常生活和學習的即時消費需求,但產品可選擇品牌種類有限,沒有對功能進行細致的區分,而線下實體店和線上網店不僅注重商品質量,更加注重顧客滿意度,可以為高校消費者提供相對質優價廉的產品和服務,在滿足消費者更多選擇的同時,使得消費者降低了對原有產品和服務的依賴,這恰恰對校園超市產生一種更大的威脅[8]。
針對校園超市所面臨的競爭壓力在不斷增加,從優化進貨采購角度入手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可以有效對抗來自外部競爭者的競爭壓力。因此,基于重心法及節約里程法,通過建立配送中心,對區域內高校超市進行供應鏈集中管理,采用信息共享系統,結合校園超市的現有優勢,以彌補其經營產品方面存在的不足,提高綜合競爭力,以達到提高經營效率的目的。
二、應用重心法和節約里程法進行選址與路徑優化設計
(一)整體設計思路架構
根據運城市鹽湖區的大學分布情況,本文選取五所大學,大致分布在兩個區域,在進行選址與路徑優化決策時,假設認為順路配送比單獨配送更節約成本,采用數學反證法來檢驗假設是否合理。首先提出順路配送能夠有效節約成本的假設,在運用重心法進行配送中心選址[9]的基礎上,采用節約里程法優化配送路線,驗證假設是否合理。
(二)重心法確定配送中心位置
鑒于選取的運城地區五所學校并不是均勻分布而是表現出一定的聚類現象,從圖1中可以看出,五所學校集中分布在兩個區域,采用精確重心法(運輸量重心法)進行單一設施選址即可,在選址時考慮現有設施間的距離和運輸的貨物量。結合運城五所大學實際數據,由于各供應點實際運輸費用基本相等,且采取順路配送方案,所以各點的需求量Wi取值為各所學校人數總和。五所學校分別為運城學院(2萬人)、運城師范高等??茖W校(0.65萬人)、運城護理職業學校(0.43萬人)、運城職業技術學院(0.74萬人)和山西水利職業技術學院(0.78萬人)。
以運城學院為原點,以千米為參照刻度,確定另外四所學校坐標位置,建立參照坐標系[10],如圖1所示,得出坐標位置。
(三)運用節約里程法檢驗假設
在初始配送中心選址基礎上運用節約里程法,目的是力求以最少的運輸車輛、最短運距及最低成本高效合理地完成配送任務[11]。
1.首先計算各超市之間的最短路徑。根據配送中心與學校以及五所學校間的相關距離,得出配送路線最短的距離矩陣,如表2所示。
2.進行節約里程的計算,即兩個學校之間的節約里程數為這兩所學校分別到配送中心的最短路徑之和減去兩所學校間的最短距離,根據表2中的數據,按公式△CAB=CPA+CPB-CAB求出相應的節約里程數[12]。
計算出的各學校間的節約里程數如表3所示。
4.形成初始解:按照單獨配送的方案,總共需要5輛貨車,總運輸里程約為5.33公里。
5.進行回路合并,得出優化后的運輸路線。根據表4可知,連接A—B、A—C、D—E、B—C及E—C點能最大程度節省運輸里程,雖然B—C之間也存在節約里程的空間,但是在實際運輸中,配送中心需要以左側三所學校中的一所作為初始運輸地,因此不連接B—C,最后組成的運輸路線圖如圖2所示。整條線路僅需1輛貨車,總運輸里程數約為2.72公里,最終路線如圖2所示。
至此,通過一系列的運算證明了先前提出假設,即順路配送比單獨配送更節約成本這一想法是正確的,也證明了配送中心的選址與路線規劃設計的合理性。
四、建立配送中心的可行性分析
(一)降低經營成本和產品價格
建立配送中心之后可以跳過多環節中間商,直接從生產商訂貨[13],而且配送中心將整個區域內相同種類貨品的訂單集中起來,可以引起生產制造企業對它的重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獲得價格上的折扣,而且訂單種類也可以增多,給超市可以帶來更低的成本和更多的商品種類。
(二)提升校園超市的管理服務質量
建立配送中心與校園超市之間的信息共享系統便于配送中心收集整理超市的消費數據,幫助超市進行高效快捷的管理,走專業的現代化超市管理之路,提高顧客對它的滿意度,增強自身的綜合競爭力、營業額和凈利潤。
(三)多方面增強校園超市的核心競爭力
校園超市雖然處于特殊的行政環境中,但是它可以借鑒普通超市的經營模式,學習其他超市的優點[14]。比如在商品供應方面,通過建立配送中心,校園超市可以建立起一套科學系統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從而在產品采購上節約成本,再結合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和穩定的消費群體,校園超市可以很快提高自身競爭力。
五、結論
隨著電子商務不斷成熟,高校學生網絡購物能力不斷提高,校園超市繼續采用的傳統粗放型管理經營方式已無法滿足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及種類不斷提高的要求,由此帶來高校校內超市的消費群體大量流失,利潤空間大幅縮減。本文采用“波特五力模型”對高校校內超市的外部競爭環境進行分析,發現校園超市產品更新速度慢,種類結構不均衡,價格較校外超市略貴是主要突出的問題。因此本文從產品供貨商的配送角度入手,提出建立運城市高校超市集中配送中心的戰略決策,并運用重心法和節約里程法進行選址與路徑優化,并對運城市五所高校校園超市進行集中配送的選址進行了分析和驗證。對同類型校園超市優化供應鏈管理,降低采購及運輸成本等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海波.高校校園超市管理系統的設計及實現[D].湖南大學,2016.
[2]白宇航,王紅敏.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超市發展戰略研究——以華南農業大學為例[J].現代商業,2015(24):23-24.
[3]金瀟寧.基于節約里程法和重心法的校園超市配送——以成都市郫都區為例[J].商場現代化,2018(6):34-37.
[4]崔振宇.高校超市經營管理實踐探討[J].中國職工教育,2014(12):54.
[5]肖翠云.教學企業運營與教學疊加機制的研究與實踐——以東莞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超市為例[J].職教通訊,2018(483):49-54.
[6]范磊.基于“云倉儲”的物流配送中心選址研究[C].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7.
[7]唐吉雄.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白象方便面競爭力提升研究[J].知識經濟,2019(506):81-82.
[8]王藝琳.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拼多多電商平臺競爭環境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55-56.
[9]吳家豪,余朋林.城市物流配送中心選址方法及應用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8(874):55-56.
[10]湯云峰.基于重心法和層次分析法的高校快遞智能柜選址布局問題研究[J].山東科學,2019(158):67-74.
[11]藺士文,楊金云,吳昊龍,張月,龔志成.基于節約里程法的物流配送低碳路徑優化[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41(4):80-82.
[12]薛菁,吳霞,梁子婧.節約里程法下悅客便利超市日用品配送的路徑優化[J].價值工程,2018,37(488):95-97.
[13]劉志賢.連鎖超市的物流配送模式[J].中國商論,2018(746):18-19.
[14]李生階.高校超市經營管理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4(2):20-21.
(責任編輯: 張彤彤 藍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