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響紅
【摘 要】??目的: 以臨床療效、生活質量為評價指標,探究在分析在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療中應用奧沙利鉑的同時,配合使用卡培他濱片的效果。 方法: 研究起止時間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錄入121例研究對象均為我院在該時間段內就診的晚期胃癌患者,研究期間設置2組,并分別命名為對照組(奧沙利鉑治療),觀察組(聯合卡培他濱片治療),遵循計算機表法完成分組處理,分別納入61例、60例。統計各組治療有效的總體情況、不良反應情況,并記錄各組生活質量評分。 結果: 對比治療有效的總體情況,各組數值中體現觀察組最高;對比不良反應情況,各組數值未見統計性區別,P>0.05;對比生活質量評分,觀察組分值均顯示最高,P<0.05。 結論: 在胃癌進入晚期階段,使用奧沙利鉑治療并配合卡培他濱片,可減少治療過程中出現的毒副反應,促進預后改善。
【關鍵詞】? 卡培他濱片;奧沙利鉑;晚期胃癌;應用效果;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5-081-02
作為我國境域內多發性惡性腫瘤之一,胃癌以胃粘膜上皮為腫瘤生長起點,發病率是所有惡性腫瘤中的最高位,多由飲食不當、幽門桿菌感染等引發。總結大量相關資料可知 [1] ,50歲以上的男性群體是胃癌的高發人群,且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年輕群體也開始受到胃癌的侵害。由于胃癌早期病癥表現與胃潰瘍、胃炎等相似,缺乏明顯特異性,很難引起患者的重視,因此,在發現時,通常已經進入中晚期。針對于胃癌晚期患者,目前主要選擇放化療方式控制癌細胞向其它部位轉移,其中化療是最主要的手段。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提高晚期胃癌化療效果角度,對我院接診的121例患者開展研究,對比聯合藥物的治療效果,如下為具體研究總結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線資料
以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為研究起始時間,錄入121例因晚期胃癌在我院就診的患者,以計算機表法為分組前提,處理得出對照組納入61例,觀察組納入60例。各組各項資料比較,P>0.05為最終結果。其中,納入對照組的患者中男性與女性分別為40例、21例;中間年齡值(52.01±2.14)歲,年齡值中最大與最小分別78歲、43歲。納入觀察組的患者中男性與女性分別為44例、16例;中間年齡值(52.36±1.97)歲,年齡值中最大與最小分別80歲、41歲。
1.2 入組標準
(1)納入標準:納入前接受病理學檢查,確認腫瘤存在;根據病理結果進行分期,確認已經達到Ⅱ期、Ⅲ期 [2] ;接受手術治療;本人、家屬清楚研究內容,簽訂參與協議。
(2)排除標準:精神處于模糊狀態;不能聽從安排;內臟功能不全者;藥物使用禁忌癥;有其它惡性腫瘤病史。
1.3 方法
對照組接受奧沙利鉑治療,依據患者體表面積確定每次用藥量,標準為130mg/m 2,每次臨用前選擇5%的葡萄糖注射液,用量在250~500ml之前,控制單次滴注時間在2~6h,每周用藥1次。
以上述為基礎開展治療的同時,觀察組每日同服2次卡培他濱片,依據患者體表面積確定單次用藥量,標準為1250mg/m 2,單日計量2500mg/m 2,以21天為1個療程,每個療程的規律為連續服用14天,停7天。
1.4 觀察指標
統計各組治療有效的總體情況、不良反應情況,同時依據記錄的生活質量評分確認遠近期療效。
(1)治療有效的總體情況。未見腫瘤體現在影像學檢查結果中,癥狀表現1月內未再見,即完全緩解;瘤體在影像學顯示中體積減小至治療前的50%,30天內該情況穩定,即部分緩解;影像學檢查結果、各種臨床表現,未出現向著良好或者惡化的趨勢改變,即穩定;影響學檢查結果顯示,瘤體有增大趨勢、胃痛等癥狀加重,即進展 [3] 。
(2)不良反應。白細胞檢查、轉氨酶升高等。
(3)生活質量評分。采用GQOL量表評價,分值高代表質量優,二者存在正向關系。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全部錄入SPSS17.0系統,x 2檢驗計數資料(治療有效的總體情況、不良反應情況),結果表現(%),t檢驗計量資料(生活質量評分),結果表現(x ±s),若P<0.05,分析存在統計價值。
2 結果
2.1 治療有效的總體情況
如表1。觀察組穩定與進展各1例,統計總有效58例,對照組10例穩定,6例進展,統計總有效45例,觀察組計算得出總有效率與對照組相比前者更高,P<0.05。
2.2 不良反應情況 如表2。各組數值相比區別未見明顯體現,P>0.05。
2.3 生活質量評分 如表3。各項分值相比,觀察組均體現更高,P<0.05。
3 討論
胃癌是一種會對其它內臟器官造成侵害的惡性腫瘤,若不能采取有效手段對病情的發展加以控制,腫瘤會向著其它組織轉移,進一步危害患者的健康 [4] 。從CT檢查結果(如圖一)上來看,胃癌患者在胃小彎處會出現向腔內突出的軟組織硬塊,腫瘤生長方向也向著腔內進行。進入晚期的胃癌患者身體各項機能下降,耐受力低,已經不適合接受有創性治療,采取化療措施最合適不過 [5] 。
圖一 胃癌的CT檢查結果
奧沙利鉑是繼第一代、第二代鉑類抗癌藥物后生產的第三代類藥物,將順鉑氨基用1,2-二氨環己烷基團代替。立足于藥物作用原理而言,藥物成分進入到患者體內后,靶作用位置為癌細胞的脫氧核糖核酸,藥物中的鉑原子通過聯結、交叉DNA,起到有效的拮抗作用,減少其復制、轉錄的可能性,達到治療效果。卡培他濱片以卡培他濱為主要成分,可以將腫瘤細胞代謝的5-氟-2-脫氧尿苷酸單磷酸、葉酸協同因子N 5, 10 -亞甲基四氫葉酸、胸苷酸合成酶結合形成共價結合的三重復合物 [6] 。三重復合物的形成能對胸核苷酸的形成產生抑制,從而減少DNA的合成而達到治療效果。在晚期胃癌治療中,該藥物已經成為不適合手術治療患者的首選藥物 [7] 。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比治療有效的總體情況,各組數值中體現觀察組最高;對比不良反應情況,各組數值未見統計性區別,P>0.05;對比生活質量評分,觀察組分值均顯示最高,P<0.05。
通過總結以上內容可知,在晚期胃癌的治療中,以奧沙利鉑為基礎治療方案,同時配合卡培他濱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毒副作用加重,對遠近期的療效提高也有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慧,劉佩.紫杉醇脂質體聯合奧沙利鉑、替加氟治療晚期胃癌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17):50-51.
[2] 李雯,杜雅冰,馮堃, 等.養正消積膠囊聯合心理干預治療胃癌晚期療效及對患者生活質量、情緒的影響[J].陜西中醫,2019,40(6):722-725.
[3] 薛向生.替吉奧聯合奧沙利鉑治療老年晚期胃癌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刊,2015,42(8):30-31.
[4] 鄧峰,張茹虎,朱磊.奧沙利鉑聯合卡培他濱對中晚期胃癌患者術后化療的療效及對血清CA125、CEA、TPS、CYFRA21-1、CA19-9及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22(17):2011-2014,2018.
[5] 張華洲,宋濤.卡培他濱聯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療效[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7,32(8):894-895.
[6] 郭彥偉,時沛,陳小兵, 等.替吉奧或卡培他濱聯合奧沙利鉑治療晚期胃癌效果比較[J].腫瘤研究與臨床,2015(7):442-444.
[7] 崔敬敬,高吉俊,張黎娟.卡培他濱與奧沙利鉑聯合治療晚期胃癌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6,16(5):585-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