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羅


【摘 要】??目的: 研究外科護理教學中“互聯網+”模式教學的應用。 方法: 選取外科大專學生98人,隨機將其劃分為兩組,分別為對照組、觀察組各49人。對照組采用的教學模式是傳統教學,觀察組采用“互聯網+”模式教學,觀察比較兩組學生的出科理論考核成績與實踐技能操作考核成績及教學滿意度。 結果: 觀察組學生的理論考核成績與實踐技能操作考核成績及教學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討論: “互聯網+”模式教學應用于外科護理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論考核成績與實踐技能操作考核成績及教學滿意度,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外科護理;“互聯網+”模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R969.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5-210-02
護理學專業教育中臨床實習尤為重要,是學生應用理論知識進行實踐的一個探索過程。傳統的外科護理教學相對而言比較形式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 。這就需要教學模式的轉變,“互聯網+”教育模式的誕生,方便師生之間的交流。目前,護理教學領域雖然已經對這種新型教育模式展開應用,但是仍處于探索階段,本研究主要就外科護理教學中“互聯網+”模式教學的應用展開探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8年3月-2019年3月進入我院學習的外科學生98人,隨機劃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9人。對照組男10人,女39人;年齡18~24歲,平均(18.3±2.1)歲。理論成績為61-85分,平均理論成績為(59.5±5.2)分。操作成績為62-89分,平均理論成績為(62.5±4.5)分;觀察組男9人,女40人。年齡18~23歲,平均(18.1±3.2)歲。理論成績為62-86分,平均理論成績為(58.9±5.1)分,操作成績為61-89分,平均理論成績為(61.9±4.6)分;兩組學生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對比。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運用傳統教學方法:(1)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復習舊知識的基礎上講解新知識,考核評價。(2)講解技能操作知識,學習標準技能操作的視頻,教師對操作的動作進行演示,引導學生實踐操作,做好考核評價。
1.2.2 觀察組
(1)教師先將外科護理中的相關學習視頻放在網絡上,讓學生觀看學習教師指定的視頻,學生按教師要求完成學習任務;(2)學生對照視頻內容進行學習,在線完成有關測試。(3)教師通過微信、QQ群與學生展開討論,解決學生在“互聯網+”模式中遇到的問題,分析學生的學習動態,做到因材施教。(4)利用“互聯網+”模式授課之前,教師立足課程實際內容,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在課前展開學習,及時查閱相關文獻以及雜志。(5)教師利用課堂講述有關課程的實際內容,與學生之間積極展開討論,引導學生利用“互聯網+”網絡資源展開學習,有效獲取資源,加強自身處理和分析數據的綜合能力。(6)要求學生在課前反復對網絡平臺中的實訓操作視頻進行觀看,掌握具體的操作規范后再進入實訓練習。
1.3 觀察指標
(1)出科理論考核內容主要包括外科臨床護理教學知識以及日常講課的知識點;實踐技能操作考核是普通外科常見的臨床實踐操作。滿分100分。(2)調查教學滿意度,自行設計學生對教師教學滿意度的調查問卷,內容主要有一般資料、教學方法、是否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是否獲取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否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是否可以有效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是否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滿意度調查問卷總分為100分,>90分為滿意,80-89分評定基本滿意,<80分評定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x ±s)、計數資料行t檢驗、x 2檢驗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理論與技能操作考核成績比較
出科時觀察組學生理論考核成績、實踐技能操作成績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對比教學滿意度 觀察組學生對教學滿意度評價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3.1 “互聯網+”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傳統模式下的護理教育主要是由教師將患者的護理問題講述出來,提出必要的護理措施,忽視了探索式提問的一個過程,學生往往是接受灌輸式的教育。“互聯網+”教學模式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享受的過程,可以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探索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實現實踐與理論的互相結合,真正意義上掌握外科護理知識 [2] 。上文研究顯示,觀察組學生的出科理論考核成績與實踐技能操作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隨時隨地尋求教師,及時與教師、同學探索疑難問題,嘗試教育理念的改善,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3.2 “互聯網+”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
本文研究得出:觀察組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互聯網+”教學模式對于教師來說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學習,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真正實現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有效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發揮因材施教的作用。師生還可以實現線上線下討論,學生可以有效體驗到教師的關心和指導,可以提高學生對教師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互聯網+”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對網絡教學的滿意度,給學生的自主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查道德, 楊愛紅. 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 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 2018, 4(6):180-182.
[2] 陳忻. 我國外科護理教學理論及方法的研究進展[J]. 廣東蠶業, 2017, 51(7):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