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續恒
【摘 要】?隨著國家出生率增加,兒童健康問題也逐漸受到關注,許多兒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出生后表現出腦性癱瘓的情況,導致兒童的精神發育、智力發育、語言、社交等受阻,甚至出現智力低下、社會適應能力低的情況,非常不利于兒童的健康成長,對于家庭和睦、社會和諧,許多兒童的身心健康也可能因此受到影響,因此,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幫助腦癱患兒改善病情,促進兒童的精神發育,本次研究即針對多位學者的研究進行綜述,總結小兒腦癱的治療措施,分析新bobath療法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 新bobath;小兒腦癱;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42.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5-282-01
腦癱是由于發育中胎兒或嬰腦的非進行性損傷所致的以持續性運動和姿勢發育異常、活動受限為特點的一組綜合征,其核心表現為運動發育落后及姿勢發育異常 [1] 。臨床上除了通過藥物幫助患兒進行康復外,也通過神經發育療法的方法來促進患兒綜合能力的提高 [2] 。小兒腦癱通常是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響,患者的癥狀主要表現為智力低下、精神發育不全,此病不僅會對患者的智力產生影響,還容易導致患者出現語言障礙、行為障礙等情況,對于兒童的健康成長是非常不利的,也會增加患兒家庭的壓力,需要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方案幫助兒童改善病情。
1 小兒腦癱的危害
腦癱是臨床常見疾病,腦癱中,最為多見的類型是痙攣型腦性癱瘓,患者主要為雙下肢癱、四肢癱、偏癱等 [3] ,腦癱不僅會對患者的肢體功能造成影響,還可能導致患者出現智能缺損、痙攣發作的情況,進而導致許多患兒的平衡功能較差 [5] ,日常生活中保持平衡也較為困難,步態等也受到影響,對于患者的健康成長和心理都是不利的。
2 小兒腦癱的治療
2.1 新bobath療法
(1)上肢訓練。①指導患兒向健側側臥,將雙腿彎曲,向前伸直雙手,用力往前推;②托起患兒患側手臂,讓患兒保持肘關節伸展并朝外側推開,治療人員將患兒手臂推回;③在對患兒進行上述訓練時,將患兒的的拇指、頸部、脊柱、肩胛帶作為控制患兒反射性行為的關鍵點;(2)下肢訓練。①保持患兒膝關節內收,輔助患兒將患腿跨放于健腿上,緩慢控制條件下將下肢釋放,達到前傾骨盆的目的;②讓患兒彎曲雙腿坐立,保證雙腳不離地的前提下,進行下肢各關節的控制訓練;③讓患兒坐立,先讓雙腳著地,然后慢慢進行彎腿,將雙腿抬起;④讓患兒保持仰臥,將雙腿彎曲,然后實施行走、踝關節彎曲等訓練。
2.2 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酯鈉的使用
腦癱疾病給患兒帶來的傷害較大,致病因素與遺傳、腦部損傷、缺氧、圍生期異常等方面相關,此病在男性群體更多,尤其是在農村地區,許多孕產婦在孕期沒有積極進行孕檢,導致精神發育遲緩患兒的發生率增加。患兒在患病后,言語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運動能力等,患兒出現軀體癥狀,尤其是在運動方面,運動麻痹,并且伴隨有肌張力亢進等癥狀的出現,嚴重影響患兒日常活動。學者劉洪俊在《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酯鈉聯合Bobath療法治療小兒痙攣型腦癱的效果觀察》中發現 [4] ,對腦癱患兒,采取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酯鈉聯合Bobath療法,可以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酯鈉能夠針對小而腦部異常放電的情況,緩解神經不適。并且Bobath療法能夠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比如通過對患兒進行提問等方式,對患兒的視覺、聽覺等方面進行刺激,讓患兒能夠配合醫生去進行思考,并引導患兒多進行行走、站立等,幫助患兒改善精神運動發育遲緩的情況,形成良好的姿勢反射,有益于患兒病情的控制。
2.3 痙攣型腦癱患兒的治療
研究發現,腦性癱瘓的患兒,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可能出現神經痙攣的情況,有的患兒出現癇樣放電,具有較高危險性,應注意避免患兒出現癲癇的情況,痙攣型腦癱患兒的腦部出現癇樣放電,對患者的腦部神經造成刺激,一旦出現癲癇的癥狀,患兒往往會全身肌肉抽取并伴隨意識喪失,危害較大。因此,對患兒開展針對性的治療工作非常重要,盡可能降低癲癇的發生率。學者高慧婷,徐守宇在《劉氏小兒推拿法聯合現代康復法在痙攣型小兒腦癱治療中的效果分析》一文中 [5] , 對60例痙攣型腦性癱瘓患兒進行實驗觀察,通過腦電圖檢查,了解痙攣型腦癱患兒的腦部癇樣放電相關情況,然后給予患兒抗癲癇藥物來進行治療,使用丙戊酸鈉片,并且在治療過程中監測血藥濃度的,避免患兒出現不良反應,對患兒進行劉氏小兒推拿法聯合現代康復法治療,劉氏小兒推拿法能幫助患兒很好的緩解痙攣,減輕病痛。根據最終觀察的結果,采取了針對性治療措施后,患兒的認知功能、運動功能均得到顯著改善,癲癇的發生率也較低,臨床應用的效果較好。
3 討論
近年來,小兒腦癱的發生率越來越高,不僅對患兒的身體、心理、成長、學習等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還可能對患兒的家庭和睦、社會穩定產生影響。小兒腦癱讓許多患兒不能很好的適應社會,并且還容易出現智力低下、社交能力差的情況,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非常重要。新bobath療法是一種一種常用于腦癱患兒的神經發育療法,其通過提高患兒的平衡反應及反射能力,來達到促進患兒神經發育的目的,有益于患兒病情控制。在本次研究中,接受了新bobath療法的腦癱患兒的治療效果顯著更佳。
綜上所述,對于小兒腦癱的治療來說,新bobath療法的使用有著較好的效果,因此,有著較高的臨床推廣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銀蘭,郭家塨,蘇燕軍.益腎通督針法結合Bobath療法治療小兒腦癱的臨床分析[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8,9(24):9-11.
[2] 閆瑾,郭旭升,王紅梅,等.穴位注射聯合Bobath康復訓練治療痙攣型小兒腦癱34例[J].中醫研究,2018,31(09):43-45.
[3] 田萬林,宋艷東.按摩、功能訓練、針灸結合Bobath球訓練治療小兒腦癱的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89):119.
[4] 劉洪俊.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苷酯鈉聯合Bobath療法治療小兒痙攣型腦癱的效果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18):3384-3385.
[5] 高慧婷,徐守宇.劉氏小兒推拿法聯合現代康復法在痙攣型小兒腦癱治療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04):46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