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花
摘 要:事業單位作為國家建立的服務性組織,更加強調單位內部的資產管理,有義務將單位內部的國有資產進行妥善管理,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本文結合實際情況,分析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應對措施。
關鍵詞:事業單位? 國有資產管理? 問題? 應對措施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國家對于社會服務體系結構的建立越來越完善,國家給予事業單位的投資款項增多,單位內部的國有資產比例也在逐漸擴大。因此,加劇了事業單位管理國有資產的難度。在此基礎上,事業單位應該從根本上對管理體制進行整改,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科學合理的對管理體制進行完善,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監管力度。
一、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正確的國有資產管理意識
由于事業單位屬于服務性、非營利性機構,單位內部所有資產都是經國家審批下撥,這種特殊性質導致事業單位內部對資產應用及管理過程中,缺乏責任感,一味向上級申請財政撥款,進行資產購入,對于單位內部現有資產數量并沒有準確的記錄,導致單位內部資產明細混亂、不清晰。另外,由于取得資金較容易,所以事業單位沒有財務管理的意識,對于自身資產狀況不了解,日復一日,事業單位對于資產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無法找到開展資產管理的頭緒。
(二)國有資產管理機制不健全
由于事業單位內部的資產大多由國家提供。因此,事業單位內部缺乏對資產管理的預算工作,資金無法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在進行會計盤點工作時,往往是采用收付實現制的方式,從而導致事業單位進行資產采購時,對于單位內部資產狀況不明確,促使資產被重復購入,大大降低了事業單位資產的使用率。正是因為管理制度不完善,對資產使用的任意性,注重單位表面工作,慣性鋪張浪費,最終出現大量國有資產被閑置的現象。
(三)管理制度執行力度不夠
事業單位的特殊性質使得單位內部人員缺乏對資產管理的意識,而且單位內部管理松散不嚴密,各部門之間聯系不密切,工作中配合不默契,各部門之間的財務狀況反應不明確,嚴重影響單位內部資產管理的開展工作。第一,單位內部資產管理人員由于缺乏資產管理意識,對單位內部現有資產數量和種類沒有進行全面了解和記錄,財務人員也沒有對單位資產的使用狀況進行分析和了解。第二,在資產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缺乏責任感,為了節省時間,在資產的購入和使用過程中,沒有按照規范的流程對資產進行記錄整理,從而出現了賬目與實際不符的現象。這種現象直接影響事業單位的資產混亂,還會間接給予不法分子投機取巧的機會,最終導致事業單位出現嚴重的經濟損失。
二、強化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轉變不適當的認識
事業單位內部國有資產的有效管理決定著事業單位的長久發展。因此,需要從根本上改善單位內部管理人員的思想,將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宣傳到單位每一個人身上,加強單位人員責任心的培養,杜絕對國有資產的惡意浪費,真正意識到國有資產對事業單位的價值。從自身做起,養成合理使用資產的好習慣。
(二)促進機制的完善
完善的資產管理制度才能夠真正有效的對單位內部資產進行明確管理。擁有一套科學、系統的管理機制,從源頭著手,層層剖析,從而及時修補原有制度中存在的漏洞,進一步強化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優化單位內部國有資源,加強國有資產使用率。在實際監管過程中,注重監管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避免形式主義。
(三)引進信息化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信息技術融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事業單位也應該跟隨時代腳步,將信息技術融入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建立相關的國有資產信息庫,從而確保管理過程的便捷性、準確性和高效性。促進了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從而優化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體系。
三、結束語
事業單位內部資產管理是一項系統、全面的管理過程,因此,在管理過程中對人員素質要求較高,需要單位產生重視。雖然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會因各種因素對資產管理產生影響,從而阻礙事業單位對資產進行管理。但是,我們不應放棄,應該越挫越勇,敢于創新和突破,實現對國有資產管理的水平提升。總之,提高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勢在必行,不僅能夠充分確保我國事業單位內部國有資產的安全,還能夠提升單位國有資產的利用率,從而促進我國事業單位的長期發展。
參考文獻:
[1]雷晴.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中國經貿,2017,0(14).
[2]文燕.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探析[J].中國市場,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