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鈴
摘要:舞蹈是高校教學的重要內容,要想學好舞蹈知識,需要學生具備豐富的情感,具有較強的情感表現力,這樣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才會更加得心應手。可以說,情感表現力是舞蹈的核心與靈魂,沒有情感表現力的舞蹈很難給人們情感上的共鳴。本文在深入分析高校舞蹈教學特點以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較為詳細的闡述了通過美學力量,提高學生情感表現力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美學力量;高校:舞蹈教學;情感表現力;路徑
中圖分類號:J70-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20) 03-0226-02
一、引言
在高校的舞蹈教學中,教師一直沿用傳統的教學形式,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傳統的舞蹈教學形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教師對于學生情感表現力的培養也不夠重視,因此高校舞蹈教學質量不高。但是情感表現力是學生舞蹈學習過程中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對于高校舞蹈教學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對于高校舞蹈教師來說,應該積極創新教學形式,充分發揮美學的力量,將情感表現力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舞蹈學習的實效性,彌補舞蹈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和缺陷,有效提高高校舞蹈教學的整體質量。
二、提高學生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的情感表現力的重要性
(一)為學生全方位發展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
隨著教育觀念的更新和發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和學習效果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對于正處于學習關鍵階段的學生來說,應該積極學習各個學科的知識內容,不能有明顯的偏科現象,這樣才能做到全方位發展,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①。但是由于在傳統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下,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是各不相同的,同時每個學生的學習偏好也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加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權衡,因此很多情況下,舞蹈學科就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整體教學質量滿足不了教育發展的實際需要。在高校舞蹈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情感表現力,可以將全新的教育理念引入到高校舞蹈教學之中,幫助高校舞蹈教學體現出更強的時代性特征,同時可以幫助很多學生補足學習過程中的短板,為學生全方位發展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二)有利于解決影響高校舞蹈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問題
在倡導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背景下,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提升都應該是教育過程中應該重點考慮的內容。從教育發展的歷程來看,舞蹈教育在我國已經有很長時間的發展歷史,因此也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教學形式和教育理念,教學模式也逐漸趨于完善和標準化。但是隨著教育的不斷更新和發展,這種在傳統觀念下形成的舞蹈教學模式已經不符合教育發展和學生學習的實際要求。同時很多教師對于舞蹈學科的認識不到位,教學過程中存在著明顯的教育傾向性。在高校舞蹈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情感表現力,有效解決了影響教學質量提升的主要障礙,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理解舞蹈內容,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傳統的高校舞蹈教學變得更加高效,內容更加豐富,提高了高校舞蹈教學的整體質量。
(三)可以有效提升高校舞蹈教學的針對性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基本知識點和綜合素質都是不容忽視的關鍵部分,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積極探索和改進教學模式,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相應知識內容。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到來自外界的種種限制和影響,所以在平時的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教學環境給予一定的重視,結合學生的實際成長和發展需求,綜合考慮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變化,強化學生情感表現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外界情感刺激。在高校舞蹈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情感表現力,恰恰符合當前的高校舞蹈教育發展趨勢,在培養學生情感表現力,活躍課堂教學氣氛過程中都發揮著十分積極的作用,這是當前教育發展的實際需要,同時也是發揮美學力量提高高校舞蹈教學質量過程中一個行之有效的路徑。
三、在高校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情感表現力過程中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注重高校舞蹈教學的創新性
從當前的高校舞蹈教學實際情況來看,按部就班的單一教學形式幾乎貫穿于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具有較強的被動性,學習也大多是出于完成教師布置的教學任務,缺乏自主性和獨立性②。在這樣的教學形式下,如果學習內容難度較大,學生學習的信心就會受到較大的影響,并且還會有一部分學生出現厭學情緒,這對于學生舞蹈能力的培養和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高校舞蹈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表現力的時候,教師應該積極發揮美學力量,遵循創新性的教學原則,能夠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要求,不斷創新和改進教學形式,融入學生感興趣的東西,讓高校舞蹈教學富于變化,給學生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這也是提高高校舞蹈教學質量的基礎條件。
(二)發揮學生在學習舞蹈過程中的獨立性
對于學生來說,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具備較強的獨立性,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之下獨立自主的完成對于知識的學習和探索,擁有一定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如果學生一直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在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就會在思想上形成較強的惰性,對于教師的依賴程度較高,這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以及情感表現力的培養都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高校舞蹈教學實踐中,每個學生的思想和觀點都會由于學習背景和理解方式的不同而呈現出一定差異,因此在觀點和想法方面也很難達成一致。教師應該重點關注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不能將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強加到學生身上,鼓勵學生有不一樣的觀點和想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的思考相關知識,強化個體感知,多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讓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提高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獨立性,培養良好的情感表現力。
(三)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一直以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都是教學實踐中比較重要的問題。但是在傳統教學理念之下,受到教學環境和考試評價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逐漸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為主體的教學形式,并且這種教學形式已經存在和發展了相當長的時間③。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是按照教師的思路和想法進行學習活動的.只要按照教師的流程進行,就可以在考試之中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但是在當前的教育發展趨勢下,必須扭轉這種傳統的教育觀念,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下以教師為主體、以理論知識傳遞為目標的陳舊教學觀念,逐漸將教學變成以學生為主體,以綜合素質發展為目標的現代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模式的調整和教學計劃的制定,明確教師引導者和組織者的教學地位,讓學生在不斷發展和創造的過程中完成對于舞蹈的學習。
四、提高學生在高校舞蹈教學中情感表現力的有效路徑
(一)強化舞蹈教學認知,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教學本身是一門藝術,是一門應該認真研究的學問。從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不同教師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學效果也是各不相同的。同時,在運用各種全新教學形式的時候,也需要教師具有較為先進的教育理念。所以要想保證情感表現力在高校舞蹈教學中起到應有的教育作用,教師就需要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具備良好的學習意識,積極接受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斷學習情感表現力的相關內容,深入了解全新教學方式的內涵,不斷豐富和提升自己。不能一味的故步自封,要具備良好的教學創新意識,善于運用靈活多變的舞蹈教學形式,對舞蹈教學內容進行優化調整,提高學生對于知識的感受、表現以及創造能力④。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對教學充滿熱愛,能夠對學生傾注自己的心血,將教學作為自己終生的事業。對于學生情感表現力提升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教師應該及時進行反思和總結,深入分析問題背后的原因,以及在發揮美學力量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阻礙,然后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實施方案,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在保證自身教育素質不斷提升的同時,促進高校學生情感表現力不斷提升。
(二)提高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
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由于成長經歷和學習方式存在著較大的差別,因此學生的整體素質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具體到高校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既要保證教學方式符合學生的整體學習特點,又要充分關注到每一個學生,在實際培養學生情感表現力的時候,注重觀察學生的個性和共性差別,然后以此為基礎,進行教學目標的制定和教學方式的優化。也就是說,在高校舞蹈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全局意識,在培養學生情感表現力的時候,能夠將各個教學環節串聯起來,將課堂教學活動構建成一個有機整體,讓學生真正走進教師營造的教學情境之中,強化每個學生的情感體驗,更好的感受學習舞蹈的樂趣⑤。在此基礎上,關注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尤其是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在重點和難點部分,教師要給予針對性的講解,合理掌控教學節奏,提高學生情感表現力培養的實效性。
(三)營造良好的情感表現力培養環境
在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和影響下,教師在開展高校舞蹈教學活動的時候,對于教學環境的營造往往缺乏足夠的重視,單純的知識理論教育幾乎貫穿到學生學習的全過程中。而從學生的學習特點來看,要想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吸引注意力,就需要課堂具有一定的精彩程度,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營造教學情境,通過教學形式的創新,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提升學生在舞蹈學習過程中的活躍性。同時,在培養學生情感表現力的時候,需要教師轉變傳統教育理念,營造具有自主性特征的舞蹈學習環境,將主導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能夠自主控制學習節奏,在學習的過程中展現自己,提升自己,讓學生將傳統的學習過程轉變為實現自我的過程,并且能夠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體驗到快樂和成功,這也是激發學生內生學習動力的一個有效途徑。例如,在學習民族舞的時候,教師要帶領學生深入學習民族舞蹈藝術的起源。楊麗萍老師對于孔雀舞的藝術表現力也是與她長期的觀察以及切身生活體驗息息相關。因此有條件的情況下,師生可以開展專門的交流訪問活動,深入到一些少數民族地區親身體驗生活,這樣才能對相應的舞蹈產生更強烈的情感共鳴,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從而在舞蹈表演中呈現出更強的情感表現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美學力量引導的高校舞蹈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積極創新教學形式,將情感表現力融入到舞蹈教學的全過程中,讓學生在學習舞蹈知識的過程中,能夠體驗到更加豐富的情感,提高學生的情感表現力,促進高校學生實現自身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注釋:
①仲佳靜.有效提高學生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的情感表現力策略研究[J].藝術評鑒,2019 (21):123-124.
②陳艷,探究高校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情感表現力的策略[J].科教導刊電子版(上旬),2019(04):136.
③朱曉婷,高校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情感表現力的策略探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 (09):25.
④龍巧,關于高校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舞蹈表現力的策略研究[J].明日風尚,2018 (014):191-191.
⑤薛實夫,關于高校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舞蹈表現力的策略研究[J].大眾文藝,2019(20):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