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從創設教學情境、設計項目任務書、實施項目學習活動方案、總結項目學習成效四個方面論述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項目學習活動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 項目學習 任務書 活動方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1A-0113-02
當前我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著力于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構建與學生生活情境相吻合、真實、具體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在開放的環境和生動的教學活動中學習語文知識,提高綜合素質。項目學習活動是圍繞某一個項目而展開的一種探究性學習活動,要求貼近學生的真實生活情境。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項目學習活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有效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項目學習是一種以問題情境的設計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教學策略。創設教學情境是開展項目學習活動的第一步。教師在開展項目學習活動的時候,為了揭示作者創作的情感和思想,可以把文學作品的創作背景展示出來,讓學生對作者的創作背景有一個身臨其境的感受,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同時,語文學習都是建立在學生生活經驗基礎之上的,離開了生活基礎,語文教學就會變為無根之木,達不到素質教育的目標。因此,教師在情境創設上還應該注意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貼近,讓學生能夠理解與接受。
在教學《秋天的懷念》(部編版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冊)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屏幕上呈現兩段文字,請學生朗讀:“把身體比作一架飛機,要是兩條腿(起落架)和兩個腎(發動機)一起失靈,這故障不能算小,料必機長就會走出來,請大家留些遺言。”“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看鮮紅的血在‘透析器里汩汩地走——從我的身體里出來,再回到我的身體里去,那時,我常仿佛聽見飛機在天上掙扎的聲音,猜想上帝的劇本里這一幕是如何編排。”因為作者的生活離學生很遠,創設上述閱讀情境,能帶領學生快速走進文本,體會作者當時的心境,感受作者當時痛苦和迷茫的心境。另外,這是一篇關于母愛的文章,教師可以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回想母親對自己關心的場景,感同身受,體會作者在文章中流露的真摯情感。
二、設計項目任務書,開展學習活動
項目學習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分組探究問題的答案,然后完成項目學習活動的目標。教師應要求學生完成項目計劃書,讓學生在拿到計劃書之后就開始閱讀,小組進行討論與交流。在小組成員達成共識的情況下書寫項目書,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完成項目學習活動方案,教師發揮監督與指導的作用。
在《秋天的懷念》一課,教師可以設計項目任務書,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完成項目,項目學習任務書可以這么設計:
[項目設計者 (略) 項目實施時間 (略) 一、項目的主題與意圖
(一)項目的主題:體會偉大的母愛,思考如何回報母親,如何與母親相處。
(二)項目主要意圖
1.通過項目學習,體會課文中表達的母愛,培養感恩意識。
2.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合作學習能力、探究問題能力、分析問題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二、項目的學習目標
(一)課程總體目標
1.在“秋天”的故事中,理解文章中“母愛”的內涵。
2.在“秋天”的情境中,體驗作者愛母親的情感。
3.在懷念秋天的情境中,獲得“好好兒活”的啟迪。
(二)知識和能力目標
1.能夠對本篇課文的生字與詞語進行正確的書寫與識記。
2.默讀文章,理清文章的主要內容與大概思路,感受文章中的主要語言特點。
3.分析場景描寫的情境,學習在寫作中合理地選材。
4.掌握課文中刻畫人物的方法。
(三)過程與方法目標
1.閱讀課文,把握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敘事主要順序。
2.從不同角度搜集與整理有關母愛的信息和資料。
3.積極參與小組的項目學習活動,在探究學習活動過程中表達自己的獨特想法,以開放與包容的心態與小組組員合作與交流。
4.學會場景描寫及在寫作中合理地選材。
(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在分析文章的過程中感受母愛,學會感恩母親。
2.寫一段關于母愛的片段,抒發對母親的感情。
3.欣賞同學的創作,提出富有建設性的建議。
三、本項目主要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項目啟動
第二階段:分組分工,把小組合作學習主題確立下來
第三階段:完成項目學習內容
第四階段:展示成果,與全班同學交流 ]
三、實施項目學習活動方案,形成成果
設計好項目任務書之后,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共同完成方案,并且形成學習成果。項目學習成果的展示方式豐富多樣,可以是網頁制作作品、報告等。項目學習成果形成之后,學生在匯報成果時可以借助PPT,配上音樂,展示本小組的學習成果。教師的責任就是監控小組項目的實施狀況,幫助小組調整與更改計劃。教師也可以幫助學生總結學習心得,引導學生改進學習方式。
在《秋天的懷念》項目學習活動中,班級學習小組可以調查生活中母親關愛孩子的表現。調查報告形式可以是PPT、動畫、視頻等,讓學生開拓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課堂上,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小組的任務分工合作,明確各成員的職責,共同整理本小組的新聞、圖片、視頻等一些能有效證明觀點的材料,進行每一個版塊內容的填寫,然后組員共同修改,修正其中有明顯錯誤的地方。承擔總結匯報責任的學生應把小組完成項目的情況寫進PPT。教師的主要責任是觀察每個小組的項目制作情況,包括課堂內的學習進展情況和課外學習狀況。當小組成員在完成項目中遇到困難時,教師應給予學生引導與鼓勵,避免學生由于任務太艱巨而選擇放棄。同時,教師可以發揮家長監督學生寫作業的作用,在家長群中給家長發送項目學習任務,并指導家長督促孩子完成項目學習任務。
四、進行項目學習活動的總結與評價
良好的教學評價能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激發學習的動力。在小組合作學習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讓小組推選代表對討論結果進行匯報。匯報完畢之后,當小組成員發現有不完善的地方,可以對此進行補充。教師在此過程中應積極聽取學生匯報的內容,然后分析其中的優缺點并且進行點評,幫助學生整理與歸納知識點,使學生對知識點有全面的掌握,方便今后學習活動的開展。
在上完《秋天的懷念》這一節課之后,教師可以對這一次項目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評價方式可以分小組成員評價、小組整體評價、教師評價這三個方面來開展。教師先讓小組成員總結自己在項目學習過程中的情況,然后讓小組長對各個小組成員的匯報情況進行匯總,總結小組成員在項目學習中的心得,討論存在的優點,指出不足之處。然后,其他小組可以對該小組的總結進行評價。最后,教師在各個小組評價的基礎上進行點評。這樣,通過小組之間的總結和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標。
項目學習活動是一種研究性學習活動。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項目學習活動,能讓學生在整理信息的過程中提高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總結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符合素質教育的精神。鑒于項目學習活動對初中語言教學的價值,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完善項目學習活動的開展方式,在課堂教學中有效開展項目學習活動。
作者簡介:黃家俊(1969— ),廣西北流人,中學高級職稱,大學本科學歷,中學語文學科帶頭人,研究方向:初中語文與高中語文教學銜接的研究。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