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改革工作的大力開展推動了教學模式的轉變與優化,促使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主動投身于教研活動中,期望貢獻個人力量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在此背景下,各種形式的授課模式紛紛涌現了出來,其中更加具有科技性、趣味性和互動性的則是微課教學手段,能夠給予學生優良的學習體驗,輔助他們以更加便捷、多元的方式開展學習和探究活動,繼而順利提高教學質量。本文筆者以蘇教版小學音樂課本為例,詳細分析了微課與本學科教學工作的整合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微課;整合策略;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3-0134-02
【本文著錄格式】武朦朦.小學音樂教學與微課有機整合探究[J].北方音樂,2020,02(03):134-135.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工作的實施,小學音樂教學的地位得到了明顯提升,不僅要求教育工作者結合學生發展需求設計更為完善和科學的教學方案,還鼓勵他們將信息技術積極引進到音樂教學之行,以便不斷優化教學形式,進一步提高音樂教育的有效性。因此,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利用好這一黃金時期,將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微課教學模式合理融入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使他們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審美能力,最終推動其全面發展。
一、在微課輔助下提高導課環節的趣味性和實效性
課堂導入環節對于一節課的成敗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組織正式的教學活動之前,可以充分發揮微課教學模式的優勢,利用其視聽功能與短小精悍的特點來導入新課,以便迅速激發學生興趣,使之后的教學活動更為有序地開展。
(一)利用微課手段播放兒歌進行導課
在指導學生學習課本上的相關內容之前,小學音樂老師可以提前搜集一些耳熟能詳的兒歌,然后依據具體的授課內容進行篩選和優化,使之符合本次教學主題,富有趣味性,在上課之初利用微課視頻教學的方式將其播放出來,用以活躍課前氣氛,調動學生熱情。當學生們跟著朗朗上口的兒歌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觀察他們在跟唱過程中的行為表現和精神面貌,然后對比較認真的學生提出表演,要求他們根據個人的聆聽與演唱過程分析兒歌中描述的場景,教師可以依據他們給出的不同答案找到引出新課內容的切入點,順利提高導課環節的成效。
(二)運用微課手段展示游戲吸引學生興趣
針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小學音樂老師可以采用微課手段來展示一些游戲片段,設置合適的背景音樂,要求學生通過認真觀看了解游戲規則,對其中的配樂產生深刻印象,繼而在之后的學習活動中更加認真和專注,有利于不斷提升導課質量。比如音樂老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火車開啦》之前,就可以用微課模式播放一段“開火車”的游戲片段,在其中展示具體的規則,學生們站成一豎列,后面的同學雙手搭在前面同學的肩膀上,接著要確定自己想要代表的地名,如“上海”“天津”等,然后由一位同學用自己的地名開場,說:北京的火車要開了。其他同學齊聲問:往哪開?該名學生可以答:天津開。之后就要由代表“天津”這一地名的學生重復之前的操作繼續開展游戲。在這個過程中,音樂老師可以將需要學習的《火車開啦》作為背景音樂,以此來渲染游戲氣氛,使學生收獲更多愉悅的體驗,并在此之后順利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三)采用微課模式播放動畫片片段提高導課成效
小學音樂老師在導課環節,還可以運用微課播放一些學生們比較喜歡的動畫片片段,用聲、形、色并茂的場景來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其在興趣的驅使下主動參與到音樂練習活動中,輔助教師據此來引出新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在教學《三只小豬》時利用微課播放由迪士尼制作的同名動畫短片,學生通過觀看了解具體的故事情節,然后據此分析其中的道理,體會音樂中展示出來的活潑、歡樂氣氛,從而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跟隨教師步伐自然走進新課內容之中,不斷提高導課質量。
二、利用微課教學模式優化創新授課形式、豐富教學內容
(一)應用微課模式進行示范演唱引導學生練習
教師在課堂中指導學生演唱相關的歌曲時,為了保證進度,要兼顧他們的個體差異,使用微課來播放示范性的演唱音頻,并通過運用其暫停、倒放、重播的功能幫助學生反復訓練,從而不斷突破重難點、把握準確的節奏與曲調,最終不斷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比如音樂老師可以利用微課演示《映山紅》的唱法,要求學生跟著音頻進行練習,并根據他們在練習活動中的具體表現進行針對性指導,對容易唱錯的地方進行詳細講解,以便使其在強化訓練中準確掌握整首歌曲的節奏與曲調,有利于不斷增強教學效果。
(二)使用微課指導學生開展歌舞劇表演活動
在教學實踐中,小學音樂老師也可以利用微課教學模式來為學生搭建歌舞劇表演的平臺,以便進一步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熱情,通過肢體表演更加深入地把握樂曲內涵以及節奏,繼而有效增強其表現能力,并順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比如音樂老師可以根據《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來設計歌舞劇表演活動,同時利用微課手段來優化舞臺背景,通過播放音樂、變換燈光以及畫面場景來配合學生的演出,將自身代入到歌曲之中,跟隨“媽媽”回到過去、感受現在,體會幸福生活的不易、感念先輩們的努力付出,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高效地掌握歌曲演唱方式、體會歌曲內涵,另一方面也能輔助教師完成情感教育的目標,有利于進一步提高音樂教學的美學和藝術價值。
(三)設計生動情境輔助學生學習理論知識
利用微課模式,小學音樂老師還可以設計生動的教學情境來幫助學生學習各種理論知識,由此不斷增強他們的音樂素養。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設計圖片情境輔助學生認識各種樂器,或是在展示樂器圖片的同時配上由其演奏的樂曲使學生聆聽其音色、音質,并據此準確辨別不同樂器的發音特點;或是用微課設計音頻情境,每展示一個音符就將其對應的發音播放出來引導學生聆聽體會,然后通過不斷練習提高學生認讀音符的能力。
(四)引進流行音樂增強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性
在微課教學模式的幫助下,小學音樂老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引進不同的流行音樂來豐富授課內容,以便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加主動、自覺地參與到演唱活動中,為其音樂素養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利用微課課件為學生補充一些有趣的流行歌曲,比如《魯冰花》《蟲兒飛》,以此來觸發他們的學習動機,有利于為其提供更多演唱的機會,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其歌唱能力。
三、借助微課課件引導學生在課下復習和鞏固所學內容
課上教學活動結束后,音樂老師可以借助微課可傳播、共享的特點來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從而實現課內外教學的有機結合,進一步增強音樂教學的成效。教師可利用微課課件將課上所講的知識點、演唱音頻以及鑒賞樂曲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份五分鐘左右的短視頻,然后將它分享到班級群中,以便讓學生在課下找時間進行復習和強化。
四、結論
總而言之,微課在現代教育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是實施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趨勢,也是轉變學生學習心態、學習方式的重要舉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學互動、強化師生積極情感,繼而不斷增強學科教學效果。所以,作為一名當代的音樂教師,要確立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來擬寫教學計劃,以便進一步改善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使學生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有利于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推動學生藝術修養和審美素養的穩定提升。
參考文獻
[1]林光平.微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師, 2016(12).
[2]俞鋆.微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好家長, 2019(31).
[3]朱麗娟.微課模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科普童話,20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