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楚婷
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產、生活活動與氣象環境的關系十分密切。特別是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氣象環境變化波動變大,氣象災害的發生也更加頻繁、劇烈。氣象檔案作為一種不可再現的科技檔案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氣象;檔案;價值;對策
1 氣象檔案的分類
根據中國氣象局1986年頒發的《氣象科技檔案分類法》,氣象檔案共分為七大類,分別為氣象記錄檔案、氣象科技管理檔案、氣象業務技術和服務檔案、氣象儀器設備檔案、氣象科學研究檔案、氣象教育檔案以及氣象基建檔案。具體包括以下內容:1)黨務:包括會議、組織、紀檢監察工作、宣傳、統戰工作與其他。2)氣象事業管理:包括綜合管理、氣象業務管理、氣象科研、教育管理,以及氣象外事管理、氣象機構人事管理、氣象計財審計管理、氣象產業裝備管理、氣象服務管理。3)氣象觀測記錄:包括觀測記錄紙、觀測記錄表(簿)、觀測記錄月報表、觀測記錄年報表、機讀載體記錄、記錄整編出版物、原始氣象圖(照片),以及氣象圖、圖集出版物。4)氣象業務技術:包括大氣探測、天氣預報、氣象通信、氣象資料、氣候、農業氣象、專業氣象、衛星氣象的運行手冊、技術規程、業務報告、調查報務、技術總結、技術產品、服務成果、運行軟件以及會議材料。5)氣象科學研究:包括大氣探測、通訊技術、天氣動力、氣候、農業氣象、大氣物理、人工影響天氣、氣象考場、研究階段文件材料、論文與著作等。6)氣象基本建設:包括重點工程建設、業務設施建設、住宅建設、生活服務設施、公共設施,臺站基本建設的綜合性文件材料、可行性形容,以及設計任務書、勘測材料、設計、施工、竣工文件和其他。7)氣象儀器設備:包括氣象觀測儀器、專用設備。8)氣象標準、計量:包括標準與計量。
2 氣象檔案的價值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文、科技、經濟等各方面得到快速發展,氣象檔案同國民經濟建設以及人類生產、生活關系日益密切,作為不可再現的珍貴歷史記錄,氣象檔案資源的利用也日趨頻繁。氣象檔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專業性、系統性,規范的氣象檔案管理,有助于實現氣象檔案更高的科學應用價值、促進氣象現代化事業發展,使氣象事業為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2.1 有助于提高預報預測準確率
氣象觀測資料是氣象檔案的基礎,也是氣象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長期、連續、系統地積累大氣現狀及變化的歷史資料,預報員能夠更為充分地掌握、分析歷史數據,總結預報經驗,為提高預測預報準確率奠定重要基礎。
2.2 對氣象科研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氣象科研工作需要對大量的歷史數據進行整理、統計、分析,而氣象檔案中保存的各種資料便是重要的數據來源。通過資料分析,科研工作者能夠科學客觀地進行科研活動,為氣象事業和公益服務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科學支撐。
2.3 利于提高公眾防災減災意識
注重重大天氣過程預報預警典型案例的收集、整理,加強檔案編研,結合地域實際通過舉辦展覽、科普活動等方式,不斷豐富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內容,為氣象教育提供了教材,豐富了“3·23”世界氣象日、“5·12防災減災日”和廣大師生走進氣象科普基地等活動內容,使得氣象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得到有效普及。
2.4 為政府部門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氣象科學是研究大氣現象演變規律以及如何利用這些規律為人類服務的科學。氣象檔案又是這些規律總結的儲備形式,充分利用氣象檔案才能充分研究大氣變化規律,預測天氣與氣候狀況,為黨政機關決策服務提供背景材料,合理作出各種決策,趨利避害。例如,2018年1月28日下午,云南省文山州自北向南各地氣溫陸續出現急劇下降,出現寒潮現象。各站點監測到的最低氣溫是-7.8℃,全州有61個站點最低氣溫低于0℃。文山州氣象臺提前兩天就對寒潮進行了預報,根據研判州委州政府提前作出部署,要求州級各相關部門和各縣(市)高度重視,做好寒凍防范應對工作。
2.5 為創造經濟效益服務
氣象檔案同國民經濟建設有著緊密聯系,農業部門、工業部門、基礎建設等部門都需要利用氣象信息指導生產、合理計劃,最大程度降低生產活動中因氣象災害導致的損失,從而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例如,氣象部門利用氣象檔案歷史資料,分析預測氣象災害,制作《春耕春播氣象服務專報》、《糧食作物產量預報》以及《短期氣候預測》等服務材料,為各行各業提供生產建議,從而指導各部門、各地做好預防工作。
3 基層氣象檔案管理工作現狀
3.1 氣象檔案管理意識淡薄
由于人員、設施、經費等方面的限制,檔案管理工作有時不被重視。檔案基礎設施建設、人員培訓、經費投入與氣象事業發展不相適應。管理制度不健全,崗位責任制也未落到實處。
3.2 氣象檔案歸檔前存在漏洞
檔案管理人員交接過程中未當面清點清楚,未做到及時移交檔案,或在檔案存檔前使用過程中部分丟失,均會造成資料的不完整。
3.3 檔案工作電子化滯后
已普及的計算機技術在檔案工作中沒有得到廣泛應用,軟件落后,硬件不足,造成檔案工作電子化、信息化發展滯后。
4 增強基層氣象部門檔案管理工作的對策建議
4.1 加強對氣象檔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各級氣象部門領導應重視和加強檔案管理工作,加大檔案管理的經費投入,確保檔案管理工作有一個良好的硬件設施環境。同時,要加強檔案管理制度建設,確保有章可循。任務落實到人,責任落實到人,將原始氣象資料檔案的移交工作列入考核范圍。
4.2 提高檔案管理意識
檔案工作者必須充分認清檔案工作的重要性,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在進行檔案材料移交時一定要填寫好移交清單,嚴格按照檔案移交管理辦法接收,及時將形成的科技文件材料整理立卷,并按期歸檔,確保氣象檔案信息的準確、完整、安全。
4.3 加強檔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
隨著電子化建設的加快,檔案管理工作正在由紙制化向信息化、數字化轉變,由管檔案實體到管檔案數據轉變,由手工操作到信息化智能化操作轉變,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方便儲存和利用。應加快現有軟件的更新速度,跟上電子化發展的腳步,逐步實現檔案存儲數字化、檔案管理現代化、檔案利用網絡化,促進檔案工作邁上新臺階。
5 結束語
氣象檔案是歷史的遺產,基層氣象檔案管理工作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加強檔案管理,增強工作責任感,確保檔案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的完整性,以適應檔案工作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趙秋霞.《氣象科技檔案分類法》及其應用[J].檔案學通訊,1989(5):49-51.
[2]劉麗霞.對于加強氣象檔案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甘肅科技,2011(3):79-80.
[3]李祖敏,楊品興.淺談如何做好基層臺站的地面氣象記錄檔案管理工作[J].氣象研究與應用,2009,30(s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