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松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中職院校的體育課程也在不斷進行改革創新,探求能夠提高教學效率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將從自身的探索經驗出發,從課前的熱身活動、課中的體育教學、課后的體育教學評價三個方面,談談如何有效提高中職體育的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中職體育;體育教學;有效性
在中職教育體系中,除了基本的文化科目之外,體育也是其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對學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很多教師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認為體育課就是讓學生玩的課程,不需要專業的課程設計,導致中職體育課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學生對體育課的認知也是放松身心,可上可不上,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基于此,教師應積極反思,提高重視水平,豐富體育教學模式,保證學生通過體育課程有所收獲。
一、重視熱身活動,做好身體準備
在正式的體育課前,簡單的熱身活動是必不可少的,有利于幫學生活動身體,為接下來的體育活動做好準備,避免突然的運動導致身體傷害。熱身活動形式多樣,很多教師都采用單一的、無趣的熱身活動,如圍著操場慢跑,使得學生產生抵觸心理,不愿意上體育課。基于此,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針對性地組織熱身活動。
除了跑步,體育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原地進行身體各個部位的預熱運動。熱身運動要涉及活動全身各個關節和各處的肌肉,讓整個身體都變得活起來、輕盈起來。熱身活動包括活動腿部、肩部、頭部、腳部等,具體的活動細節可以由教師進行動作示范,并講明動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項,讓學生進行模仿練習,幫助學生將身體徹底活動開,避免在課上運動時突然用力而拉傷肌肉。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拱門游戲,將全班學生隨機分成兩隊,以手搭手成拱門,肩并肩的形式站好。在拱門外端的一對同學從拱門下鉆過去后,被鉆的同學們迅速蹲下,第一對同學再從上面成拱門拱到原來的位置站好。依次再到下一對,從下面鉆過后再從上面過,每對拱門都要經過上下各一次。在鉆的過程中,每一對同學的手始終不能分開。每一對同學必須跑完全程,即每一對拱門要從下從上各過一次。不能偷跑,必須等前一對同學回到原來的位置,下一對才啟動。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身體活力,為接下來的體育課做身體準備。
二、豐富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興趣
體育活動多種多樣,如果教師僅采用自己示范然后讓學生反復練習的方式進行體育教學,不僅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還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趣,從而降低進行體育活動的興趣和動力。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時間,組織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
例如,在教學完投球入框的動作后,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定的練習時間,然后將學生隨即分組進行投球入框大賽活動,幾個小組同時開始由第一個同學開始投球,不管投進與否都由下一名同學接著投球,到最后看哪個小組投球進框的人數最多,哪個小組就獲勝,失敗的小組出代表向全班學生表演個節目當作失敗的懲罰,以活躍課堂氣氛。
為了增加體育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游戲活動。例如,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靈活性,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撕名牌”的游戲,每個人在身后貼上自己的姓名,現在小組內進行撕名牌比賽,每個組留到最后的學生參與最終賽,留到最后的學生所在的小組獲勝,并進行一定的獎勵。需要注意的是,撕名牌活動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教師要提前囑咐以安全為主,不能為了獲勝暴力出手。以游戲的方式達到體育教學目的,可以讓學生更有參與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三、完善評價體系,保證教學效果
為了保證體育教學效果,教師必須要完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針對在課堂中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的具體表現,制定針對性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做全面的和針對性的考評,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在哪些方面還有待提升,哪些方面表現得比較好,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調整,以確保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完正步走的動作要領并不斷地進行練習后,為了了解學生的掌握程度,教師可以以列為單位,讓學生進行展示,教師根據學生的身體姿勢、抬腿高度、手臂姿勢等,對學生的掌握程度做出判斷,并進行及時的指導和示范。全部考核完畢后,教師可以邀請幾名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演示,讓其他學生了解自己還需要努力的方面,切實提高學生的正步走掌握程度,并通過針對性的一對一指導,幫助學生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中職體育教師也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形式,要善于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采用多元的體育教學策略,助力學生成為有較高文化素質和較強的身體素質的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陳睿睿.中職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探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9):245.
[2]陳鳳超.中職體育教學改革的創新路徑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09):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