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振杜
摘? 要:本文圍繞建筑節能技術在現代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展開討論,在建筑中廣泛使用節能技術,一方面有效控制工程建造成本,避免出現成本浪費等情況;另一方面擴大節能技術在現代建筑工程中的應用范圍,有效提高工程質量,使建筑的使用壽命延長,同時充分發揮節能作用,快速實現我國節約型社會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建筑節能技術;節能材料;風能技術;地熱技術
在社會和經濟發展過程中,我國各領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尤其是在城市化進程背景下,建筑行業成為經濟新的增長點,各地都在加大建筑投入力度。但是傳統的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不僅嚴重污染自然環境,還會造成自然資源巨大的浪費?,F代工程應積極應用節能技術,如太陽能、風能等,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人類活動對自然的影響,使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一、建筑節能技術的應用意義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人們更加追求高品質生活,更多的人追求使用可再生技術,為自己營造健康舒適環境。建筑作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場所,積極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節能技術,不僅使建筑降低能源消耗,還能推動低碳環保型社會發展。此外積極利用節能技術,不僅推動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還能有效控制成本,延長建筑工程使用壽命,還能減少自然資源的使用[1]?,F階段人們對健康舒適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這為節能技術應用在建筑領域創造巨大的發展空間,以太陽能為例,太陽能屬于可再生能源,為建筑產生持續的電能,并且在產生電能過程中,不會產生污染環境的物質。許多建筑工程都在采用太陽能技術,在施工過程中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同時在建筑投入使用后,借助太陽能,為人們生活和工作提供優質的電力能源。在可再生能源中,風能也是節能技術重要的組成部分,建筑工程采用風能技術,可以利用自然風使建筑內部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態,減少空調的使用,有效控制氟利昂對臭氧的破壞,遏制溫室效應的發展速度。
二、建筑工程節能施工技術的應用
我國幅員遼闊,在不同地區建筑工程應用的節能技術有所不同。以北方地區為例,北方每年會有長達5個月的寒冷天氣,建筑中應用的節能技術,應以太陽能為主,借助太陽能產生的熱量,可維持室內的溫度,有效降低煤炭的使用量,避免煤炭燃燒產生的物質污染環境[2]。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應根據工程的功能以及結構等綜合考慮,選用科學合理的節能技術,以便充分發揮節能技術的優勢,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一)保溫墻體的節能施工
建筑工程墻體施工時,使用保溫材料貼附在墻體上,借助保溫材料建立保溫系統,以便有效預防室內熱量的消失,提高熱能的利用率。此外使用保溫材料,還能對建筑墻體產生保護作用,避免墻體受到自然環境等因素的腐蝕,延長建筑的使用壽命。但是在保溫墻體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應重視墻體內側和外側。在墻體內側保溫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應使用具備良好保溫功能的材料,才能有效控制室內溫度,而墻體外側保溫施工過程中,由于不同位置,受到外部因素的作用,會出現開裂、脫落等情況,施工企業應針對不同的情況選用正確的施工方法,以便提高墻體外側保溫施工質量。
(二)安裝門窗的節能施工
在建筑工程門窗節能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應遵循門窗安裝原則,選用質量符合節能標準的材料,并且對材料的材質、傳熱系數等進行檢測,以便門窗節能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此外在施工過程中,應一次性完成門窗的安裝,避免二次安裝對門窗造成的損壞,影響到門窗的節能效果。
(三)地下一層頂板保溫的節能施工
建筑地下結構不僅是建筑的基礎,承擔建筑的重量,還應成為保護的重點。在地下一層頂板施工過程中,施工企業應采用節能施工技術,一方面提高頂板的抗壓能力,另一方面做好頂板的保溫工作,使頂板隔絕潮濕環境的侵蝕,從而有效保護頂板,延長頂板的使用壽命。
(四)屋面保溫節能施工
建筑屋頂是進行節能施工的主要場所,在屋頂可以架設太陽能電池,為建筑提供電力能源和熱量,所以做好屋頂保溫節能施工至關重要。施工企業應遵守節能技術應用原則,選用質量良好、具有明顯節能優勢的材料,同時屋頂保溫材料應具備密度小、吸水性能強等優勢。施工企業在選用屋頂保溫材料以及進行節能施工時,應根據屋頂結構,選用合適的材料和施工技術,如屋頂為板塊結構,應選用珍珠巖或者陶粒等材料,在施工時做好防水和防潮?,F階段屋頂保溫節能施工時,施工企業廣泛使用現場發泡澆筑成型技術,不僅施工簡單,還能有效控制成本,使屋頂施工符合節能施工標準。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發展過程中,應用節能技術,不僅提高建筑行業發展水平,還能降低施工以及建筑使用時,產生的物質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施工企業在使用節能技術施工過程中,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選用科學合理的材料和技術,以便提高施工質量,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并且借助節能技術推動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冬冬.建筑節能技術在現代建筑工程中的運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346.
[2]王強.建筑節能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運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