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花
摘 要:在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平臺下的生活與工作得到了全新的改變。通過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技術工程的不斷發展,不難發現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的提高。圖書館作為滿足公眾知識儲藏的場所,面對新興技術的不斷發展,更要在堅守館藏的同時,創新圖書資料管理形式。信息化與圖書資料的管理緊密聯合,更是對圖書館自身定位與社會教育意義的重大把握與深化。本文在簡單分析其建立原因的前提下,剖析圖書館與網絡緊密聯系的積極性,提出在網絡信息背景下的資料管理優化措施,以期望能更好的做到圖書館的社會教育意義。
關鍵詞:網絡信息;圖書資料管理;優化建議
眾所周知,人類獲取知識在從勞動中逐漸進化為從書籍中獲取。隨著時間的不斷沉淀,圖書館的館藏數量將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在面對新興網絡技術的挑戰下,眾多圖書館仍保持著原有作坊式管理,即計書數量、確定書名等落后的管理方式。這些也導致了現在圖書館的書本利用率低、大眾知識把握度不夠等,阻礙了圖書館的發展。網絡信息技術大環境下,圖書館要加強對管理的創新,要在資料管理的方式中創新網絡技術的應用,達到數字化圖書館的目標,完成圖書館資料信息的網絡化,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效率。
1 網絡信息化圖書資料管理
1.1 圖書資料管理概述
圖書資料管理主要包括對館內書籍期刊雜志的借閱管理與維護等。要及時補充館藏圖書,對于單位企業借閱書籍要做好審批工作,對于期刊雜志等要做好分類擺放等。管理人員要對書籍進行定期維護檢修,做好書籍的防水防潮防蟲工作,確保圖書資料的安全。在借閱結束后,要進行書籍的分類擺放,這對現代圖書館來說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情。
1.2 建立網絡信息化下的資料管理原因
1)現代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在現代網絡技術下,圖書館的管理人員更要把握好時代的變化,提高自身服務意識。要改變原有只為圖書擺放整齊工作意識,明白讀者的需求才是現代圖書館的立足要求。讓讀者愛上閱讀,在滿足目標的前提下便是要創新圖書資料管理。作為圖書館工作人員更要把握地區的獨立性與特殊性,把圖書館融入地方特色,改變原有工作的機械性內容的重復性,突出人員本位思想,進而提高資料管理的創新。作為獲取知識的主要場所,更不能拘泥于年齡,人們的固有思維都會認為青少年是圖書館的主流人群,要改變人民群眾的思維定勢,吸收納入其他年齡段的服務對象,才是圖書館存在的意義,達到全民學習的目的。基于信息化資料管理的創新,才能擴大圖書館的服務人群范圍,提高服務職能。
2)全民閱讀趨勢的導向要求。在隨著手機、平板等設備的全民化,小說app電子書等新興數字化閱讀方式逐漸被大眾所接受。碎片化閱讀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民眾對于閱讀與獲取知識的渴望,使得部分人在日常閑暇之余開始了閱讀。在新興閱讀媒體的沖擊下,圖書館的館藏資料依舊以傳統陳舊書籍為主,無法滿足年輕群體對于閱讀的需求,由此在滿足不了閱讀意愿的情況下前往圖書館的人只會越來越少。所以,網絡信息化下的圖書資料管理,更應該加強書籍的多元化、碎片化,提高電子設備在圖書館的利用率。只有這樣才能改變圖書館的原有地位,滿足大眾需求,提高文化教育水平。
1.3 多元發展的大勢所趨
正是基于kindle等電子閱讀設備的不斷發展,不同年齡段對于閱讀書籍的選擇也是多種多樣的。圖書館更應該積極拓寬圖書采購與館藏量,不再只依靠原有陳舊書籍。目前,一些圖書館,館藏的陳舊與大眾閱讀的多元化形成的矛盾不斷加深,導致圖書館作用難以發揮,也為圖書館改變原有工作方式提出了警告。只有滿足大眾的讀書需求,開放性閱讀、層次性需求導向,才能抓住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在網絡信息技術下的圖書資料管理,更強調開放,注重讀者閱讀興趣的培養,提高圖書館在人民心中的地位,讓人民群眾在館中把握
知識。[1]
1.4 建立圖書資料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圖書館內涵。在利用網絡來進行圖書資料管理時,解決了傳統意義上紙質書籍難保存價格貴的問題,更能在網絡上獲取較多的期刊書籍圖書等多種多樣的圖書。脫離地域與時間的限制外,網絡下的書籍更加多元化、層次化、內涵化,提高了圖書館的館藏內涵。
2)有利于加強共享資源。正如網絡公開課一般,圖書也要做到“沒有閱讀的圍墻”,在改變工作方式后,綜合性圖書館發展使得各個圖書館的圖書得到了極大程度上的整合與共享,提高了館藏圖書的數量,做到了優勢互補。解決了經費限制,紙質書籍難維護、服務對象單一的問題。豐富資源、提高數量、填補空白是基于網絡下的圖書館優勢。
3)有利于文獻檢索的不斷完善。傳統檢索方式由人工與簡易智能合作,現在的圖書檢索方式難以滿足圖書資料難度加大、資源數量提高的需求。信息化技術下的圖書資料管理完善了檢索方式,使得文獻檢索更加簡單便捷,依靠多種多樣的檢索方式大幅度提高了檢索效率,節約檢索時間。更滿足了無區域性、無空間性,利用遠程網絡就能進行檢索,大幅度提高了讀者的閱讀需求。[2]
2 網絡環境下的圖書資料管理舉措
2.1 提高館內資源共享效率
圖書館在網絡信息技術下的基礎下,要提高資料管理的網格化建設,提高館內與館外圖書館的合作范圍,實現網絡下的圖書館資料互相聯通。圖書館要加強對信息資源的整合,不斷挖掘圖書館內的資源內涵,提高圖書館資源利用效率。更要定時進行文獻與圖書的占比統計,抵制偏離原有軌道發展的圖書館趨勢,做到資源共享與館藏圖書的平衡,提高圖書資源的空間利用效率,降低耗損圖書的占比。
2.2 完善圖書館的基礎設施建設
圖書館要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資金在設施建設中的占比。在網絡信息技術的前提下,構建數字化圖書管理,提高資料管理的電子化效率,利用網絡轉換圖書形式,保證圖書館內紙質資源與數字化資源相統一。要在滿足讀者閱讀需求的同時提高圖書館的地區特色,完善補充專業書籍與網絡書籍,建設完善電子化的圖書借閱場所,滿足大眾的多元文化需要。不斷豐富館內檢索方式,為讀者提供更簡潔快捷的檢索。配套完善的檢修設備儀器,定期對館內的信息化資源進行檢修維護,依托專業維修人員為保證信息化資料建設的安全運作提供保障。
2.3 提高館內人員的網絡技術與專業素養
由于眾多圖書館人員對于圖書資料的管理并沒有完整的管理意識,在面對信息技術下的圖書資料管理更加手足無措。要加大對專業人員的資料管理培訓,提高人員在信息化背景下進行工作的適應性。定期開展講座與技術交流,提高館內人員管理的專業手段和設備操作。在逐漸提高人員專業素養的同時,要吸納信息化技術專業人才,提高圖書館應對網絡問題的解決能力。加強人員的薪資待遇,創建人才激勵制度,提高人員服務能力。
3 結束語
在“互聯網+”的大時代趨勢下,圖書館要立足人民把握需求,不斷改進資料管理的形式與方式,提高讀者閱讀效率,增加圖書館的館內資源。只有在信息化中改變圖書館的原有資料管理,才能逐漸走向多元化、內涵化、層次化。因此,新興網絡技術下的圖書館資料管理,更要從設施完善、人員專業素養強、資源能力共享等方面加強。
參考文獻
[1]陳寧.網絡信息化背景下圖書資料管理的對策[J].赤子,2017,(07):211.
[2]戴偉.信息化背景下圖書資料管理的優化路徑研究[J].才智,2019,(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