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運用問卷調查法、文獻資料法、數理分析法、訪談法等方法,對普通高校青年女教師體育鍛煉現狀進行分析。探尋影響高校青年女教師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因素,以期為高校青年女教師能夠采取科學合理有效的方式開展健身活動,促進其養成良好的體育生活習慣,進而提高我國高校青年女教師的綜合健康水平提供有效途徑。
關鍵詞:普通高校;青年女教師;體育鍛煉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類生活消費水平的提高,體育鍛煉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體育活動與人們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體現了體育活動對人們的健康與發展擁有極高的價值,體育生活慢慢的走向了每一個人,是人們健康發展的必經之路,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速度,高校青年女教師面臨的工作壓力和競爭非常激烈,她們不僅面臨著家庭和事業的雙重壓力,健康狀況也非常令人擔憂,高校青年女教師作為一個特殊女性群體,面臨著事業和家庭的雙重壓力,健康狀況引人擔憂。高校青年女教師體育鍛煉的現狀,受到社會群體的廣泛關注。參加體育鍛煉能有效地提高高校女教師的身體健康水平,緩解她們家庭和生活的雙重壓力,從而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改善生活的質量和教學質量,青年女教師作為傳播高等教育的一類群體,每天都進行著強大的腦力勞動,只有正確的體育健康生活方式才能為健康的身心打下良好的基礎,才能保證日常工作的品質與質量。2014 年國務院印發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46 號文件)中把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高校教師的身心健康關系到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順利實施,關系到榆林地區的發展,本文通過對高校女教師鍛煉行為情況的研究,深入研究體育鍛煉對高校女教師身心健康的影響,提高她們的健身意識,使體育鍛煉成為生活工作之余強身健體、緩解壓力、放松心情的最主要手段;從某種意義上講,女性體育鍛煉的參與狀況,更能準確地反映一個社會的發展和文明的程度。關注和重視女教師的身心健康和鍛煉現狀,為提高高校女教師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提供一定的服務,為進一步深化其體育鍛煉的相關研究與開展提供參考與借鑒,進而達到全民健身的美好愿景。
1 高校青年女教師參與體育鍛煉的基本特征
1.1 高校青年女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態度和動機分析
態度是人對客觀事物形成的穩定心理和行為傾向,動機是人進行大部分行為的基礎,對女教師參加體育鍛煉態度和動機的調查分析可以進一步得出高校女教師體育鍛煉的描述與預測,以得出更準確的結論與有實際意義的建議。
在對于高校女教師對參加體育鍛煉的態度調查中,有36人表示“很喜歡每天堅持”,占總人數的38%;28人表示“喜歡體育運動,但沒有時間參加”,占總人數的28.8%;21人對體育鍛煉態度一般,占總認識20.9%;14人“不喜歡體育鍛煉,不得已會參加”占7.3%;有3人表示不會去參加體育鍛煉,占5%。結果表明有近一半的女教師對體育鍛煉的態度很積極,喜歡進行體育鍛煉,但是沒有時間,充分說明高校女教師的生活工作任務大,閑暇時間少是不能進行體育鍛煉的重要原因之一。
體育健身鍛煉動機的認知具有較高的統一性,瘦身美體占最大比重,其次為人際交往和消遣娛樂。高校青年女教師比較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對形體方面要求比較高,她們希望通過鍛煉來減輕體重和塑造形體。另一方面:學校現在對教師的各方面要求都比較嚴格,在上課的同時也在積極地從事科研和各種活動的開展,精神壓力表較大,這時體育鍛煉不僅可以減輕壓力,還能增強同事之間的情感交流。她們體育活動作為業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豐富了高校女教師的課余文化生活,而且還起到了娛樂身心的功效,由于高校女教師的知識分子和婦女的“雙重身份”,所以體育鍛煉就成為她們緩解壓力的最好選擇。
總體來說,大部分女教師能認清體育鍛煉的價值,能明白參與體育鍛煉的好處。在女教師對體育鍛煉的態度分析中,“喜歡”和“很喜歡”進行體育鍛煉的女教師占到大多數,說明了參與調查女教師對進行體育鍛煉的良好希望。有對體育鍛煉正確的認識加之積極的態度,是日后女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前提和基礎。
1.2 高校青年女教師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分析
青年女教師參加體育鍛煉時間主要是指除了工作時間之外其他參與健身鍛煉的時間。在調查中發現青年女教師每次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多趨向于30min以內,絕大多數青年女教師能夠保持每周進行一次以上體育鍛煉,但她們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卻很短,堅持長時間進行體育鍛煉的更是寥寥無幾,這也說明青年女教師可以自由支配的余暇時間很少,在鍛煉時間和次數上遠遠沒有達到國家標準,由于我國女性這種“家庭主婦”的傳統習慣花費了女教師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導致在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較少,造成這方面的原因除了有工作家庭壓力大,更多的是自身鍛煉意識的薄弱。
1.3 高校青年女教師體育鍛煉場所分析
從表中可以看出:青年女教師在平時鍛煉地點選擇上多以學校體育場所、公園、小區等免費場所進行,有一部分青年女教師選擇健身房鍛煉,占16%,其他鍛煉地點占10.42%,但是,公共體育活動設施比較少,管理不嚴謹,好多器材都被損壞,起不到良好的鍛煉效果。就學校設施而言,場地設施還是比周邊院校的突出,如新建的操場、各式的網球場地、足球場地以及室內健身器材室等等一系列體育基礎設施。針對青年女教師而言,自發性的鍛煉容易造成運動損傷,比如長時間跑步膝蓋容易造成損傷,而且缺乏專業的鍛煉指導,容易受傷進而影響鍛煉效果。 所以應該完善室外公共體育設施的建設,多組織有健身指導和健身規劃的健身活動,讓女教師能即不受時間、比賽等主觀因素的影響,還可以和朋友同事一起鍛煉。
2 高校青年女教師參與體育鍛煉的內容分析
從表3可以看出;高校青年女教師平時參與體育鍛煉的項目依次為:有氧舞蹈、瑜伽、其他、球類,其他等等,青年女教師普遍對這些塑造形體的項目有興趣,這些有氧運動不僅能夠減肥,而且還能夠塑造形體、改善血液循環系統、增強機體的適應能力,所以這些項目更受青年女教師的喜愛。根據實地走訪,發現高校女教師的教工家屬樓就在學校內,一方面家屬樓下均有公共健身器材,另一方面學校也有健身房,設備簡單但對教師免費開放,對教師提供了便利,所以有部分的教師選擇了通過健身器材進行體育鍛煉。
3 高校青年女教師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因素分析
影響高校青年女教師不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要因素有沒時間、忙于家務,特別忙于家務占據首位。在生活中,她們更多地承擔繁重家務及教育撫育子女義務,造成余暇時間不足。另外,青年女教師面對職稱評定、科研等工作,壓力越來越大,關注于自身的進修而無暇顧及體育鍛煉。與此同時,青年女教師在參與體育鍛煉時缺乏有效指導,沒有場地器材,沒毅力、其他等因素也在某些程度上影響了她們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態度。雖然高校女教師文化程度比較高,對體育鍛煉態度也持肯定的態度,但是,她們的表現行為卻與她們的態度不成正比。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高校青年女教師參加體育鍛煉動機的首要是瘦身美體,其次為人際交往和消遣娛樂,青年女教師比較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她們希望通過鍛煉來減輕體重和塑造形體,同時減輕工作和家庭壓力。基本上能堅持每周一次的體育鍛煉,但是她們進行體育鍛煉的時間很短,每次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基本都在30min之內,堅持長時間進行體育鍛煉的更是少之又少,而她們對有氧健身、瑜伽這類減肥塑形的鍛煉項目最有興趣,這些鍛煉項目更為適合她們這一年齡階段。影響青年女教師不參加體育鍛煉主要因素有沒時間、沒毅力、忙于家務、缺乏組織指導,特別是沒時間、忙于家務占據首位。在生活中,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和家庭壓力比較大,真正屬于自己的獨立空間比較少,再者是,青年女教師在參與體育鍛煉時缺乏有效指導,沒有場地器材不適合等因素也在某些程度上影響了她們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態度。
4.2 建議
加大全民健身宣傳力度,樹立終身體育觀念,為其開具合理的運動處方及配備合理的健身指導方法、同時高校青年女教師個人要注意合理分配好工作安排和課余時間,正確處理好工作和體育鍛煉,二者合理劃分開來,這也是為提青年高女教師的身體素質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證。改善鍛煉場地條件,優化健身設施,美化健身環境。加強對青年女教師體育鍛煉的指導,定期開展有針對性的健身培訓。培養青年女教師的鍛煉興趣,人一旦有了興趣,就有了鍛煉的動力。訓練強度要適宜,循序漸進。營造良好體育活動的氛圍,構建優美舒適的健身環境,擴大體育鍛煉參與人員。在余暇時間,可以通過組織大規模的體育競賽活動和體育娛樂休閑游戲等活動來引導青年女教師參與體育健身活動,以此來豐富業余文化生活和緩解工作生活壓力。在青年女教師心中樹立起“健康第一”的觀念,摒棄不良的生活作息對身心健康的影響,用積極向上的體育生活態度來促進身心健康的協同發展,使良好的體育生活習慣受益終生,這對于全面落實全民健身的奮斗計劃,以及實現科教興國的戰略目標方針,具有深刻而長遠的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桂芝.高校教育健康狀況及其參加全民健身的現狀[G].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06).
[2]陳雙,任遠金.高校女教師體育行為的社會學分析[G].榆林學院學報,2008,(03).
[3]王東方.高校教師體育健身狀況的研究與分析——以南京市為例[G]當代體育科技,2012,(01).
[4]鄭兆云,騰青.高校女教師參加體育鍛煉活動特征與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3,(06).
[5]沈國平.影響高校知識分子體育行為主要因素的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1999,(8):68-70.
[6]庹權.我國社會轉型期體育生活方式的現狀與趨勢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
作者簡介
張亞南(1988-),男,碩士研究生,鄭州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