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手繪表現技法作為環境設計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其主要的培養目標是為了提高學生在設計方面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在手繪表現技法課程教學過程中,如何實現讓學生在思維上從手繪表現向設計方案表現的轉變將是一個重要的教學議題。本文將通過在手繪表現技法課程訓練的內容上結合方案設計思維的相關內容來進行手繪實踐課的訓練,逐步引導學生從傳統的技法表現過渡到以方案設計思維為導向的設計表現,進而提高學生的設計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關鍵詞:環境設計;手繪表現;方案設計思維
基金項目:2018年湖南農業大學校級教學改革項目《環境設計專業課程教學方法創新性研究——以“手繪表現技法”課程為例》
作為環境設計專業課程體系下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手繪表現技法課程所具備的課程功能不能只停留在如何提高學生的技法表達層面,而應充分發揮其專業基礎課和先行課的作用,讓學生逐步實現從手繪表現向方案設計表現的過渡。接下來,筆者將從以下方面分別進行闡述。
1 手繪表現與草圖方案設計
設計手繪表現不同于純粹的藝術繪畫,其主要目的是要為設計服務,脫離了設計的手繪表現只能變成一張漂亮的藝術繪畫作品。所以,手繪表現的內容總是與設計方案的構思密不可分。在一般的方案設計流程中,前期的設計立意與草圖構思是一個方案的開始,而進行設計立意與草圖構思最為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便是手繪表現。
在設計方案的草圖構思階段,眼、手、心的協同過程,便可以看做是草圖方案的生成過程。而在“眼”、“手”、“心”三者當中,通過手來傳達設計思維最為直接有效。熟練的手繪表現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設計思路,同時還能有助于學生能夠快速的進行設計靈感的捕捉和方案的推敲。在現代設計發展的當下,具備良好的手繪表現能力不僅是設計者自身藝術修養的一種體現,同時也是進行方案構思的一種有力手段。
所以,在手繪表現技法的教學中,學生除了掌握基本的手繪表現技能外,還應學會如何通過手繪表現將自己的設計構思轉化為可視的設計圖紙。
2 方案設計思維下的手繪訓練
通過手繪表現技法課程的教學實踐以及在課程訓練中學生所反饋的一些問題,筆者試圖從手繪表現技法課程的訓練方法上結合方案設計思維來進行改良,并在教學內容中融入方案設計所涉及的尺度意識、陳設搭配、布局原理等內容,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2.1 在線條訓練中融入設計尺度意識
手繪線條的訓練作為手繪表現技法課程學習的基礎,對于學生運用線條如何去表現室內物體或透視空間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線條的訓練不能只是單一地圍繞線條表現力的訓練,而應將設計尺度的意識逐步融入到課程的訓練內容當中去。
在方案設計中,尺度是空間物體與人之間的關系能否合理相處的基礎。在手繪表現中,合理的線條尺度感,是手繪表現的物體在大小與比例方面的關系是否協調的重要因素。在課程訓練初期,教師可以通過對生活中常見的家具案例以手繪草圖的方式進行詳細的尺寸解析,這樣學生既能通過教師的手繪表現示范了解手繪線條在具體家具案例上的運用,同時又能促使學生通過手繪表現來加強對常見家具的尺度概念的理解。如此看來,手繪線條訓練就不是單一的線條表現力的訓練,而是在線條訓練基礎上帶有對表現對象設計尺度的理解與把握的學習。這對于學生在后期大空間透視表現中,物體與物體、物體與空間的比例把握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2.2 在家具組合訓練中融入陳設搭配
家具組合訓練是手繪表現從單體家具表現向透視空間表現的一個過渡階段。家具單體一旦有了組合就會涉及不同的組合方式,不同的組合方式就會體現出不同的風格樣式,不同的風格樣式就會涉及室內的陳設與搭配。
在方案設計中,陳設搭配既體現出一個空間的風格走向,同時也體現出一個設計師對于空間審美能力的把握。手繪家具組合作為室內空間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陳設方式和美感將直接影響到后面手繪透視空間的表達。在表現家具組合的訓練中教師可以通過對一些優秀的室內陳設設計案例進行分析,并通過手繪的方式對案例中的家具造型和組合形式進行解析,讓學生從解析中掌握一些家具造型的基本規律和組合美感。這樣學生在進行家具組合訓練時就不是單純對著案例進行描摹,而是帶有設計思考的方式進行手繪表現。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不僅能夠在手繪表現家具組合的能力上有所提高,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們對于室內設計方案的整體感悟能力和審美能力。
2.3 在透視空間訓練中融入空間布局原理
透視空間的訓練是手繪表現的綜合表達,其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將平面方案的設計內容轉換成立體的透視空間效果。換句話說平面設計方案決定著透視空間的最終效果和表達內容。所以在透視空間的訓練中,在表達透視空間效果圖之前對于其對應的平面方案的推敲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以往的表現技法課程中,透視空間訓練多停留在畫面效果的學習上,缺乏對于該透視空間效果圖所對應的平面方案的學習,而透視空間效果表現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體現平面方案的設計內容。所以,如果學生對于平面設計方案內容沒有一個清楚的認知,那么他們對于手繪表現的學習就僅僅只能夠停留在一個技法表達的層面,這就容易讓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出現空間尺度把握不準,同時還會出現家具與空間比例不協的問題。所以,對于透視空間的訓練不能只是單一的描摹案例圖片,而應該通過所描繪的案例效果圖去推敲其在平面方案上所呈現的空間布局;而通過對其空間布局的推敲,便能讓學生進一步的認識到在什么樣的布局下,該采取什么樣的表現方式,而在這種表現方式下,家具組合的比例又是否準確。通過這樣的訓練,學生不光是帶著思考在進行手繪透視空間的表現,同時也是對所表現案例的空間布局原理的進一步學習,而這種學習對于學生在后期的設計課程中將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3 總結
在手繪表現技法課程的實踐教學中,不論是加入設計的尺度意識、陳設搭配還是空間布局原理,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實現讓學生從傳統的技法表現過渡到以方案設計思維為導向的設計表現。在環境設計專業課程體系中,每門專業基礎課都具有其自身的課程特點和課程屬性。在專業實踐教學中如何把握這些特點和屬性,并以此來打通學生從專業基礎課邁向專業主干課的通道,就需要不斷的對專業課程的教學進行自我總結和思考。
參考文獻
[1]保羅·拉索(美),邱賢豐,劉宇光,郭建青,譯.圖解思考——建筑表現技法[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2]鄭曙旸.室內設計程序(第三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
[3]薛健.室內外設計資料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4]謝明洋.圖形中的歸納與演繹——環境藝術設計手繪表現課程教學思考[J].裝飾,2011(10).
作者簡介
肖青波(1988-),男,湖南農業大學,講師,設計藝術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