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蓉

【摘 要】目的:探討在社區公共衛生管理中以全科診療為服務主路徑模式的應用效果。方法: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在社區公共衛生管理以全科診療為服務主路徑模式進行管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中在社區公共衛生管理中以專科管理模式進行管理,比較管理效果。結果:以全科診療為服務主路徑模式的管理效果優于專科管理模式(P<0.05)。結論:在社區公共衛生管理中以全科診療為服務主路徑模式進行管理可提高管理效果。
【關鍵詞】社區公共衛生管理;以全科診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服務主路徑模式;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876.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292-02
對于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來說,是以社區居民的健康為中心,以衛生服務需求為導向,以家庭為單位,集保健預防、醫療康復、計劃生育、健康教育等為一體的衛生服務[1]。目前我國的社區衛生服務大都停留在給予人們基本的診療服務上,而其他公共衛生服務的開展有限,導致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服務的發展不平衡[2]。本課題主要研究在社區公共衛生管理中以全科診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服務主路徑模式的應用效果,具體為: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仔細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2018年11月-2019年11月的社區公共衛生管理記錄和資料,主路徑模式組中:0-3歲兒童225例、3-6歲兒童358例,6-18歲948例,成年人3256例。慢性病者852例(糖尿病268例、高血壓584例)。專科團隊模式組中:0-3歲兒童240例、3-6歲兒童372例,6-18歲958例,成年人3311例。慢性病者866例(糖尿病275例、高血壓591例)。通過分析資料,發現P>0.05,也就是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所以兩組可進行本次研究。
1.2 方法
主路徑模式組:建立立體型的社區衛生服務團隊(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示范工作室,處理現患同時,篩查公共衛生管理的相關問題,對重點人群建立專案、分類、追蹤管理,如有必要可團隊間轉診。具體為:(1)先構建團隊,每個家庭醫生團隊一名護士、一名全科醫師、一名公衛醫師、一名上級醫共體專家,共四個團隊,上級專家負責培訓和凝難解答。定期給予團員公共衛生管理技能的培訓和學習,確保其熟悉主路徑模式服務的理念,掌握服務流程、管理內容、管理要求,且確保其存在預約、導診、疾病診療、健康教育、護理服務、回訪、建立專案、健康評估、體檢、隨訪、家庭簽約、資料管理、兒童體檢等能力。(2)構建團隊制度,比如首診醫師負責制、首診測血糖測血壓制度、團隊交接班制度、首診建檔制度、團隊轉診制度、重點環節管理制度、回訪制度、管理質量評價制度、團隊績效評估制度、雙向轉診追蹤管理制度等。(3)制定流程,比如全科團隊的服務流程以及團隊轉診流程等。
專科團隊模式組:組建多個專科團隊,管理不同公共衛生版塊,每團隊公衛生醫生一名、護士一到兩名、醫生一到兩名,醫生負責篩查、發現、登記、檢查重點人群,公衛醫生和護士負責建立專案、建立檔案、追蹤和隨訪。
1.3 觀察指標 經新發糖尿病、新發高血壓、糖尿病篩查、高血壓篩查、月均免疫接種、月均兒童保健、兒童系統管理、慢性病管理等評價管理效果。
1.4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據經SPSS21.0軟件做分析,(%)表示管理效果,開展檢驗,兩組間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用P<0.05進行表示。
2 結果
比較分析兩種管理模式的效果:對比新發糖尿病率、新發高血壓率、糖尿病篩查率、高血壓篩查率、月均免疫接種率、月均兒童保健率、兒童系統管理率、慢性病管理等,主路徑模式組都優于專科團隊模式組(P<0.05)。見表1:
3 討論
社區衛生服務在我國的發展比較晚,且各地區的社區服務水平不一。我國現在正在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社區衛生服務模式,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城市居民鄰里間的走動很少,“戒備心”很重,對于社區醫生上門服務的接受度一直不高。而且社區門診每天會接待大量的就診人員,醫護人員的工作量比較大,人力資源不足,沒有時間為社區居民提供上門服務[3]。所以,要想做到社區醫療同公共衛生服務融合,政府就要加大對于公共衛生服務上的資金投入,并給予足夠的政策支持,而且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也要積極的、努力的探索有效的服務路徑或者流程。
以全科診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服務主路徑模式就是以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示范工作室,為服務主要場所,開展全科診治、篩查、分類管理重點人群以及隨訪追蹤的一系列服務,把上述服務融為一體,由同一團隊來完成上述服務,這種模式正好可適應上文提到的我國城市居民的特點[4]。通過主路徑模式實施,全科醫生在全科診療時同患者可構建互相信任的關系,為后續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開展奠定一定的基礎。并提高公共衛生服務的效率和質量,以全科診療窗口當做突破口,減少上門服務同時,來開展公共衛生服務,確保服務效果同時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要想做好基本公共衛生工作,就需搞好全科診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示范工作室,良好的公共衛生工作可使居民有病先找全科醫生,形成良性循環,最終實現社區居民小病進社區,而大病進醫院[5]。還要建立有效的制度,確保主路徑模式順利的、正常的運行。
總之,在社區公共衛生管理中以全科診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服務主路徑模式進行管理可提高管理效果。
參考文獻
[1]常麗娜.項目管理在社區公共衛生服務中的應用探索[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2):240-241.
[2]吳獻.社區衛生院公共衛生管理的現狀及改革對策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10):68-69.
[3]崔方正.淺析社區公共衛生管理探索[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25):383-384.
[4]李偉,李熾峰,莊再生等.以全科診療為服務主路徑的模式對社區公共衛生管理的效果[J]中國醫藥科學,2015,30(9):189-191.
[5]張憲華.以全科診療為服務主路徑的模式對社區公共衛生管理的效果[J]特別健康,2019,25(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