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曉麗 郭瑋華
摘 要:嘗試教學法,是給學生創造一定條件或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學能力為主要目標的教學方法。在學習了嘗試教學法并應用到教學中,我發現嘗試教學法既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又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既能提高教學質量,又能減輕學生負擔。
關鍵詞:嘗試教育 小學數學 策略 研究
低年級學生掌握的知識相應較少,概念性的知識自學比較困難,但可以從實踐性的東西開始,課堂教學中,要盡量聯系學生應用生活實踐知識來學,啟迪他們的智慧,開發他們的智力,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漸進的方法,一步一個腳印,千萬不能操之過急。嘗試教學法特別適應數學教學是毋庸置疑的,對要教學的內容給學生嘗試機會,給學生交流、探索、發現的機會,實際就是教師創造給學生自己學習的機會,是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培養了學生的自己動手、探索、創新的精神[1]。
一、嘗試教學法中的“先試后導”
嘗試與創新是緊密相連的,是一個活動的兩個方面,創新以嘗試為前提,嘗試以創新為目標。嘗試與創新是相輔相成的,在嘗試中創新,在創新中嘗試。大膽嘗試,才能創新!學習嘗試教學法不能停留掌握一般理論和原則上,而應該在教學實踐中加以運用。怎樣設計準備題和嘗試題以及怎樣做好兩者銜接[2]。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使學生經歷發現知識的過程,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快樂。
二、嘗試教學法中的“先練后講”
嘗試教學法改變了傳統教學方法和模式,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能力、讓學生體驗成功,達到課堂高效目的。數學練習不僅要對新學知識的基礎練,深化練,綜合練,拓展練,對比練,反復練 ,更要對章節知識的綜合練 對比練,反復練,每天課前,課中,課后練,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從而讓學生在數學課上,都動起來,都參加到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去!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通過教學習能力差的學生來鞏固和吸收新的知識。學習能力差的學生通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的幫助也慢慢開始學起來!從而達到人人都在學習數學,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對老師的要求更高,是一種挑戰[3]。
三、嘗試教學法中的 “先學后教”
嘗試教學運用了心理學中的遷移規律,重視學生已有的舊知識和生活經驗在新知識學習中的作用,使先前的知識結構改組,結合新學得的知識,使學生形成能容納新知識的更高一級的新知識結構。讓學生自己先學,教師后教。 經過多年的嘗試教學實驗中,意識到如果教師為學生創造一定的教學條件,并促進學生嘗試成功的案例,如: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指導、示范的教科書,舊知識遷移的角色,學生之間的互補作用,教師和學生的多向情感角色和教學方法的輔助功能等。這些因素成功的嘗試,讓每一個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和價值,共同構成一個整體結構,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動態系統[4]。
結語
綜上結合得出心得:首先,實驗教學法強調學生應該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嘗試實踐,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有基礎訓練題、準備題和實驗題?!皽毓识隆笔菄L試教學法的主要精神之一。學生從復習舊知識活動中,使自己的認知結構再次同化或適應,也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然后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去探索教師提出的嘗試?;A訓練題和預備題的提出,根據教材內容選擇不同的題目和不同的引導方式,常用的方法有快速問答、小組游戲和小組信息收集報告等,這些都更愿意學生活動[5]。第二,試題的設計決定了整個測試活動的流暢,這主要由多個思考問題和例子問題類似的教科書組成,這樣學生可以自己學習教科書以及學習操作工具和通過討論來解決這個問題。實驗的問題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呈現,如角色扮演、問題場景模擬、自由關聯、屬性列表、分割、重新定義等。選擇多種教學情境設計,為學生提供準科學家的研究過程和學習原則。每個小組在進行獨立的研究和思考后,利用他們掌握的科學方法或自學課本上的信息,一起討論和討論問題的解決方案。第三,運用實驗教學法,會使概念很清楚地扎根于學生的心中,但“掌握學習”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須培養學生的能力。所以第二次嘗試練習,通常是用課本和練習來進行,或者口頭問題,或者形成性評價等等。經過試用教學法的應用,可以發現學生的“學習遷移”能力得到了增強,往往可以舉一反三,不需要教師講解問題,可以節省時間。要讓學生多一起復習,因為通過合作學習,大家可以互相幫助,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可以逐漸接近,有助于提高整體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張德花.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策略轉變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9):108.
[2]付仕卓.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淺談新形勢下的小學數學有效教學[J].文存閱刊,2017.
[3]路子胥.轉變觀念,改進策略——淺析新形勢下小學數學教學[J].河北教育(教學版),2006(05):37-38.
[4]陳明涵.從舊知識中找出新感覺——建構主義觀點下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10):62-62.
[5]安桂玲.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景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