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落實素質教育的過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這一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對學生的良性成長和發展有著關鍵的作用和價值,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在教學實踐活動的過程之中必須要關注不同教學策略和教學理念的有效創新,尋求全新的教學途徑,鼓勵學生在一個更加自由寬松的氛圍之下實現良性成長和發展。
【關鍵詞】校園新媒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途徑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5-0066-02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各種創造性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融入教學環節,其中新媒體教學工具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不可否認,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意義重大。作為高校教育實踐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尤為關鍵,這一教學模式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復雜,老師需要關注教學策略的革新,積極采取符合學生個性化發展要求的教學途徑來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及優勢。
二、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新媒體環境下的機遇
在信息化和科技化時代之下,新媒體與我國的教育教學實踐實現了極為緊密的聯系,其中以新媒體為代表的各種高新技術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彌補學生在想象力和邏輯思維判斷力上的不足,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積極構建高效課堂,促進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老師也可以利用新媒體來引導學生、鼓勵學生、保障學生在觀看視頻音頻和圖片的過程之中對所學習的知識有一個更加宏觀的認知。在思想政治教育時老師也可以利用新媒體來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引導,這種簡單直接的教學策略能夠保證學生獲得更多真切的感知,在情景分析的過程之中調動個人的各項感官,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實現綜合成長和發展。對于教師的教學工作來說,新媒體能夠提供更為廣泛的平臺,以豐富多元的課程內容為主體給予學生更多思想表達的機會,老師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的有效應用實現師生的相互交流,了解學生的發展需求,以此來調整后期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實現針對性的教學。
(二)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
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夠有效的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實,也會產生許多的負面影響,其中新媒體的出現能夠有效的促進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海量的信息不斷的涌入現有的教學活動環節,不同信息的質量存在一定的差距,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不足,是非判斷能力相對較差,難以在海量的信息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其中不良信息嚴重影響著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師主要以平等的思想觀念為主題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新媒體為學生提供表達自我的平臺,一些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和教育能力的學生隨心所欲的發布不同的信息,最終導致現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諸多的困難和障礙,各種偏激的語言和錯誤的理念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思想政治。
三、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策略
為了避免新媒體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之中必須要注重策略的分析及研究,積極的營造自由且寬松的教學氛圍。
(一)盡可能凈化校園網絡環境
校園網絡環境的進化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比較復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老師必須要立足于新媒體環境之下各種信息傳播的實質需求,凈化現有的網絡環境,篩選無效信息和負面信息,讓學生能夠接觸到有價值的信息,更好的實現自身的良性成長,另外老師還需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真正的踐行良性教育,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二)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自覺運用新媒體
新媒體技術的運用能夠促進教學質量和水平的穩定提升,為了發揮各種新媒體技術的作用和優勢,老師需要積極的利用不同的教學平臺,比如微博平臺和微信平臺,在各類平臺中傳播正能量,實現教學信息的共享。其次,老師還可以通過新媒體技術,以前期的文本講授為主體,采取圖文并茂的形式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障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對所學的知識有一個宏觀的認知。
四、結語
在校園新媒體環境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來越復雜和多元,高校必須要關注教學途徑的有效創新,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新媒體的醫療作用和價值,不斷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積極構建良好的新媒體教育教學環境。
參考文獻:
[1]李蘭蘭.校園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創新研究[J].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學報, 2017(1):91-93.
[2]劉春嬋.關于校園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創新研究[J]. 快樂閱讀, 2015(10).
[3]王祥琳.校園新媒體環境下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徑創新探討[J].讀天下, 2016(14).
作者簡介:
楊梅(1981.12.31-),安徽鳳陽人,講師,本科是電子信息專業,現在在川師讀在職研究生(學科思政專業),四川護理職業學院思政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