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輝
摘? ?要:翻轉課堂教學研究不斷深化,文章針對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缺陷,提出基于翻轉課堂的電子技術教學模式研究。結合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大綱,建設教學資源共享平臺,結合校企合作制度開展實踐教學,實現翻轉課堂的電子技術教學模式研究。
關鍵詞:翻轉課堂;電子技術;教學模式
信息時代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行業中電子類專業教學模式的革新。“電子技術”課程作為高職院校內導彈維修專業、飛機電子設備維修專業、電氣自動化專業和應用電子技術等專業的一門必學學科,在整體教學體系中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結合市場內電子類行業的發展,現代化電子類技術開始不斷地進行革新,多元化知識不斷涌出。高職院校中電子技術專業課程中學生所需學習的內容越來越多。翻轉課堂作為目前教育行業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指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采用線上和線下兩種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及未來發展趨向,對不同層面的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隨著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電子技術類課程教學中的引入,盡管在一定程度上為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提供了發展方向,但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1]。包括教師的教學理念較陳舊,無法結合電子技術行業在市場的發展趨勢對學生開展對應的教學活動,在教學中仍沿襲傳統的“輕實踐”教學方式,造成學生缺乏對應的動手操作能力,導致學生對于電子技術專業知識學習的興趣程度較低,影響教師教學任務或教學目標的完成。基于上述問題,文章將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電子技術專業課程中的應用,開展電子技術教學模式的研究,為電子技術專業課程的革新提出指導方向。
1? ? 基于翻轉課堂的電子技術教學評價指標
1.1? 引入“案例式”教學方法
為了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創新思維,文章將從電子技術理論教學方面,開展基于翻轉課堂的電子技術理論教學研究。首先,結合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大綱,將理論教學活動分為“教、練、評”3個關鍵環節,理論課教學開展前,由教師整理當堂課的教學重點及難點,采用制作微課視頻的方式,將知識點整理成短視頻,指導學生開展對應的預習工作,在教學活動開展中,轉換傳統的以教師板書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將學生作為活動的主體,以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為教學的主線目標,結合學生線上預習的情況,課前開展簡單的提問,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其次,在電子技術專業課程中,適當選定與當節課有關的真實項目案例,采用案例式教學法為學生開展專業知識的講授,提升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效果,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己動手尋找問題的答案,教師可根據學生后期對自身的規劃,合理進行課堂討論小組的劃分,對不同學習小組分配不同的學習任務,通過小組之間成員的討論,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及創新思維[2]。最后,利用課堂結束前5~10 min的時間,由教師進行知識點的總結,并為學生布置對應的課下作業,要求學生將完成的作業或設計的成果以電子版的形式傳送給教師,提高學生使用計算機的能力,提升學生適應現代化社會的能力。
1.2? 建立多元化教學評價指標
基于上述理論教學活動的不斷完善,采用多元化評價學生的方式,建立多個教學評價指標,從多個層面評價學生,促進學生的綜合性發展。首先,遵循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前提,將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設計成果作為評價學生的關鍵指標,根據成果的市場風險評估結果及創新程度,由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分,該部分所得的成績占期末總成績的50%。其次,采用大數據對比的方式,對學生線上學習情況進行綜合性評分,包括學生的選修課聽課情況、平臺瀏覽歷史、與教師線上互動情況等,整理計算機對學生的評分,該部分所得的成績占期末總成績的30%。最后,取消傳統的期末理論考試,設置季度檢測、章節檢測等,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情況進行綜合性評分,占期末總成績的20%,由此完成多元化教學評價指標的建立。
2? ? 電子技術教學模式路徑探析
2.1? 建設教學資源共享平臺
在上述對于電子技術教學評價指標建立的基礎上,采用建設教學資源共享平臺的方式,開展基于翻轉課堂的電子技術教學模式路徑研究[3],以此建設教學資源共享平臺。首先,教師可將課下總結的多元化知識點以短視頻,PPT,Flash動畫等形式,上傳至教學質量管理平臺上,為學生提供多種渠道的教學資源,學生根據教師上傳的資料,有針對性地對教師展開提問,教師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并將其記為教學中的重點知識,方便在后期對學生開展有針對的教學。其次,結合“MOOC”教學方式,不同教師可在教學質量管理平臺上采用發布公告的方式,為學生提供電子技術課程的拔高課程或選修課程,學生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在平臺上選擇指定教師的課程作為選修課的課程,教師3~5天前在平臺上發布上課時間,學生采用線上聽課的方式,豐富自身的學術水平,有效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保證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線上課程授課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學生聽課情況隨機為學生拋出問題,一方面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助于教師對學生學習的了解;另一方面,可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縮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傳統的電子技術學習脫離時間、空間上的限制。
2.2? 結合校企合作制度開展實踐教學
首先,采用在高職院校建設校園實踐基地的方式,為學生提供線下實踐場所,將傳統的教學場所轉移至教學實踐基地,教師進行簡單的理論知識講解后,便引導學生進行上機操作,讓學生在操作中提升對電子技術方面知識的理解[4-5]。其次,根據企業為學生實踐提供的真實案例,由教師引導學生完成進行項目的生產流程設計,讓學生切實掌握企業的對外經營方式,為后期走出校園步入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后,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采用在平臺上建設模擬實踐基地的方式,為學生提供線上實踐指導,教師搜集相關的教學實踐案例,由學生完成項目的整體設計。通過查找資料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結合學生的創新思維,完成項目的整體設計,最終將設計成果發送給企業,由企業進行項目市場風險的評估,讓學生掌握當下電子技術專業在市場的發展趨勢,提高學生對自身的認知程度,有助于學生后期開展對應的就業規劃。
2.3? 優化教師隊伍建設提供多元化教學
根據上述基于翻轉課堂建立的電子技術教學實踐基地,下述將從教學資源建設方面,開展基于翻轉課堂的電子技術教學模式的研究。一方面,線上教學的開展要求教師不但需要具備過硬的電子技術專業能力,同時要求教師熟練地掌握相關計算機使用能力,可采用定期開展電子技術市場調研活動的方式,讓教師掌握市場內電子技術行業在未來3~5年的發展情況,同時設立教學討論小組,由小組共同討論下一步教學目標或教學任務的制定。另一方面,根據現代化背景下對教師教學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具備一定的服務能力,以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教學的主要方向,鼓勵對應的電子技術專業教師到企業中掛職學習,切實參與到企業項目的生產活動中,服從企業管理者的安排,與企業員工共同參與項目的設計,在實踐過程中,提升自身的電子技術專業能力。除此之外,要求教師利用假期或休息時間,聯合社會一些公益性崗位,參與到市場的公益活動中,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采用上述方式均對教學資源的整合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3? ? 結語
結合經濟市場下電子技術的發展趨向,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教學的主線目標,提出基于翻轉課堂的電子技術教學評價指標。文章采用完善電子技術理論教學、建立多元化教學評價指標、建設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基于翻轉課堂增設電子技術實踐教學、優化教師隊伍方式,開展了基于翻轉課堂的電子技術教學模式的研究,有效提升了學生對于電子技術課程學習的興趣,有助于教師教學目標的完成。采用多角度評價學生的方式,有助于學生的全方面發展,因此在后期的教學改革中,應加大該種評價方式在教學中的應用。盡管上述課程建設已經趨于完善,但在后期的發展中,仍需要以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前提,優化教學資源、建立電子技術專業的教學資源數據庫,為學生提供多種渠道的學習方式,促進教學改革的深化。
[參考文獻]
[1]吳亞瓊,韓雪巖,曹晰,等.基于“雨課堂+雷實驗”的實驗教學改革模式研究—以“電子技術實驗課程”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9(6):109-114.
[2]張愛華,于忠黨,張志強.創新教育與專業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以《模擬電子技術》為例[J].渤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2):167-173.
[3]劉慧賢,李爭,趙宇洋.一種基于項目驅動法的混合式MOOC教學模式研究—以應用型高校電力電子技術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9(48):188-189.
[4]林江梅,汪卓凡,陳光會.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信息化教學設計中的運用—以《變速運動小車功率放大電路的安裝與調試》信息化教學設計為例[J].裝備制造技術,2019(4):145-149,159.
[5]呂常智,王瑜萌,范迪,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背景下數字電子技術實驗項目設計—以BCD←→BIN變換實驗為例[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9(9):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