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偉 朱明祥
【摘要】高等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過程性考核成為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對相關專業課程進行過程性考核的設計,經過一年多的實施,總結實施以后取得的效果。最后進行反思和總結,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析,并提出建議,以減少后續實施過程中的產生的問題。
【關鍵詞】過程性考核? 實施效果? 教學方式? 考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5-0252-01
引言
高等教育水平與人才培養目標、教師水平、教育教學條件等密切相關[1]。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行為、良好的師生互動與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有著緊密的關聯性[2]。隨著我國高等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不斷重視課程的過程性考核[3]。目前高校課程教學的形式以課堂教學為主,學生的學習效果主要取決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2]。因此課程教學中使用過程性考核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有著積極的作用。
為了鼓勵教師教學改革,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完善過程管理,全方位、更為細致、更具人性化地評價學生的水平與能力,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2018年以教學改革項目立項的形式開展過程性考核的課程改革試點工作。
1.過程性考核的設計
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鼓勵廣大教師創新,探索適合自身課程特點的過程性考核方式,以達到示范作用;教務處出臺指導性意見,為全面推動過程性考核提供制度保障;最后全面啟動和實施。
(1)增加平時成績比重
如果平時成績占比過低,那么過程性考核再嚴密,也無法督促學生重視平時學習[4]。允許教師從課程的實際出發,增加平時成績比重,使學生端正平時學習的態度。
(2)豐富平時考核形式
傳統的考核方式有點名考勤、課堂提問、課后作業、章節測試等。可以根據課程的特點增加其他新的形式,如課堂專題討論、綜合性作業、知識競賽、團隊作業等[5]。
(3)增多平時考核次數
為了充分體現過程性,基本上每周都采用不同方式進行考核。把學習工作做在平時,認真對待,沿途的風景很重要,不能一味的只考慮最后的結果。
(4)改革教學方式
原來的教學方式主要是填鴨式的“先講后做”,現在讓學生先做,然后歸納出問題,最后由教師進行補充、強調重點[6-7]。這就是“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學習方式。
2.實施效果
對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相關課程進行過程化實施后,效果顯著。具體表現為:
(1)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比較客觀
整個過程性考核形式多樣化,考核次數比較多。這種方式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能夠比較客觀,改變學生原來平時不認真、考前抱佛腳的行為,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平時的課堂。
(2)教學過程的質量得到提高
在過程性考核中,教師和學生互動更加頻繁,教師需要對課堂教學任務進行細化,并且全程跟蹤和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的教學質量得到了提高,教學過程的規范化得到了促進。
(3)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
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過程性考核評價方式中得到了提高。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做中學”,可促進知識的掌握。通過全過程管控與監督,從課程開始到課程結束,學生的課程重視度均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上。
(4)相互交流增多
過程性考核需要教師全程督促并及時反饋學生學習情況,這樣增加了師生之間討論的機會。此外,分組討論和交流比較多,小組的成員相互之間的溝通更頻繁。融洽的師生關系,活躍的課堂氛圍,這些都更能夠強化學生溝通意識和團隊意識。
3.反思與建議
課程的過程性考核經過試點,得到了學生的認可,加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素養,提高了課程的教學水平。但在實施專業課程過程性考核的過程中需注意以下問題:
(1)任課教師務必把握好學生互評環節,否則會出現班級同學相互的不團結。
(2)過程性考核課程學習平臺需要完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提升,能讓學生樂學。
(3)學校層面要給予實施過程性考核相應的支持,否則任課教師很難真正做到實處。同時及時反饋學生的階段評價結果,以便學生能夠改進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周志翠,張勇.過程性考核的實踐探索——以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機械職業教育,2017(04):40-42.
[2]陸冷飛.高校課堂教學過程性考核的信息化解決方案[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02):79-81.
[3]焦璨.過程性考核在高校專業課中的實踐與探索:以心理測量學為例[J].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016(04):113-115.
[4]曹傳晏.構建課程管理過程性考核系統[J].中國高校管理, 2016,(16):102-104.
[5]陳鳳.翻轉課堂背景下高職專業課過程性考核的研究[J].職教通訊, 2017(21):76-80.
[6]楊菲菲,柳欣. C語言教學過程性考核的設計與實踐[J].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7(10):113-114.
[7]孫忠梅,陳曄,林鏘. 基于“過程性考核”的本科教學改革創新與實踐——以深圳大學為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11):53-55.
作者簡介:
陶偉,男,漢族,江蘇泰州人,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高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