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結合現有文獻資料,概括分析了專業群建設的相關理論依據、船舶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并以益陽職業技術學院船舶專業為例,對專業群建設加快船舶專業人才培養的策略開展分析討論,便于更好地在專業群有利扶持之下開展船舶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
【關鍵詞】專業群? 建設? 船舶專業? 人才培養?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1-0245-01
本文就此以益陽職業技術學院船舶專業為例,深入研究并探討以專業群的建設為基礎加速船舶專業方面人才培養實施策略,便于充分發揮專業群優勢,注重高效化的船舶專業方面人才培養專業群建設,為國家及社會輸送更多的船舶專業方面人才。
1.專業群建設的相關理論依據
1.1基本概念
專業群建設,主要指高職院校以某一項技術學科或服務領域,根據自身獨特辦學優勢及服務方向,以院校特色或者重點專業作為核心,由若干技術基礎及職業崗位相近專業及方向所構成的一個專業集群。
1.2特征
群內各個專業有共同行業背景及服務領域,群內各個專業有共同課程內容及教學條件。
1.3建設的原則
構建原則、通用原則、專業目錄的分類原則。
2.船舶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
2.1 專業擇選模式不夠完善
現階段,高職船舶專業人才在專業擇選上,主要是填寫高考的志愿書時才可實現,擇選專業過于早,盲目性選擇船舶專業的成分較多,這樣必將影響著對船舶人才后期的專業培養及職業規劃發展。
2.2 課程設置過于單一
當前,益陽職業技術學院船舶專業課程設置還較為單一化,具體表現于課程科目均圍繞著本專業培養目標進行設置,數量少且單一,無法為學生們提供多元化的選擇方向。所有學生均按照相同教學計劃及步調學習,課程設置的靈活度嚴重不足,個性化難以凸顯及發揮,難以實現對船舶專業人才的個性化培養。
2.3 教育資源不足
若想培養高素質、復合型的船舶專業人才,豐富的教育資源往往至關重要。但是,從現階段益陽職業技術學院船舶專業人才培養現狀來看,存在著教育資源不足這一方面問題,缺少實訓基地拓展資源及各種優質的選修課程,且各種教育資源無法實現優質共享及開放,以至于益陽職業技術學院船舶專業人才培養活動進展情況相對緩慢,人才培養實施效果不夠理想化。
3.基于專業群建設加快船舶專業人才培養的策略
3.1專業群建設的構建程序
以專業群服務區域的經濟為核心目標,益陽職業技術學院船舶專業群建設構建程序即為:以區域經濟為主視角,調整及升級產業鏈條,從船舶產業鏈條、職業崗位的群體、核心的專業建設、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專業群建設,以能夠為益陽職業技術學院船舶專業學生提供良好的人才培養平臺。
3.2具體保障措施
①建立起專業群的招生及群內專業的輔修制度。專業群的招生制度是以專業群實現招生,學生入學可先不劃分專業,依據專業群實現定向培養,一年后依據職業取向及行為,在專業群內自主修專業或者選定專業方向,以實現船舶專業人才的定向培養;②建立專業群的課程體系。構建平臺+模塊課程體系模式,做到以專業群共性要求平臺為基礎,在模塊課程當中實現對船舶專業不同類型人才的分流化培養,凸顯人才的個性;③注重專業群的內涵深化建設。建設益陽職業技術學院船舶專業群期間,應當注重辦學特色,致力于打造個性化品牌,公共建立教育資源共享體系的發展目標,需從師資隊伍、課程資源及實踐教學拓展基地等建設方面著手,切實地以專業群為基礎,開展專業群的內涵深化建設工作,實現各類教育資源及培訓基地的共享、開放,為船舶專業人才提供更多的發展及拓展空間;④構建專業群的評價指標標準體系。目前,各地職業院校針對于專業群的評價指標標準體系構建還處于初期階段,所構建的專業群的評價指標標準體系均存在著較大差異。筆者認為只有適合本院校及學生個人發展的才是最佳專業群的評價指標標準體系。為此,筆者建議構建起專業群的立項評估及專業群實際建設水平的評估體系,對每一段時期專業群構建及落實情況予以實時化地評價分析,為不斷完善及優化專業群建設方案、計劃提供可靠性的依據,便于充分發揮專業群效能,盡全力培養船舶專業人才。
4.總結
從總體上來分析,經過多年的實踐與努力,各地以專業群的建設為基礎對高職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可謂是做得如火如荼,已經上了新的發展臺階。但是,也還是會存在著各種不足及問題,有待于進一步解決及完善。因此,需廣大高職院校能夠深刻認識到專業群的建設優勢,并能夠逐步攻破自己在建設中的弊端、彌補不足,切實地實現以專業群的建設為依托,實現對廣大船舶專業方面人才的綜合培養。
參考文獻:
[1]楊帆,陳孝云.基于CDIO人才培養模式下的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課程群建設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35):136-137.
[2]熊仕濤,趙明安.加強專業群建設 培育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以船舶類專業群建設為例[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6):1-4.
作者簡介:
熊曦明(1969年7月-),女,漢族,湖南益陽人,實驗師,本科,研究方向:船舶機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