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娟
摘 要:“城市之肺”的公園綠地,作為市民的休閑娛樂場所,其功能更加多樣化。從原來的封閉式收費變成開放式免費,公園的管理方式也隨之發生了一些變化。針對人民公園的現實情況,在這里和大家做幾點探討。
關鍵詞:開放性;管理;必要性;安全
1 公園概況
人民公園始建于1958年,總面積736畝,水面110畝,綠化覆蓋率90%以上,位置處于市中心,是一個包含動物園、盆景園、海洋館、好人館、各種游樂設施、人工湖島、假山、水面、綠地等在內的大型綜合性老牌公園。園內花木繁茂,植物配置合理,造型別致,風格迥異,景色優美,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市民休閑娛樂、健身運動的主要場所。目前擁有在職職工142人,退休職工178人,是半開放性免費公園,即公園四周有鐵藝圍墻包圍,五個大門由游客免費自由出入,不允許帶狗入園,不允許車輛出入(特殊情況,行動不便者酌情入園)。
2 存在問題
2.1 管理難度增加
由于游客免費自由出入,游客數量劇增,成分復雜,游客素質參差不齊,不文明行為常有發生。如帶狗入園的、毀壞板凳、垃圾箱等公共設施的、攀折花草果實的、踐踏草坪綠地的、隨地亂扔果皮紙屑的等等,不一而足,這都增加了公園管理的復雜程度和工作量,管理難度隨之增加。
2.2 管理經費不足
首先,由于公園“資歷”老,原有基礎設施老化,已不能滿足現在市民的要求,引得市民經常吐槽卻無力更新。其次,現有職工50歲以上的占職工總數的49.3%,45歲以上的占職工總數的73.2%,40歲以上的占職工總數的93%,職工年齡嚴重老化,缺乏活力,他們的體力、知識、觀念等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管理的需要。第三,加之公園開放后管理難度的增加,現有管理人員缺編、設施老化陳舊,維持原有管理水平已屬困難,更不要說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這一切都與經費不足有莫大關系。
2.3 文化主題建設需加強
人民群眾不再僅僅滿足于毫無特色的一片綠地,更希望暢游其中,體味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它是人文景區的靈魂。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要充分發揮主旋律宣傳的主陣地優勢,不僅做好好人館的建設管理,還要利用文化長廊,結合本土歷史,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讓游客暢游其中,仿佛穿越時空隧道,更近距離觸摸歷史,體味歷史,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許多名山大川、文化遺址,正是因為有了文化底蘊才顯得厚重,才名揚四海,令人流連忘返。沒有文化底蘊的景色,猶如白水,索然無味。
3 解決方案和對策
3.1 保證充分的財政投入
作為公益事業單位,公園的運轉維護經費絕大部分靠財政撥款。而開放性公園的建設、運轉好壞也同時是當地政府財政實力、居民生活水平、市民文明程度的體現。
公園是了解一座城市的窗口,為此增加管理經費,更換陳舊設施,或把一些服務市場化購買,均有助于解決目前存在的管理困境,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形象。
3.2 科學合理配置公共設施
對園區的公廁、垃圾箱、休息長凳等公共設施,從行為學的角度進行科學論證,以人為本,最大限度方便游客,減少不文明現象發生。
3.3 加大精神文明建設力度
在全市范圍內加強公民道德素質教育,開展文明單位、文明庭院創建活動,全面提升公民文明素質,讓文明成為社會的新風尚,減少不文明現象的發生,從而減輕公園管理的負擔,從源頭上降低管理難度。
3.4 加強職工素質教育
社會在發展進步,作為管理者,我們也要與時俱進。不僅要加強工程類、經濟管理類等專業技術教育培訓,提高專業化水平,還要加強文明服務專業培訓,轉變服務觀念,用標準化服務與時代接軌,全面提升服務水平。硬件設施很重要,作為“軟件”的人的素質更重要,直接決定了公園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影響外地人對這座城市的看法。
1)工作時間統一規范著裝,整潔大方。
2)注重儀容儀表,精神飽滿,舉止大方。
3)開展文明用語、文明服務專項培訓,并定期考核。
4)定期進行公園基本知識培訓,做游客的“活向導”。
通過外形著裝規范化,行為舉止文明化,再到思想意識統一化,即“外化于形,內化于心”,這一系列行動,讓文明服務扎根職工心中,成為習慣。
此外,對于開放性公園,有人提出要完全開放,拆除公園四周鐵藝墻,完全和城市連通起來。對此,我有不同看法。公園內假山、湖泊交錯,地形復雜多變;還有動物園、海洋館、大型游樂設施等,提供的服務也復雜多樣;如在沒有做好充分的安全防范措施、應急狀況處理預案的情況下,貿然徹底開放,存在相當大的安全風險。有了圍墻的隔斷,工作人員才能快速采取管制措施,及時勸阻游客,并封園徹底消殺,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所以,在拆墻之前,要充分論證其可行性、必要性,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