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
我們聽了那么多的網絡課程,真的能變成“學霸”嗎?
答案可能是不會。
我們現在能獲得越來越多的網絡資源,在學習上花的時間也不少,但就是學習效率低。
好不容易聽懂了,結果遇到題目不會做;好不容易遇到熟悉的題目,結果條件一變又懵圈了;好不容易掌握了知識點,結果開學后考試時又忘了。
為什么學習效率低呢?
因為學習是嚴肅的,學習是科學的。
停課不停學,這里的學,更多指的是要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這個詞聽起來很“高大上”。
從本質上看,可以溯源到久遠的古代,用我們老祖宗的話說,叫“授之以漁”。
與在學校的教育相比,在家自主學習能讓我們成為真正的主導者。
如何實現自主學習呢?
就是要保持“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們自主學習的興奮劑,是學習的動力之源。
好奇產生追問,然后更深入地了解,最終使之成為我們自身知識體系中的一部分,即完成了一次自主學習。
是不是對自主學習產生了好奇,是不是也想加入自主學習?
推薦一個自主學習的方法——費曼學習法。
如何運用費曼學習法呢?
掌握四個步驟:
第一,確定目標,選擇要學習的內容。
確定目標很簡單,就是選擇你要學習什么,或要干什么。但如果要制定非常棒的目標,還可以學習一下smart原則。
第二,設想你是老師,正在試圖教會一名“新生”知識。創造一個場景,在這個場景中將自己學到的知識講授給“新生”,這個新生可以假設是一個8歲小朋友或者80歲老奶奶,努力讓她能聽懂你講的知識。
第三,當你解釋不清、感到疑惑時,返回去吧。在講授過程中說不清楚的、無法解釋的內容,都需要返回原始資料再研究一遍,查缺補漏,重新鉆研不明白的地方。
第四,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用類比的方法,用更簡潔的語言把知識描述出來。不是照本宣科,使用自己的語言把知識講出來。
這樣,我們就經過了獲取信息階段、明白階段、理解階段、應用階段,完整地經歷了自主學習的全過程。
很簡單吧,快去實踐吧!
相信掌握自主學習的你,終會化繭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