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兆君
摘 要:當前我國已發展到關鍵階段,職業院校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旗幟鮮明地開好思政課,把立德樹人、培育德技雙馨工匠人才的根本任務落實到位。本文重點分析了職業院校思政課創新措施。
關鍵詞:職業院校 思政課 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深刻闡明了學校開設思政課的重要意義,并就新時代如何辦好思政課作出了具體部署和具體要求。這為新時代做好高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培養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工匠人才提供了重要依據。職業院校開設思政課是貫徹落實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打造職業院校高素質思想政治教師隊伍的重要舉措;是進一步深化總書記關于“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解決的是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這一重要論述的認識的重要途徑。我們要增強使命擔當,深入研究把握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有效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
一、開設思政課的必要性
偉大的事業需要合格的人才來擔當。當前我國已發展到關鍵階段,中美貿易戰說明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要靠實體經濟作支撐。這就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才,需要大批大國工匠。職業院校辦好思政課,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是培養承擔民族復興大業新人的重要保障。職業院校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旗幟鮮明地開好思政課,把立德樹人、培育德技雙馨工匠人才的根本任務落實到位。
第一,從時代背景來看,當今世界經濟、科技日新月異、高度發展,我國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物質生活得到極大提高,但是也出現了許多新的問題,如貪污腐敗、追求低級趣味、“金錢至上”等現象。這些消極現象和錯誤輿論導向,對青少年的思想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對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些不良影響造成部分青少年在理想和信念上缺乏正確認識,偏向于物質追求,失去了人生信仰,對學習失去了興趣,缺乏高尚、健康的審美觀念和缺乏責任感,價值觀扭曲,一切向錢看。
第二,職業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缺乏自信、法制觀念淡薄、學習動力不足、自律性差、社會責任感不強、早戀等問題。年輕人善于模仿,其言論可能比較激進。一些心智未成熟學生的價值觀很容易受到誤導和扭曲。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的綜合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學習態度和基層就業觀,形成正確的職業理想,學習態度和基層就業觀,形成正確成才觀,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質,完善人格品質,使學生成為有益于社會與國家的新型專業人才。
二、上好思政課是職業院校的首要任務
職業院校是黨和國家培育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陣地,所以學校不僅要提高專業教學水平,更要注重學生的思政教育、教學水平,更要注重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把他們培養成為建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近幾年,筆者學校的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設備更新、專業建設、教學成果、師資培養等都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學校在追求發展的同時要在強化思想政治教育上勇擔當、敢作為,始終抓住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旗幟鮮明地辦好思政課,大張旗鼓地弘揚工匠精神,理直氣壯抓好意識形態工作;要在深化技能型人才培養體制機制改革上勇擔當、善作為,堅持綜合性發展方向,堅持特色專業建設指向,堅持產教融合導向,不斷提升人才培養的質效;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政課教師提出的“六個方面的素養”要求,提高職業認同感,自覺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職業能力建設,履行好“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用信念、責任、愛心為學生系好人生第一粒紐扣。
三、職業院校思政教育如何創新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業教育快速發展,培養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為社會發展、增進就業和改善民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職業教育大有可為,也應當大有作為。職業教育要承載更多的夢想,助力社會發展、成就學生有意義的人生。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不僅要具有高超的技能水平,還要有一顆愛國。
現階段重視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制勝法寶。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偉大勝利為思想政治工作積累了豐富的歷史經驗。黨的思政方針就是理論聯系實際,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等這些都為我們上好思政課開拓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往往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們在培訓課堂上講述更多相關的思想政治的理論知識。這種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太過單調,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網絡時代的到來,極大地推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在網絡環境下,各種新奇的事物與內容更加受到人們的關注。網絡思維比較先進,恰好能夠吸引廣大學生的好奇心。在網絡環境下,對學生們所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更加具備多樣化,思政課教師可以借助網絡的多種豐富的渠道比如微課、APP等,隨時隨地地開展教育。
企業要創新,社會要發展,必須要改善和創新與新一代學生們的思想觀念。而網絡環境所具備的開放性和多樣性,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不僅可以打破傳統的教育方式,還能夠采用多種更加具備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如翻轉課堂等,促進學生們思想觀念的改善,為社會的不斷發展做好充分的準備。由于網絡環境充斥在人們生活和工作學習的各個領域,學生會受到網絡思維的影響。他們自身的生活方式和學習交流的方式被改變,從而能夠以多種方式接受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措施
筆者學校為深入學習國務院《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精神,貫徹教育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堅持立德樹人,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深入挖掘提煉各類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政要素,制定基礎課、技術課和技能訓練課等專業課程的“課程思政”課程標準及案例建設標準,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育人成效,推動“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實現共同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把上好思政課放到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大局中來謀劃、推進,作為重大政治責任牢牢地扛在肩上。
思想政治教育與筆者學校的教學目標是相輔相成、內外一致的,根本目標就是為了培養德才兼備且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礎,是保證其他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使學生獲得強大的精神動力,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職業技能,從而實現學校的教育目標,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結合學校具體專業和學生實際情況,全面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加強愛國主義、職業道德、職業理想等方面的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品質。
其次,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和整建制實習活動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熏陶作用。結合自身辦學優勢,與企業文化對接,建設具有濃厚職業特色的校園文化,加強校風、教風和學風建設,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為學生學習、生活和成長創造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
第三,充分發揮廣大教師在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育人作用。廣大教師要有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敬業愛崗、為人師表、以身示范,以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精湛的業務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第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加強思政課教師和班主任隊伍建設,選聘思想素質好、業務水平高、奉獻精神強的教師擔任思政課教師和班主任。加強他們的專業能力培訓,提高思想水平和業務能力。
第五,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和社會實踐活動。建設平安、健康、文明、和諧校園,引導學生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熱愛工作,奉獻愛心;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
(作者單位:高密市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