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敏
摘 要:小學低段智慧課堂班級,不光老師要學習、孩子要學習,家長也得學習。在使用平板教學中家長與老師的交流更加頻繁、家長與家長的溝通更加親密、實現課前,課中,課后全過程應用平板,平板搭起家校合作的橋梁。
關鍵詞:智慧課堂;互動課本;創建資源;屏幕廣播;游戲
一個智慧教育的時代悄然而來,平板電腦在知識創建、思維訓練、動手能力、學習共同體的形成和建構數字化的學習環境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功能。應時代要求,小學教育也應從人人手拿課本的傳統課堂走向人人手拿平板電腦的智慧課堂模式。
2018年9月,我們學校在一年級開設智慧課堂班級,由我擔任四班班主任及語文教學工作。智慧課堂班級不光老師要學習、孩子要學習,家長也得學習。 所以,家長與老師的交流更加頻繁、家長與家長的溝通更加親密、同學與同學的學習更加常態,這就讓班集體更具有凝聚力,家校合作更加常態話,平板的引入為家長和教師搭建了一座教育孩子的橋梁。
一、“課堂臨時報佛腳,不如課前預習好”
課前,我會安排學生利用“互動課本”聽課文朗讀,生字拼讀,并在創建資源里編輯誦讀題發送給學生,學生課前就能反饋課文的朗讀,生字的拼讀情況。
二、互動教學
葉圣陶先生提出:“凡為教,目的在于達到不需要教。”平板的使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的“不教”更能體現。課堂上在分析理解時,我打開“屏幕廣播”,讓學生的平板界面與我的大屏幕同步。(利于坐后排的同學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課。)比如我在上《雪孩子》這一課時,我就給全班的學生發送動畫片段(下雪天的美景欣賞及雪孩子與小白兔在一起游戲的過程)孩子們手捧平板,近距離地欣賞,使其更加專注了。
分析完文本之后就來一個小測試。孩子們學習了《雪孩子》這一課的最后一段話后,初步明白了雪融化變成水,蒸發變成氣,升入空中變成云的過程后,及時發送一道排序題,讓學生們把剛學的文字在圖畫中進行排列,明白雪變為云的這一自然現象的過程,請同學到講臺上看著圖片,敘述變化過程。這就是由文字一--圖片一--文字的訓練過程。
在語文園地的教學中,平板的作用更為明顯。上完“識字加油站”,我就發送“漢字聽寫”,及時掌握學生們的識字情況,其他模塊也可以設計相應的練習發送,這樣就能及時檢測,馬上反饋,立刻糾正。
在識字教學中,我使用得最多的是互動教學軟件“小熊射手”和“斗地鼠”,這兩款游戲能及時檢查學生對于漢字的識記和部件的掌握情況。在寫字教學中我使用最多的是微課里的“硬筆書法”和互動教學軟件里的“漢字學習”。書法教學中有書法老師邊講邊示范書寫,有利于學生模仿,識記漢字的間架結構,筆畫要點。漢字學習中有筆順的講述,有助于學生書空筆順,了解筆順順序,培養學生不寫倒筆畫,趣味識字的動畫也是學生們較喜歡的部分,在看的過程中,孩子們能輕松地記住漢字。
三、“溫故而知新”
課后,我會在創建資源里再創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或“背誦”“課外閱讀”等作業,鞏固知識,拓寬知識面。
總體而言,智慧課堂使用好,對于教學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我校還正處于對“平板電腦引入智慧課堂”這一教學模式初步嘗試的階段,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摸索總結經驗教訓,以尋找更適合我校發展實際的教學模式。
如今,我所帶班級已經使用優學派學生平板電腦兩年了,學生、家長、老師仍在不斷學習,力爭使其為教學更好服務,讓教學更加快樂、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