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麗珊
摘要:高中生正處于職業生涯探索階段,是個體生涯發展的關鍵階段。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深化,高中階段職業生涯教育成為一個重要的話題。通過對中國知網近十五年來我國高中生職業生涯教育相關研究文獻進行檢索統計,發現該主題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研究論文數量有顯著增長的趨勢。具體研究問題關注到了生涯規劃教育的內涵、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與任務、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施路徑、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施策略等。未來研究的方向是:要加強跨學科跨領域合作;進一步拓展研究內容;實現研究主體的均衡化;加強理論研究等。
關鍵詞:職業生涯教育 高中生 研究進展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5-0100-02
職業生涯包含了一個人一生的發展歷程,是包含所有與職業相關的行為、活動、態度、價值觀、愿望等的一個連續性過程。“生涯教育”的概念是美國聯邦教育署署長馬倫博士正式提出的,它標志著美國于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進行職業生涯教育。我國于1996年頒布的《職業教育法》中也明確提到當前職業生涯教育問題:國家的職業政策、勞動力的更替和組織、勞動者的就業形勢都在發生著變化,以前的職業教育必須適應現在新的形勢,而且還要走在社會職業發展的前面。在這十幾年里,職業生涯規劃的研究在其廣度和深度方面都取得了較大的進展。為全面把握該方面問題的研究進展,筆者嘗試對近十五年我國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研究進行系統梳理。
一、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的基本情況
從文獻數量、作者和機構情況、研究關鍵詞和研究方法四個方面展開分析。
(一)文獻數量分析
以時間為線索對文獻進行整理,2005年的文獻數量為0,2006年文獻的數量為1篇,2007年則又下降為0篇,在2005—2007年期間,我國關于高中生職業生涯教育的研究少之又少,對這方面的關注度極低,處于探索階段。2008—2010年,逐漸有學者開始關注,年發文量為3—4篇,較之2005—2008年有微小增長。2011—2014年年均發文量有了小幅度增長,直至2015年文獻的數量才有了顯著的增長。2015—2019年,文獻數量持續增長,并顯示出快速增長趨勢,這一顯著的增長與國家政策有密切聯系。由于近兩年我國實行新高考制度,進而高中生的職業生涯教育研究也成了學者們的研究重點。總體而言,近十五年來,職業生涯教育的研究越來越受重視,研究論文數量有顯著增長的趨勢。
(二)作者及文獻分布情況
統計結果顯示,關于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研究論文主要發表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國校外教育》《內蒙教育》《課程教育研究》《福建基礎教育研究》《科教導刊》這五種期刊上,其中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類文章所占比重最大,這反映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研究論文中的重要性?!墩n程教育研究》與《內蒙古教育》從總占比來看,近兩年的研究數量較其他研究機構占比較大,說明這兩類期刊也在逐步重視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但是高中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相關的研究較少,還未引起關注。
二、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基本內容
有的學者從宏觀的教育理論入手致力于探討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內涵、意義、教育教學模式、制度及體系構建;有的學者從微觀的教育實踐出發探討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發展中的現狀,發現問題,提出可實施性策略。這些均為我國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思考和建議。尤其是發布新高考政策以來,高中生未來的職業發展與其現在的選課、將來所要報考的專業息息相關,也使得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成為高中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生涯規劃教育的內涵
筆者通過查閱資料發現,對生涯規劃內涵的理解大致有以下兩種:一是生涯規劃教育是讓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主要包括對職業的認識,職業體驗,對職業的合理規劃和自我對生涯規劃實施,讓學生更加了解自我,進而豐富完善學生的職業發展能力,使學生最終獲得成長,取得成功[1]。二是生涯規劃教育指的是學生自我的職業教育,這種教育由學?;蚱渌虡I性組織根據學生的發展規律,通過舉辦一系列的職業相關活動,使學生不斷自發地認識內在的自我,了解自我的能力和性格,逐漸熟悉社會職業的發展狀況,判斷如何合理規劃人生[2]。
(二)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與任務
關于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與任務,代表性的觀點有大致四種:一是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是使高中生了解并且學習當今社會職業發展所需要的知識、技能與態度,并習得相關的能力[3]。二是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是通過一系列的課程與活動,使學生最終認識到自我的職業興趣所在。三是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與任務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促進學生自我責任意識的發展,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培養學生的生涯決策能力等[4]。四是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與任務是使學生學會自我教育與自我監控,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幫助學生進行生涯抉擇。
(三)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施路徑
實施途徑對能否有效落實生涯教育有很大的影響,代表性的觀點有如下幾點:一是以生涯規劃教育專業課為主體,以實踐活動、主題演講或班會為輔助,綜合面向全體學生。二是將高中生涯規劃教育滲透于各門學科,在學科中進行職業生涯教育具有方便、快捷、影響力大等特點。
(四)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施策略
在進行理論研究的同時,實踐也是重要的環節。一些研究者通過實踐探索來驗證已有的理論、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認識水平,完善生涯規劃教育體系。目前研究中普遍認為在核心課程中整合職業內容,開設職業相關課程與開展相關的實踐體驗活動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策略。
1.將職業生涯教育融入到課堂中
Vaughan在2012年提出了一種全校性的課程整合方式,即職業顧問與學科教師一起提供相關的職業教育。學者們認為這種職業性的整合可以很好地融入教師的正常工作量中,并且很容易實施。
2.將職業生涯教育作為獨立的學科進行教學
有的學者介紹了在高中如何開展生涯規劃教育:高一年級剛剛接觸職業生涯教育,則其生涯規劃的課程目標是“自我”教育,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高二年級目標是在了解自我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完善自我;高三年級則讓學生實現自我。在課程內容的設置方面,以多樣化的選修課程、主題講座、活動體驗類生涯課程為主。
(五)當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我國學者在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不斷探索的過程中,發現了實踐層面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1.存在的問題
(1)職業生涯教育的內容方面
職業生涯教育的內容不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不能反映不同職業所具有的特性,將內容僅僅窄化為升學指導。
(2)我國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的方面
主要是一部分組織的生涯教育以盈利為目的,屬于商業性活動;家長學生對職業生涯教育不夠重視,導致生涯教育地位邊緣化、內容狹窄化等問題。
(3)在職業意識方面
學校教師和學生家長認為生涯內容不是考試內容,對生涯教育都不夠重視。
(4)在制度方面
我國目前還沒有制定實施政策,學校沒有形成完善的生涯規劃教育的制度和體系,這都讓生涯教育的推行一再受阻。
(5)在管理方面
學校沒有相應的監督和評價體系,沒有將生涯教育納入考核內容之中。
2.相應的策略
在發現這些問題的同時,研究者們也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綜合起來有以下幾點:首先,政府方面不僅要制定相關政策法規,還要給予學校充足的經費,讓學校提供較好的生涯服務。其次,學校方面要組織團隊對生涯教育進行合理安排,配備優秀的教師隊伍。再次,家庭教育是實施職業啟蒙教育的有效途徑,家長要多了解生涯教育,明確生涯教育的重要性,不斷培養孩子的生涯規劃能力。最后,從社會角度來看,可以利用一些社交平臺進行推廣,例如微信公眾號、微博、百度帖吧等,引起大眾的關注。
三、我國高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的未來展望
(一)未來要加強跨學科跨領域合作
從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基礎教育院校、各大高校的研究人員和職業教育領域基本沒有合作的研究,這樣的局面會導致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理論與實際脫節。各學術團體各自研究自己的領域,沒有對話,在高中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理論和實踐問題上還存在爭議。如果學術團體能夠加強合作,將較為前沿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相結合,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研究將取得更大進展。
(二)拓展新的研究方向
首先,普通高中應更新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教育理念,讓教育理念與時俱進,職業生涯教育內容豐富,不可僅局限于未來的職業選擇,而是要讓學生能夠終生發展,不斷生長。其次,研究者要拓展對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在微觀教學層面的研究,通過發現問題來檢驗相關的研究成果是否具有可行性,進而填補理論領域的空白。最后,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虛擬工作場所,移動學習、智慧平臺等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研究或將成為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新的研究方向。
四、結語
現已有研究大部分是基礎教育院校在校教師和高校研究人員,教育機構的研究目前仍處于空白階段。現在大部分高中生都將自己的課余時間放在了教育機構,希望能提高成績,這樣一來,教育機構也是進行職業生涯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體,而這一主體的參與較少,導致目前研究仍然不夠全面。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要提倡主體研究,除了基礎院校和高校的教師,教育機構也應承擔一部分教育研究責任,共同促進職業生涯方面教育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程利娜.影響高中生職業成熟度的個體因素分析[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0(15):15-20.
[2]袁陳玲.高中生涯規劃課程建設探索[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
[3]趙士果.徐州市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調查與分析[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9(2):40-43.
[4]謝偉,普通高中生涯規劃課程的幾點思[J].教學月刊,2014(7):52-54.
責任編輯:張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