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玉
摘要:五四運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開辟了道路,同時也為馬克思主義在河南的傳播奠定了基礎。馬克思主義在河南的早期傳播緊緊圍繞近代中國社會的歷史任務,并結合河南的具體情況不斷推進,雖然起步晚,但效果顯著,一方面為河南黨組織的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促進工人運動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進程,對當今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仍然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河南早期傳播 五四運動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5-0233-02
習近平總書記針對中國國情明確指出: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1]。這是對五四運動的高度評價。五四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開創性意義,促進了新思潮的興起,對馬克思主義在河南的傳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一、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在河南的傳播基礎
馬克思主義在河南的傳播始于五四運動。當時河南民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緩慢,又由于地處內陸,相對于上海、北京等地區來說,在思想文化方面禁錮較多,五四新文化運動為新思想在河南的傳播奠定了基礎,也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拓寬了道路。
1.馬克思主義在河南傳播的經濟基礎
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對中國經濟打壓強烈,鐵路在這種情況下也成為帝國主義強力掠奪中國財富的主要工具。京漢鐵路及隴海鐵路相繼建成,沿線途徑的河南鄭州、信陽、安陽等地,交通逐漸便利,經濟開始發展。尤其是鄭州地區,作為交通樞紐,逐漸取代開封成為河南新的經濟中心。同時,隨著鐵路的修建,沿線地區開始興起和發展工業建設,陸續建起煤礦、工礦、修理廠等,企業數量和工人數量逐漸增加,逐步改變了自給自足的生活模式,打破了中部地區封閉格局,河南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此外,隨著近代工業的發展和現代工業技術的運用,河南的工業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這也為馬克思主義在河南的傳播創造了有利的經濟條件。
2.馬克思主義在河南傳播的階級基礎
河南省地處中原地區,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農業生產的主要地區之一。隨著帝國主義列強的入侵,傳統的糧食生產也日趨商品化,小農經濟解體,自然經濟逐漸被商品經濟取代。在這種情況下,種植經濟作物時需要加大勞動力和資金兩大方面的投入,農民對現金方面的需求凸顯。對于經濟力量薄弱的農民來說,借高利貸成為唯一的選擇,但其高額的利息對農民來說同樣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此外,由于自然災害頻發,農業生產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也使農業發展陷入了瓶頸。隨著近代民族資本主義工業的興起,大批農民不再將種田視為唯一的出路,而是轉變思想進入工廠謀生,河南的工人階級群體因此不斷壯大,為馬克思主義在河南的傳播提供了有力的階級支基礎。
3.馬克思主義在河南傳播的思想基礎
河南一直處于封建統治的中心,受外來思想沖擊不多,再加上受封建傳統思想影響嚴重,阻礙了資產階級新思想和民族資產階級的發展。也正是由于河南民族資產階級發展勢力的薄弱,沒有充分發揮積極的推動力量,使得河南在辛亥革命時期的發展就比較落后。在此背景下,傳播新思想,宣傳新文化,為馬克思主義在河南的傳播掃清障礙。
二、馬克思主義在河南傳播的主要形式與特征分析
1.馬克思主義在河南傳播的主要形式
通過授課、演講等方式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中關于工農運動的革命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河南早期傳播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形式。馬克思主義在河南傳播過程中,涌現了許多貢獻突出的傳播者。例如,李大釗在宣傳馬克思主義時明確闡明了列寧的帝國主義理論及其在傳播過程中的重要意義,使工人階級能夠深刻地意識到帝國主義的本質和我們與之斗爭的目的。王若飛在傳播馬克思主義過程中側重于方式方法與策略,在參加工人運動演講時,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關于工人運動的相關理論,并且與實踐應用相結合,指導紅槍會等封建團體參與到反封建主義斗爭中去[2]。此外,在當時河南還未具備開設黨校的條件下,王若飛仍然積極參與,為學員授課。通過這些傳播者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越來越多的工人了解了馬克思主義并加入傳播隊伍,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河南的進一步發展。
傳閱革命書籍是河南馬克思主義早期傳播中的另一主要形式。一些進步學生還通過創辦刊物、學會等形式,向廣大工人階級宣傳馬克思主義,擴大革命的影響。五四運動之前,《新青年》《星期評論》《共產黨宣言》等刊物就在河南廣泛地銷售[3]。這些刊物揭露了封建統治的黑暗并高歌工人階級斗爭的重要意義,同時也表達了工人階級急迫迎接新生活的愿望。此外,為了更好地傳播馬克思主義,河南的鄭州、洛陽等地創設了工人夜校,向廣大工人階級宣傳進步思想,激發他們參與革命的熱情。
2.馬克思主義在河南傳播的主要特點
一是理論同實踐相結合,立足河南自身發展背景發展馬克思主義。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這就決定了中華民族的歷史任務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這一歷史背景給河南的馬克思主義傳播提供了經濟基礎、階級基礎和思想基礎。河南的馬克思主義者掙脫封建思想的禁錮,傳播新思想,指導工人和農民的運動,推動了中國革命的發展。
二是同工人運動對時代發展的需求有機結合,通過多種不同的方式與手段大力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馬克思主義在河南傳播的渠道非常豐富,有創辦社團、雜志和開辦工人夜校等形式的集中傳播,也有馬克思主義者通過演講、交流等方式深入到工人群眾中的分散宣傳,用勞動人民可以接受的語言來宣傳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者大力的宣傳,對于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發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斷轉化為與人民日常生活相關聯的樸素道理。
三、馬克思主義在河南傳播的意義與影響
1.為河南黨組織的深入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撐
馬克思主義在河南的傳播,從青年學生擴大到工人階級,其傳播方式靈活多樣,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發展,使大批農民和工人了解并接受了馬克思主義。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針對具體的發展需求,在河南省建立黨組織,統一領導工農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是尤為必要的。馬克思在河南的傳播,培養了一批先進分子,進而為中國共產黨建立河南地方黨組織打下扎實的基礎。這批先進分子成為革命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進而為大力發展工人運動和人民民主運動打下了基礎。
2.促進了工人運動和農民反軍閥運動的發展
1921年11月,隴海鐵路沿線數千名河南鐵路工人加入隴海鐵路工人聲勢浩大的罷工運動中,顯示了剛剛登上政治舞臺的工人階級的強大力量。1925年,上海爆發了反帝愛國的“五卅”運動,河南許多市縣的工人、學生和其他市民紛紛響應、聲討帝國主義。在馬克思主義熏陶下,河南工人階級為捍衛本階級利益勇敢斗爭。同樣,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農民反軍閥勢力的斗爭,也隨著滎陽地區農運試點的成立、杞縣農運和豫南地區的農民運動的開展而不斷涌現。
3.推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探索進程
河南人口眾多,加之馬克思主義在河南的傳播區域廣、范圍大,為推動馬克思主義在河南的深入傳播,就需要在不同形勢下采取不同的策略。因此,河南馬克思主義者不斷創新,最終形成了具有河南特色的傳播形式。河南人民廣泛閱讀革命書籍,不斷汲取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力量,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河南具體實踐相結合,這對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也具有深遠的影響。
在五四運動爆發100年之后,河南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與傳播依然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一百年前,無數革命先驅在馬克思主義傳播過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尤其是青年知識分子在此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F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更應該傳承和發揚五四精神。一百年前,馬克思主義者面對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兩大歷史任務一往無前;如今,我們也應努力朝著“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12-19.
[2]張俊國.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與馬克思主義在河南的早期傳播[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2(1):94.
[3]王永巖.馬克思主義在河南的傳播研究(1919—1927)[D].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2010:20-21.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