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婷 王卉 孫杰

【摘 要】目的:分析與研究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在癌癥放療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本文中以2018年2月份至2019年2月份時間范圍內(nèi)的,在我院接受了放療的2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各為100例。其中常規(guī)康復干預為參照組治療措施,人性化護理干預實施為實驗組干預方法,得出患者接受護理與否的情緒評分差異對比。結果:接受護理后的患者抑郁評分(35.37±5.21)分,少于未接受護理患者的抑郁評分(44.35±7.24)分,差異對比顯著(t=10.0675,P=0.0000)。接受護理后的患者焦慮評分(36.05±5.74)分,少于未接受護理患者的焦慮評分(47.36±6.28)分,差異對比顯著(t=13.2933,P=0.0000)。結論:在治療癌癥接受放療的患者中,應大力推廣使用人性化護理,可以顯著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積極配合康復治療。
【關鍵詞】癌癥;放療;人性化護理;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7-222-01
從醫(yī)學角度來講,癌是指在上皮組織起源的惡性腫瘤,也是惡性腫瘤最常見的一種。癌癥的放射治療是通過放射線對腫瘤進行局部治療的一種方法。約有70%癌癥患者需進行放射治療,而其中約40%的癌癥患者通過放射治療痊愈[1]。癌癥在治療過程中患者除機體損傷以外,還會承受一部分心理壓力,最常見的就是抑郁和焦慮。本文以200例在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接受治療的癌癥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與分析癌癥放療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的應用價值,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接受放療治療的患者200例,分組方式為隨機數(shù)字表法,組間分布為實驗組(n=100)與參照組(n=100)。實驗組癌癥患者男女性別分布為46/54。年齡范圍為48-85周歲,平均年齡(63.35±6.24)周歲。最近一次接受放療治療時間范圍為7-21天,平均天數(shù)(14.86±6.75)天。參照組癌癥患者男女性別分布為44/56。年齡范圍為47-84周歲,平均年齡(63.28±6.30)周歲。最近一次接受放療治療時間范圍為8-24天,平均天數(shù)(15.45±5.98)天。癌癥患者年齡、性別、接受治療時間范圍等統(tǒng)計結果不具備明顯差異(P>0.05),可比性校準結果合格。納入標準:(1)經(jīng)檢查確診為惡性腫瘤;(2)患者接受過放療的治療;(3)治療后接受康復干預措施[2]。
1.2 方法
常規(guī)護理為參照組治療措施,給予患者常規(guī)的康復觀察。即對患者生活環(huán)境的改善及飲食習慣的調整。即消化飲食做到均衡;患者家屬注意觀察,避免再次感染及惡化;定期復查及完成療程所需治療安排。實施人性化護理為實驗組干預方法。在做到常規(guī)的飲食調整、觀察和及時就醫(yī)之外,醫(yī)護人員也需統(tǒng)一思想意識,切實做到以下三點。首先是人文關懷,以患者為本,自覺尊重患者意愿、服務患者需求。其次建立和諧醫(yī)患氛圍,患者的信任度增加,會一定程度削減在治療癌癥過程中的恐懼抑郁心理狀態(tài)。最后對放療相關注意事項的告知。醫(yī)護人員應講解放療的必要性,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以及如何做到預防病情暫時性加重和緊急處理方法[3]。
1.3 觀察指標
通過患者是否接受人性化護理出現(xiàn)的焦慮與抑郁狀況,采用焦慮自評量表與抑郁自評量表進行評估,評分越高患者負面情緒產(chǎn)生幾率越高[4]。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文研究200例癌癥患者接受放療后的相關數(shù)據(jù)錄入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實驗組與參照組是否接受護理干預前后出現(xiàn)負面情緒評分數(shù)據(jù)實施t檢驗形式校準,對比表述方式為均數(shù)±標準差,計數(shù)資料行卡方檢驗,用(n%)。P<0.05作為本研究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標準線。
2 結果
100例實驗組患者在接受人性化護理后與100例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常規(guī)組患者相比,抑郁評分與焦慮評分均呈現(xiàn)降低趨勢,數(shù)據(jù)差異對比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癌癥在治療過程中造成身體的痛苦以外,也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導致很多患者出現(xiàn)負面性情緒。人性化的護理干預是為患者提供從身體到精神心理及社會生活等各方面滿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提高治療后的舒適度,降低患者的不適程度及情緒負面變化。人性化護理的重點是對患者的人文關懷,提高患者信賴度。尊重患者意愿,通過和諧人性化的氛圍,引導患者積極向上心理環(huán)境建設。完善護理措施,做到預防、宣傳、護理為一體[5]。從而確保治療效果的最優(yōu)化,改善患者負面情緒的產(chǎn)生,使癌癥放療效果顯著提升。
綜上所述,在癌癥患者接受放療治療后,人性化護理可明顯減少患者負面情緒的產(chǎn)生,應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黃燕英.人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在癌癥放療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7).
[2]金瑩淺.談人性化護理在痛癥放療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11) 469-469.
[3]高淑芬.問題跟蹤護理在高癥放寧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 (14):2826.
[4]張艷晶.優(yōu)質護理對腹腔鏡直腸癌患者不良情緒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6,(13):120-121.
[5]張女.舒適護理在腫瘤病房臨終癌癥患者中的應用[J].現(xiàn)代醫(yī)院,2010,(6):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