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徐州 張倩童
(作者單位: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
隨著國內經濟水平的發展及消費水平的提升,政府財政支出的水平也在進一步提升,為了健全公共財政體制改革預算編制制度,實現我國政府行政和公共服務目標,本文主要建立績效評價體系,提高財政支出的使用效益和效率,對財政支出前評價、績效跟蹤的思路、績效后評價要素等進行分析,并對其進行案例分析。
1.財政支出概念。國家相關部門為了各種職能的實現,依據各地區相應的預算方案經過當地財政部門向有關部門及領域進行支付的活動就是財政支出,也有稱之為預算支出,也是國家相關部門通過稅收等形式籌集來的資金收入再次對公眾分配、利用的過程,是整個財務分配活動的下一階段。
2.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意義。進行績效評價,對財政支出效果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防止財政資金浪費的情況出現,是我國目前財政相關部門及人員的重要任務之一,對提高財政支出管理水平及績效評價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于提高財政資金管理使用的經濟及社會效益、對于政府及公眾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一是可以對財政支出的效果進行檢查和評價,財政支出是一種資源配置活動,主要體現財政支出的經濟性、效率性及效益性;二是可以對財政支出預算進行反饋和指導,增強預算資源分配與政府部門績效之間的關系,從而進一步提高財政支出的科學性和規范性;三是對政府目標的實現具有激勵和促進作用,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制度體系本質上是對政府行為進行內部控制,從而保障政府目標的實現,提高政府運行效率,促進政府職能轉變。
1.XY市財政支出基本介紹。近年來XY市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成果顯著,所以本文以XY市為實證對于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具有重要的意義。選擇2017年參與績效評價的項目33個部門97個項目,涵蓋財政資金為7.84億元,包含多個領域:教育、科技、醫療衛生、政府采購、政府運轉、社會保障與就業、農業、經濟建設、文化體育等領域。
2.構建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本文主要從定量方面來建立績效指標體系,主要是以XY市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為實證進行分析。一是要對財政支出前的進行評價,明確績效評價范圍,須堅持科學化、精細化的管理原則對資金支出進行預算編制,案例中XY市參與績效評價的項目有33個部門包括97個項目,并對資金進行精細化管理,分配在不同的領域。對財政支出的金額及項目進行預算,如XY市涉及到的資金達到7.84億元,包含教育、科技等多個領域。二是對于財政支出要進行績效跟蹤監控,保障財政支出用到合適的地方。對于財政支出后,需要進行跟蹤,對于在支出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及時的發現并解決,在進行績效評價跟蹤時要有一定的思路。如在案例中XY市在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跟蹤時,對于出現部分領域預算不合理的情況要及時更改,并作出相應的評價。三是對于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需要確定評價指標要素,指標要素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具有重要的作用,占據核心地位,按照XY市財政支出所具有的功能,分為若干類指標。其中指標主要包括教育支出(科研成果應用轉化率占比15%;連續五年教育經費投入平均增長率占比10%;專任教師中博士和碩士學位占比23%;財政供養每萬人中的科研人員數占比10%;高科技投入成功率占比15%;科研隊伍固定率占比18%;投入產出率占比9%) 、 醫療衛生(人均衛生經費增長率占比31%;本地區每所醫院負擔的人數占比19%;治愈率占比20%;培訓費占衛生支出經費率占比30%)、政府運作(運轉經費支出增長與GDP增長比例占比17%;政府負擔人數與在職人數之比占比28%;人員經費占經費支出之比占比35%;人均公用經費占比20%)、社會保障支出(再就業培訓率占比31%;失業人員生活保障金占比49%;低保完成率占比20%)、經濟建設支出(直接效益率占比16%;資金利稅率占比14%;項目建成投產率占比29%;投資效益系數占比41%)、政府采購(政府財政支出占同期支出之比占比30%;政府采購覆蓋率占比43%;政府采購節支率占比27%)等5種指標。根據上述中的指標明細的得分Pi(可根據計算出的結果轉化為百分制的分數)和其所設定的權重Ai就可計算出得分Wi,每個一級指標總分為100,得到可以求出各個指標的得分。四是在經過以上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各過程的分析,通過以上計算出的評價得分,分出評價結果的優良差,可以對績效評價結果進行分類,按照分數范圍分為5類,其中優秀(≥95),良好((95,85]),中等((85,75]),低((75,65]),差(≤65)。從以上可以得出XY市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得分結果,并與評價結果進行匹配。在2017年XY市全市財政支出累計完成6.93億元,同比增支1.2億元,增長1.3%,其中用于教育、社保、醫療衛生、住房保障、“三農”等涉及民生領域的支出達5.12億元,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達73.88%。大多數財政支出在中等和良好兩個區間內,說明近年來XY市財政支出在績效評價的影響下向好的方向發展,但是在農業支出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評價,提高財政資金在農業支出上的績效評價結果。其中教育支出(83.5為中等),醫療衛生(81為中等),政府運作(79為中等),社會保障支出(86為良好),農業支出(71.98為低),經濟建設支出(89.2為良好),政府采購(92.3為良好)。
1.在開展績效評價時要具有科學性。對于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及標準進行科學化管理,在局部和全體、短期及長期、直接與間接等利益之間指標評價做到兼顧,在XY市進行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時,就從領域方面進行,能更好的對預算及結果做出評價。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需要結合不同部門及領域的實際情況,搭配科學可行的指標結構。同時,為了降低個人主觀對評價結果的影響,盡可能的選擇定量指標,但是實際評價時,可能存在必有的定性指標,如廣大人民群眾的滿意度等,定性指標也需要綜合多方面的因素及數據,降低主觀因素的影響,以此來更合理、準確、科學地反映財政支出的實際績效。
2.要具有全面性,重視評價結果的應用,發揮績效評價應有的作用。在進行財政支出預算時,可以把上期績效評價得到的結果作為重要依據。進行績效評價時,要考慮財政支出前的關注因素并考慮在內,在財政支出績效跟蹤時要根據資金在不同領域的實施情況及時對財政支出作出調整,對于績效評價得分高的領域或部門優先進行預算考慮。相反,對于績效評價結果較差的部門或領域需要及時的給予監督改進,把財政支出的預算縮減。同時,在實際運行中,也可以依據評價的結果對財政支出出現的管理問題進行分析完善,從而對財政支出資金進行嚴格監控,提高支出項目的管理水平及管理控制措施,對改進預算管理與決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對于財政支出需要進行合理分配,這樣對于國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要把財政資金用在需要的領域或部門,財政支出需要相應政策的支持,并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其可分為研究—制定—執行—調整—延續以及到結束政策等多個階段,從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結果對財政支出政策的周期也具有很大的影響。本文主要對XY市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進行分析,先從財政支出前評價的關注點,再到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跟蹤的要點及思路進行分析,接著重點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建設及通過數學模型分析,最后得到評價結果,不斷完善財政支出及績效評價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