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年教師作為小學師資的中堅力量,其課堂教學行為的失范問題需要引起重視。當前小學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存在教學行為失范、舉止行為失范和管理行為失范的問題。原因在于青年教師缺乏正確的角色意識,面對內心沖突,自我消解能力較差,教學素養有待提高。通過研究,從正視教師角色、提高內心沖突的消解能力、提高教學素養三方面提出小學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規范策略。
關鍵詞:青年教師 課堂教學 失范行為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6-0120-02
師生在課堂交流的過程中,教師的行為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發展。由于小學生的心智尚未成熟,且具有極強的向師性[1],因此小學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對學生影響巨大。青年教師作為小學師資的中堅力量,其課堂教學行為的失范問題需要引起重視。教學失范行為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的范圍內,為了達到教學目的,其課堂教學行為脫離了規范的約束和限制,有可能違背職業道德和教育教學規律,對學生的學習和身心健康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2]
一、小學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失范的表現
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可以分為教學行為和非教學行為,非教學行為包括舉止行為、管理行為等輔助性教學行為。小學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失范行為主要表現在:
1.教學行為失范
教學行為失范是指教師在教學語言、課堂板書、關注學生方面表現出的與教師行為規范不符的行為。青年教師的教學行為失范主要表現在:(1)言語隨意。青年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言語行為缺乏嚴謹態度,習慣于口語化的表達方式?!笆遣皇恰薄皩Σ粚Α钡葻o效言語出現的頻率較高,造成課堂教學時間的浪費。還有一些教師普通話不標準。個別教師在課堂上散播不當言論,與教師身份嚴重不符。(2)板書不規范,少創新。青年教師崇尚自由,但這種自由如果表現在課堂板書上就成了無規則的散漫。另外,一些青年教師的板書來源于教師參考書等輔導資料,缺乏自己的理解,在課堂上充當教輔資料的搬運工。(3)對學生的關注顧此失彼,尤其對后排學生缺少關注。一些教師選擇提問的學生多處于教室的前排,教師在課堂上也很少走到后面去,后排學生經常處于無人問津的境地。
2.舉止行為失范
舉止行為失范是指教師在個人儀表形象、舉止動作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與教師專業要求或規范所不符的行為活動。青年教師的舉止行為失范主要表現在:(1)著裝隨意。青年教師接受的新鮮事物較多,有個性,有時著裝易表現得更為隨意,甚至出現奇裝異服。(2)與課堂無關的動作較多。部分青年教師手機不離身,帶入課堂,隨意接打電話;也有青年教師課上雙手插兜。
3.管理行為失范
管理行為失范是指教師在課堂管理方法、管理態度、管理手段方面表現出的不符合教師身份的行為。青年教師的管理行為失范主要表現在:(1)濫用體罰。對于調皮搗蛋的學生,個別教師存在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行為。(2)對學生的關心有失公平。個別青年教師接受來自學生家長的“幫助”,而后在課堂上對這些學生表現出與眾不同的關心,作為對學生家長的“回報”;而對于那些不曾給予“幫助”的家長和學生則抱以冷漠的態度。也有的青年教師偏愛學習成績突出的好學生,無視成績較差的學生。(3)師生間的沖突較多。青年教師在處理學生之間的沖突時,不講方式方法,傷及學生自尊,不僅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也由此產生了師生間的沖突。
二、小學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失范的原因
1.青年教師缺乏正確的角色意識
青年教師參加工作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即社會角色的轉換,從學生身份到教師身份的變化使多數青年教師會有不適感和無力感。盡管學?;蛴嘘P部門會安排崗前培訓,然而培訓內容多為教學內容的再學習,或教育教學能力的再提高,鮮有涉及青年教師如何正視教師角色,如何扮演教師角色,如何真正發揮教師角色的作用。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導,導致工作中失范行為的發生。
2.青年教師的自我消解能力較差
青年教師的內心沖突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理想與現實的落差。每一個初入職場的年輕人都會對未來工作充滿期待,活潑可愛的學生,豐富多彩的活動……當這些美好的憧憬遇到調皮搗蛋、不服管教的學生和無盡繁瑣的工作時,內心沖突就會顯現;另一方面來自于自身與身邊同學同事的對比。青年教師恰逢婚配育齡的年紀,需要有相當的經濟能力。此時身邊的同事升職加薪,同學仕途坦蕩,難免會加劇其內心沖突。如果此時青年教師的自我消解能力有限,就會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出失范行為。
3.青年教師的教學素養有待提高
學校不是馬戲團,學生需要的是教師而不是馴獸師。[3]目前,仍存在部分素養較差的教師以自我為中心,強調教師的威嚴和不可違抗性,訓斥、懲罰學生,不尊重學生。此外,青年教師在教學反思方面較薄弱。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教學反思是教師在回顧自己的教學時產生的思考,分析行為的利弊,以此提高教學技能,規范教學行為,豐富教學涵養。如若青年教師能夠及時反思自己的言行,必定能意識到某些行為不符合教師行為準則,屬課堂教學失范行為。
三、規范策略
教育教學中,小學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失范行為引起了“消極的教學氛圍”[4]的出現,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極為不利,因此,需要一定的策略來規范其課堂教學行為。
1.正視教師角色
青年教師要對教師職業有敬畏之心。教育本質上是育人的活動,學生是一張張白紙,教師不能在這些白紙上亂涂亂畫。青年教師還要對教師角色有認同感,從內心認同才能激發工作熱情。首先,青年教師要做學生成長學習的合作者、參與者和促進者。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仍有部分青年教師崇尚權威,不允許學生說“不”。要認識到教師不是權威的代言人,而是學生學習路上的陪伴者。其次,青年教師要做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領者。對于心智尚未成熟、是非甄別能力還很弱的小學生來說,教師就是學習模仿的榜樣。因此,青年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和學生觀,衣著得體,舉止得當,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對待學生。最后,青年教師要做學生稚嫩心靈的保護者。盡管現實世界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學生都是善良單純的,對于未知的世界總是充滿好奇,青年教師不可因自身的失范行為打破學生的夢想,使學生失去“做夢”和“造夢”的能力。
2.提高自我消解能力
青年教師的內心沖突具有易產生、難消解的特點。面對工作壓力大、社會誘惑多、精力付出與酬勞回報不對等的情況,青年教師要有足夠強大的心理承受力,有較高的面對內心沖突的自我消解能力。首先,面對心理沖突時,可采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通過適當的娛樂方式緩解內心的不適。其次,青年教師可以采取傾訴的方式排解內心的不快。傾訴的對象可以是志同道合、年齡相仿的青年教師,以一種輕松愉悅的方式調侃工作生活的煩惱,也可以選擇經驗豐富、閱歷更深的老教師作為自己的傾訴對象,聽聽他們的經驗之談。最后,當無法自行解決時,應及時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3.提高教學素養
教學素養包括教師的知識儲備、教學能力和專業精神。首先,青年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渠道擴充知識儲備,提高教學技能。其次,要在教學管理中巧妙地融入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摒棄不良、腐朽思想對自己的影響。最后,教學反思是教師從自己的教學活動中學習提高的過程,是教師專業成長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反思精神是教師成長的催化劑,通過對自己教學中得與失的審視和思考,縮短成長周期。可以通過兩種對比實現成長:其一,與過去的自己對比。養成記教學日記的習慣,每天記錄自己的表現與學生的反饋,努力在以后的教學中矯正不當言行。其二,與身邊的同事對比。發現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在教學中揚長避短,盡可能地達成教學效果。
四、結語
廣博的知識、強大的教學能力,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前提,但僅有知識和能力還不夠。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學生學習和效仿的;因此,教師的行為一定要符合職業規范。在課堂教學中,青年教師的課堂教學失范行為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更會影響學生價值觀的塑造。青年教師要正視自己的教師角色,遵守教師行為規范,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努力矯正自身的課堂教學失范行為。
參考文獻:
[1]林格倫.課堂教育心理學[M].張志光,譯.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3:62-63.
[2]李吉.教師課堂教學失范行為分析[J].教學與管理,2016(7).
[3]肖川.教育的理想信念[M].長沙:岳麓書社,2002.
[4]王海棠.我國中小學教師教學行為失范的應對策略[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12(12).
責任編輯:孫瑤
[作者簡介]任彩晉,寧夏大學教育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