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摘要】目的:探討絕經后膝骨關節炎患者選用中醫滋腎清熱湯治療的價值。方法:選取2019年4月~2019年12月社區接收的50例絕經后膝骨關節炎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對照組選用美洛昔康片治療,觀察組選用中醫滋腎清熱湯治療,統計兩組臨床療效、骨關節炎指數。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膝關節功能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中醫滋腎清熱湯在提高絕經后膝骨關節炎患者治療中可明顯改善膝關節功能,提高臨床療效。
【關鍵詞】膝骨關節炎;絕經;中醫;滋腎清熱湯;可行性
膝骨關節炎是膝關節纖維化、潰瘍后誘發的慢性疾病,以關節疼痛、僵硬等為臨床特征,多見于絕經后女性,及早治療是控制患者病情的關鍵[1]。臨床多給予非甾體抗炎藥治療,但存在明顯胃腸道反應、肝腎功能損害等,影響整體療效。隨著中醫臨床研究的深入,發現中藥湯劑在各種慢性疾病治療中發揮顯著效果。滋腎清熱湯可滋陰補腎,本研究旨在明確其在絕經后膝骨關節炎中治療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4月~2019年12月社區接收的50例絕經后膝骨關節炎患者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例。觀察組均為女性,平均年齡(59.34±3.94)歲,平均病程(10.51±2.05)年。對照組均為女性,平均年齡(59.42±3.35)歲,平均病程(10.42±2.11)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2)自然絕經1年以上;(3)經X線檢查確診;(4)近1~2個月膝關節反復疼痛;(5)無其他系統疾病。
1.3 排除標準
(1)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者;(2)伴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3)伴造血系統疾病者;(4)伴精神及心理疾病者;(5)伴類風濕性疾病者;(6)存在用藥禁忌證者。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選用美洛昔康片(國藥準字H20030679)治療,餐后口服7.5 mg/次,1次/d,持續治療4周。觀察組選用滋腎清熱湯治療,仙靈脾20 g、仙茅15 g、當歸15 g、黃柏15 g、知母15 g、生地35 g、丹皮15 g、山茱萸20 g、山藥20 g、茯苓15 g、澤瀉15 g、雞血藤20 g,混合后水煎取汁400 ml,早晚溫服各200 ml,持續治療4周。
1.5 觀察指標
(1)根據關節活動度評價臨床療效,將關節活動正常判定為顯效,關節活動輕度受限判定為有效,關節活動明顯受限判定為無效。(2)參考WOMAC骨性關節炎指數評分表評價膝關節功能,分值0~96分,得分越高病情越嚴重。
1.6 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與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6.00%相比,觀察組的96.00%更高(P<0.05)。見表1。
2.2兩組膝關節功能評分比較
觀察組膝關節功能評分為(10.62±1.38)分,對照組膝關節功能評分為(22.92±1.82)分。觀察組膝關節功能評分低于對照組,t=26.926 1,P=0.000 0。
3討論
中醫將膝骨關節炎納入“骨痹、膝痹”范疇,認為是風、寒、濕邪所致,加之女性絕經期機體“陰氣”急劇衰減,導致機體陰陽平衡被打破,繼而出現盜汗、情緒急躁等癥狀,亦可影響機體內環境,而腎臟陰氣最重,為此治療需以滋陰補腎為原則[2]。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膝關節功能評分低于對照組,證實中醫滋腎清熱湯在提高絕經后膝骨關節炎患者療效、改善膝關節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綜上所述,中醫滋腎清熱湯可明顯提高絕經后膝骨關節炎患者臨床療效,治療可行性較高,值得借鑒。
參考文獻:
[1]黃明輝,宋進良,陳彥軍,等.中醫藥治療膝骨關節炎研究進展[J].河北中醫,2017,39(12):1913,1916,1920.
[2]蘆丹,汪亞群,孫迪.獨活寄生湯對膝骨性關節炎患者關節液炎癥因子、療效及膝關節功能狀況的影響分析[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7,35(4):1050-1052.